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太极旗飘扬

  • 太极旗飘扬

    太极旗飘扬更新1

    年份:2004 类型:战争片 剧情,动作,战争

    主演:崔岷植,金海坤,权泰元,张东健,元斌,李恩珠,孔炯轸,Park·Jin-gook·,郑基燮,郑镇,全宰亨,韩在民,裴长秀,安吉江,赵胤熙,D.C.道格拉斯,郑斗洪,Adam·Epstein,金秀路

    导演:姜帝圭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二零云2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李镇泰(张东健饰)是生活在汉城的一个修鞋匠,一家人的生计就从修补鞋子的费用维持。虽然物质并不富裕,这却是一个十分温馨完整的家庭。妻子李英顺(李恩珠饰)和母亲开一间面馆,平日还要照顾下面的弟妹,弟弟李镇锡(元彬饰)是家中所有的希望,如今正在高中读书,考上大学是他的梦想,更是哥哥镇泰的寄托所在。  然而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乱。战火蔓延汉城,镇泰决定带着家人到大邱去生活,躲避战乱。但在中途,他们却被强行征入军队,押上了开往洛东江前线的列车。从此一家人四分五裂。而在战场上的镇泰只剩下一个愿望:不顾一切用生命保护弟弟,当听说只要获得国家勋章就可以让弟弟免役时,他便疯子般冲在战斗最前沿。然而残酷的战场加上弄人的命运,他们的生命轨迹发生了无可避免的改变。 除了影片开头的那段镇锡和镇泰在阳光下的追逐的场景,整个片子始终笼罩在一片灰色和泥泞中;即时当韩军开到朝鲜北部,吃着好久没看到的肉,晒着久违的太阳等待着联合国军总攻的号令时,漫天的黄沙预示着这种平静终究是短暂的。
 
 这是我第二遍看这个片子了,我记得我当初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镇泰不跟镇锡一起逃回韩军,而选择很无力的一个人抵抗身后的朝鲜大军;我也不明白这么一个人怎么就能仇恨,不惜以背叛来报复伤害他弟弟和家人的国家;我不懂什么是他的信仰。
 看完这遍,我明白了,其实片子不是在跟我们讨论一个意识形态的孰优孰劣问题,它也不是如很多国人所说的丑化共产主义,三十个师的志愿军漫山遍野涌来的场景还是很壮观的;它也没有丝毫对李承晚当局的赞美,反共小组不分青红皂白的枪杀平民无不是一种对当时政府暴行的控诉——总而言之,片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感情是可以凌驾与意识形态之上的。就像英顺说的,我不懂什么共产主义,我只想弄到吃的。的确,当初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农民兄弟们,有几个是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呢?人都是一样的。中华民族如此,大韩民族亦如此。如果照着这个逻辑来看的话,镇泰从一个韩国的战斗英雄到朝鲜的部队首领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他是没有信仰的,他只为他的感情,只为他自己而战——这就是他与被刻上知识分子烙印的镇锡的最大区别。镇锡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会为家庭、哥哥、自己和国家权衡利弊;而镇泰,无论在韩军还是朝军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弟弟。
 所以才有了他影片最后绝望的、孤注一掷的自杀行为。他知道他可能活下来,但是他想争取时间让腿部受伤的弟弟能安全的逃回韩国阵地,所以留下来用自己的血肉挡住朝鲜追兵的脚步。他做到了,他赢得了观众的眼泪,也留给了镇锡一辈子的遗憾。
 说实话,这是一部很血腥的片子,无论是战斗场景还是医疗场景,都出奇的暴力,鲜血淋漓。相信大家看完这个片子后一定会对战争有更深的厌恶,我不同意“我们从未放弃用武力收复台湾”的言论,感情的存在永远是超越意识形态的争辩的。这也是为什么身为知识分子的镇锡为了去大旗部队找他哥哥,不惜背上“投敌”的罪名,只身闯入朝军的营地。
 幸好,当镜头转离灰蒙蒙的平壤、板门店、洛东江,重新回到汉城的时候,阳光又再一次洒到镇锡的肩上。
 从小看惯了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充斥着志愿军;“香玉号”;黄继光、罗盛教等字眼,而宣扬的则是“中朝人民伟大的国际友情”和“美帝国主义的嚣张跋扈”。没有人去管过韩国人是怎么想的,它们似乎在整个战争中起着可有可无的地位,从6月25日战争开始,到1个月就被围困在大丘;甚至最后的反攻也是因为麦克•阿瑟被奉为经典的仁川两栖登陆,他们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的地位,而又有谁在乎过这个民族的感情呢?只有韩国人自己知道。朝鲜战争,要看韩国人和朝鲜人写的战争,不是中国人或者是美国人的。
 
 最后悼念一下已经过世两年的李恩珠,英顺这个角色并不难演,所以很难出色;但接下《红字》中佳惠这个角色可能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青龙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走好。

太极旗飘扬影评

 除了影片开头的那段镇锡和镇泰在阳光下的追逐的场景,整个片子始终笼罩在一片灰色和泥泞中;即时当韩军开到朝鲜北部,吃着好久没看到的肉,晒着久违的太阳等待着联合国军总攻的号令时,漫天的黄沙预示着这种平静终究是短暂的。
 
 这是我第二遍看这个片子了,我记得我当初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镇泰不跟镇锡一起逃回韩军,而选择很无力的一个人抵抗身后的朝鲜大军;我也不明白这么一个人怎么就能仇恨,不惜以背叛来报复伤害他弟弟和家人的国家;我不懂什么是他的信仰。
 看完这遍,我明白了,其实片子不是在跟我们讨论一个意识形态的孰优孰劣问题,它也不是如很多国人所说的丑化共产主义,三十个师的志愿军漫山遍野涌来的场景还是很壮观的;它也没有丝毫对李承晚当局的赞美,反共小组不分青红皂白的枪杀平民无不是一种对当时政府暴行的控诉——总而言之,片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感情是可以凌驾与意识形态之上的。就像英顺说的,我不懂什么共产主义,我只想弄到吃的。的确,当初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农民兄弟们,有几个是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呢?人都是一样的。中华民族如此,大韩民族亦如此。如果照着这个逻辑来看的话,镇泰从一个韩国的战斗英雄到朝鲜的部队首领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他是没有信仰的,他只为他的感情,只为他自己而战——这就是他与被刻上知识分子烙印的镇锡的最大区别。镇锡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会为家庭、哥哥、自己和国家权衡利弊;而镇泰,无论在韩军还是朝军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弟弟。
 所以才有了他影片最后绝望的、孤注一掷的自杀行为。他知道他可能活下来,但是他想争取时间让腿部受伤的弟弟能安全的逃回韩国阵地,所以留下来用自己的血肉挡住朝鲜追兵的脚步。他做到了,他赢得了观众的眼泪,也留给了镇锡一辈子的遗憾。
 说实话,这是一部很血腥的片子,无论是战斗场景还是医疗场景,都出奇的暴力,鲜血淋漓。相信大家看完这个片子后一定会对战争有更深的厌恶,我不同意“我们从未放弃用武力收复台湾”的言论,感情的存在永远是超越意识形态的争辩的。这也是为什么身为知识分子的镇锡为了去大旗部队找他哥哥,不惜背上“投敌”的罪名,只身闯入朝军的营地。
 幸好,当镜头转离灰蒙蒙的平壤、板门店、洛东江,重新回到汉城的时候,阳光又再一次洒到镇锡的肩上。
 从小看惯了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充斥着志愿军;“香玉号”;黄继光、罗盛教等字眼,而宣扬的则是“中朝人民伟大的国际友情”和“美帝国主义的嚣张跋扈”。没有人去管过韩国人是怎么想的,它们似乎在整个战争中起着可有可无的地位,从6月25日战争开始,到1个月就被围困在大丘;甚至最后的反攻也是因为麦克•阿瑟被奉为经典的仁川两栖登陆,他们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的地位,而又有谁在乎过这个民族的感情呢?只有韩国人自己知道。朝鲜战争,要看韩国人和朝鲜人写的战争,不是中国人或者是美国人的。
 
 最后悼念一下已经过世两年的李恩珠,英顺这个角色并不难演,所以很难出色;但接下《红字》中佳惠这个角色可能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青龙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