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向着炮火

  • 向着炮火

    向着炮火更新1

    年份:2010 类型:战争片

    主演:权相宇,崔胜铉,车胜元,金承佑,金慧成,朴真熙,金成铃,DavidMcInnis

    导演:李宰汉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二零云2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抗战题材永远不缺少观众。英雄气、历史感、民族主义、斗智斗勇,必有一款适合您。早期抗战剧流行的是宏大叙事和英雄群像,比如《烈火金刚》、《八路军》、《新四军》。即便是传奇个人,也多正义凛然,比如《双枪李向阳》。也有用特殊的作战方式吸引观众的,比如游击(《铁道游击队》等)、谍战(《潜伏》、《悬崖》等)。众多的谍战剧甚至可以单独成类。《亮剑》以后则尽是草莽英雄传了。《亮剑》、《永不磨灭的番号》以及这部《向着炮火前进》,无论是正规军、民兵还是被收编的土匪,匪气是他们共同的特质。
就该剧而言,匪气是一种自然流露。简洁的叙事、不时出现的小幽默、突破尺度的打斗场面都显示着它的特别——这是一部港台导演的作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台导演到内地拍片,不仅为武侠片注入了优质港片的基因,还涉足罪案、生活乃至抗战题材。钟少雄之于《房战》,李惠民之于《新萍踪侠影》,朱锐之于《天亮请睁眼》,都是港台导演“移民”内地的个案。许多港台导演本身就久居内地,对内地文化较为了解,又欣赏内地演员扎实的功底,再加之内地影视市场广阔,来内地拍片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但港台导演拍摄革命历史题材还是少数。一来港台导演对内地抗战史了解有限,难免缺少切肤之痛;二来很难想象港台导演会一本正经地去讲述革命故事。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距离感和轻松感无心插柳地给抗战剧增添了新鲜的元素。叙事上不那么拖泥带水,整体氛围不那么板正,都是港台导演的优势,恰好也贴合了如今抗战剧的趋势。比如雷爷一炮把日军飞机打下来,石敢当以为是自己一枪的功劳,就是用巧合产生的幽默感,也轻轻松松地捏合了三条叙事线索。众所周知,港台导演一直非常重视可看性。战争场面上,该剧给了贴身肉搏和血腥暴力一定的空间,也是出于可看性的考虑。人物塑造上也为了可看性有许多夸张的成分。比如阿福的枪法。同样是革命历史题材,内地导演可能会更侧重政治立场和一支队伍、一个政党的传奇,而由港台导演来拍就会更侧重个人传奇和人物情感。
港台演员进军内地和港台导演有着相似的考虑和相似的成功原因。进军内地是因为两岸三地的文化交融日益密切,港台市场萎缩而内地市场繁荣。进军内地而又受到欢迎同样是出于距离感。而港台演员的成功又有特殊或者说比较明显的原因。最明显的是收入的增加和工作节奏的放缓。而他们受到追捧则是因为那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与世界交流较早,性格较为自如,气质更为洋范,而且与内地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自然而然对内地观众而言具有神秘感。但又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同宗同族的中国人,这种距离感又不会强烈到难以接受和理解。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是除却文化品质本身之外港台文化一直风行至今的重要原因。只是风行换了种形式,过去是我们主动了解港台,现在是港台深入内地,甚至港台演员、港台导演参与到内地剧中,难分彼此。深入到何种程度业内人士和观众都在不断摸索。《红色记忆》播出时,我们会觉得魏骏杰作为香港演员怎么会到内地演一个端着冲锋枪在红土地上拼杀的角色。而看到林保怡在内地剧中穿着旧式军装,也有一种强烈的违和感。
用港片的心,拍抗战的剧,说到底是用对观众负责的心、讲究可看性的心,拍抗战的剧。这一点其实不独港台导演、演员专美,讲求可看性也是目前内地演职人员的努力方向。是用一个个人物符号讲述抗战历史,还是用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衬托雷爷落草为寇、又与八路军共同浴血奋战的命运起伏;是用情感为主旋律做点缀、烘托正面人物的感染力,还是塑造雷爷的痴情和深情,便是抗战剧摆脱说教前后的区别。但仅仅追求可看性是不够的,缺少艺术性,也难以有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受众。为了可看而可看,为了娱乐而娱乐,又会走到革命历史题材的另一极端。艺术性是港台导演的软肋,也是港台导演在内地长远发展的关键。
2012/11/4

向着炮火影评

抗战题材永远不缺少观众。英雄气、历史感、民族主义、斗智斗勇,必有一款适合您。早期抗战剧流行的是宏大叙事和英雄群像,比如《烈火金刚》、《八路军》、《新四军》。即便是传奇个人,也多正义凛然,比如《双枪李向阳》。也有用特殊的作战方式吸引观众的,比如游击(《铁道游击队》等)、谍战(《潜伏》、《悬崖》等)。众多的谍战剧甚至可以单独成类。《亮剑》以后则尽是草莽英雄传了。《亮剑》、《永不磨灭的番号》以及这部《向着炮火前进》,无论是正规军、民兵还是被收编的土匪,匪气是他们共同的特质。
就该剧而言,匪气是一种自然流露。简洁的叙事、不时出现的小幽默、突破尺度的打斗场面都显示着它的特别——这是一部港台导演的作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港台导演到内地拍片,不仅为武侠片注入了优质港片的基因,还涉足罪案、生活乃至抗战题材。钟少雄之于《房战》,李惠民之于《新萍踪侠影》,朱锐之于《天亮请睁眼》,都是港台导演“移民”内地的个案。许多港台导演本身就久居内地,对内地文化较为了解,又欣赏内地演员扎实的功底,再加之内地影视市场广阔,来内地拍片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但港台导演拍摄革命历史题材还是少数。一来港台导演对内地抗战史了解有限,难免缺少切肤之痛;二来很难想象港台导演会一本正经地去讲述革命故事。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距离感和轻松感无心插柳地给抗战剧增添了新鲜的元素。叙事上不那么拖泥带水,整体氛围不那么板正,都是港台导演的优势,恰好也贴合了如今抗战剧的趋势。比如雷爷一炮把日军飞机打下来,石敢当以为是自己一枪的功劳,就是用巧合产生的幽默感,也轻轻松松地捏合了三条叙事线索。众所周知,港台导演一直非常重视可看性。战争场面上,该剧给了贴身肉搏和血腥暴力一定的空间,也是出于可看性的考虑。人物塑造上也为了可看性有许多夸张的成分。比如阿福的枪法。同样是革命历史题材,内地导演可能会更侧重政治立场和一支队伍、一个政党的传奇,而由港台导演来拍就会更侧重个人传奇和人物情感。
港台演员进军内地和港台导演有着相似的考虑和相似的成功原因。进军内地是因为两岸三地的文化交融日益密切,港台市场萎缩而内地市场繁荣。进军内地而又受到欢迎同样是出于距离感。而港台演员的成功又有特殊或者说比较明显的原因。最明显的是收入的增加和工作节奏的放缓。而他们受到追捧则是因为那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与世界交流较早,性格较为自如,气质更为洋范,而且与内地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自然而然对内地观众而言具有神秘感。但又都是黄皮肤黑头发同宗同族的中国人,这种距离感又不会强烈到难以接受和理解。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是除却文化品质本身之外港台文化一直风行至今的重要原因。只是风行换了种形式,过去是我们主动了解港台,现在是港台深入内地,甚至港台演员、港台导演参与到内地剧中,难分彼此。深入到何种程度业内人士和观众都在不断摸索。《红色记忆》播出时,我们会觉得魏骏杰作为香港演员怎么会到内地演一个端着冲锋枪在红土地上拼杀的角色。而看到林保怡在内地剧中穿着旧式军装,也有一种强烈的违和感。
用港片的心,拍抗战的剧,说到底是用对观众负责的心、讲究可看性的心,拍抗战的剧。这一点其实不独港台导演、演员专美,讲求可看性也是目前内地演职人员的努力方向。是用一个个人物符号讲述抗战历史,还是用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衬托雷爷落草为寇、又与八路军共同浴血奋战的命运起伏;是用情感为主旋律做点缀、烘托正面人物的感染力,还是塑造雷爷的痴情和深情,便是抗战剧摆脱说教前后的区别。但仅仅追求可看性是不够的,缺少艺术性,也难以有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受众。为了可看而可看,为了娱乐而娱乐,又会走到革命历史题材的另一极端。艺术性是港台导演的软肋,也是港台导演在内地长远发展的关键。
20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