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爱情片 » 牧马人

  • 牧马人

    牧马人已完结 共35集

    年份:1982 类型:爱情片

    主演:朱时茂,丛珊,刘琼,牛犇

    导演:谢晋

    地区:中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剧情简介

《牧马人》的故事发生在内蒙的军马场,一群正当青春年华的蒙汉青年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自由放歌、游牧,与自然与盗马贼斗争。

谢晋和第五代导演都经历过”革命年代“(1966-1976),在“革命年代”结束后都拍摄了关于“革命年代”的电影,但两者通过影像呈现出的姿态却截然分明。如果没有谢晋这个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孤例——横跨第三、四、五三代影史分期——为参照,第五代导演身上本质性的问题便可能被遮掩得更加深重,无法一目了然。

革命开始之时,谢晋43岁,已经拍过不少电影作品。这就是说,谢晋是在心智完全成熟后才被卷入这场运动的。但对第五代大多数导演来说,“革命年代”正好是他们成长的黄金时期:张艺谋(16岁-26岁)、陈凯歌(14岁-24岁)、田壮壮(14岁-24岁)……

为何要计算各位导演在“革命年代”的具体年龄?因为在我看来,对一个人成长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正好是他们的青春到青年初期。若以我自身为例子,大致可以定为15岁到25岁这个时间段。这个阶段完整地形塑起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

由此看来,无论第五代导演有没有真正“介入”这场运动,“革命”的力量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深重影响,这种影响在我看来是永远摆脱不掉的。但谢晋是不同的,他同样经受了“革命年代”,但因为他在进入新中国前(26岁)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位正常之“人”所需要的教育,所以“革命”在他身上的影响并非根深蒂固、无法抹除。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谢晋和第五代导演的“革命”叙事中呈现的真正差别,这种差别与他们卷入“革命年代”所处在的不同人生阶段是分不开的。我并不想去分析这些“革命”叙事背后呈现出怎样复杂的心智状态(不妨交给无所不能的文化研究者吧),而是简单地将其限制在通过影像进行的情感表达上。

看过谢晋在“革命年代”结束后拍摄的几部作品——这里指的是最初的几部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我们可能需要暂时排除《芙蓉镇》,因为这是一部在表现手法上真正有突破的杰作,与三部曲中另外两部区别了开来——的观众都知道,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电影中的情感表达是非常夸张的。

它们延续了《舞台姐妹》(1964)中更靠近“表现主义”的表达模式:动情化的表演,毫不克制的特写、主观化的镜头运动、美化柔光的色调、饱满过度的音乐……使得角色在情感表现上直接又剧烈,而与谢晋后来在《芙蓉镇》中所使用的极端克制的“自然主义”手法迥然不同。

但这些“夸张”不该成为谢晋电影的缺点。如果我们考虑到拍摄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考虑到“革命年代”造成的影响,这些残留的痕迹便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反而应该看到在这般厚重刻意的表达背后,创造者传达情感的真挚。即便我明显感觉到谢晋电影中情感表达的过度,我还是被感动了,它们都是对人性中最美好部分的刻画。

相反,在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即便我们看到了创作者想要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真诚,但这种交流总会走向无效,我们甚至还会因为它的生硬与干涩感到难受。我不觉得这只是张艺谋个人的问题,这是第五代导演的普遍状况。他们对人的认知有一种明显的偏离,因此从未能拍出刻画人性之深刻的真正杰作。

说这些不是为了证明谢晋的电影便因此高于第五代的作品,也不是为了贬低第五代导演已经取得的集体成就,他们确实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无非说明了“革命年代”在不同代际的人身上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表现在了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中。作品是最好的发声者,以此为证。

牧马人影评

谢晋和第五代导演都经历过”革命年代“(1966-1976),在“革命年代”结束后都拍摄了关于“革命年代”的电影,但两者通过影像呈现出的姿态却截然分明。如果没有谢晋这个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孤例——横跨第三、四、五三代影史分期——为参照,第五代导演身上本质性的问题便可能被遮掩得更加深重,无法一目了然。

革命开始之时,谢晋43岁,已经拍过不少电影作品。这就是说,谢晋是在心智完全成熟后才被卷入这场运动的。但对第五代大多数导演来说,“革命年代”正好是他们成长的黄金时期:张艺谋(16岁-26岁)、陈凯歌(14岁-24岁)、田壮壮(14岁-24岁)……

为何要计算各位导演在“革命年代”的具体年龄?因为在我看来,对一个人成长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正好是他们的青春到青年初期。若以我自身为例子,大致可以定为15岁到25岁这个时间段。这个阶段完整地形塑起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

由此看来,无论第五代导演有没有真正“介入”这场运动,“革命”的力量都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深重影响,这种影响在我看来是永远摆脱不掉的。但谢晋是不同的,他同样经受了“革命年代”,但因为他在进入新中国前(26岁)已经完成了作为一位正常之“人”所需要的教育,所以“革命”在他身上的影响并非根深蒂固、无法抹除。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谢晋和第五代导演的“革命”叙事中呈现的真正差别,这种差别与他们卷入“革命年代”所处在的不同人生阶段是分不开的。我并不想去分析这些“革命”叙事背后呈现出怎样复杂的心智状态(不妨交给无所不能的文化研究者吧),而是简单地将其限制在通过影像进行的情感表达上。

看过谢晋在“革命年代”结束后拍摄的几部作品——这里指的是最初的几部如《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我们可能需要暂时排除《芙蓉镇》,因为这是一部在表现手法上真正有突破的杰作,与三部曲中另外两部区别了开来——的观众都知道,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电影中的情感表达是非常夸张的。

它们延续了《舞台姐妹》(1964)中更靠近“表现主义”的表达模式:动情化的表演,毫不克制的特写、主观化的镜头运动、美化柔光的色调、饱满过度的音乐……使得角色在情感表现上直接又剧烈,而与谢晋后来在《芙蓉镇》中所使用的极端克制的“自然主义”手法迥然不同。

但这些“夸张”不该成为谢晋电影的缺点。如果我们考虑到拍摄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考虑到“革命年代”造成的影响,这些残留的痕迹便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反而应该看到在这般厚重刻意的表达背后,创造者传达情感的真挚。即便我明显感觉到谢晋电影中情感表达的过度,我还是被感动了,它们都是对人性中最美好部分的刻画。

相反,在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即便我们看到了创作者想要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真诚,但这种交流总会走向无效,我们甚至还会因为它的生硬与干涩感到难受。我不觉得这只是张艺谋个人的问题,这是第五代导演的普遍状况。他们对人的认知有一种明显的偏离,因此从未能拍出刻画人性之深刻的真正杰作。

说这些不是为了证明谢晋的电影便因此高于第五代的作品,也不是为了贬低第五代导演已经取得的集体成就,他们确实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无非说明了“革命年代”在不同代际的人身上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表现在了电影这门视听艺术中。作品是最好的发声者,以此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