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爱情片 » 阳光灿烂的日子

  • 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HD

    年份:1994 类型:爱情片

    主演:夏雨,宁静,陶虹,耿乐

    导演:姜文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二零云2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军队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马小军(夏雨饰)就是这样...小说,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电影,是讲故事的另一种方式,而讲故事是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原始也是核心的内容。行吟诗人、民间艺人们以讲故事为生,他们创造、转述或者改编各种神话、传说、趣事或者邻里八卦。在还没有“知识产权”概念的时代,自然避免不了彼此故事多有雷同,但这才是艺术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下面要评论的电影,正是因为它及其它的一些影视作品,才让故事的原创者王朔的名字被更为广泛的大众所知晓。所以,连上帝也默认了这种无害甚至有益的侵权——“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旧约•传道书,第1章第9节)。不过我私下倒是想起自己初中语文老师常念叨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来,觉得比起《圣经》深奥的箴言,这句话更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深入人心。
姜文先生作为编剧和导演在1994年拍摄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发表于1992年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实事求是的说,姜文先生作为一个认真且负责的艺术工作者,基本上忠实再现了原著,他不仅忠实再现了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空间——北京,更具体的小环境——军队家属大院的特定风情,并且,姜导演还在旁白中大段援用了原著的文字,以及非常微小的语言细节,比如剧中人物所讲的“圈”——指泡妞。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姜导演也将原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完整的用电影的语言刻画了出来,而且基本按原著设计了相关的重要场景——比如米兰的卧室,和主要的故事情节,以及让人非常容易注意到的是,原著中一些意识流手法的片断——如关于“老莫餐厅争执”的模糊记忆、结尾的“泳池呓语”等也生动地并且是创造性地使用电影语言再现了。更为难得的是,姜导演并没有自作主张给人物穿上一些突兀的衣服或者讲些超出那个时代的话,——在改编原著这一点上,我觉得姜文导演兼编剧给一些影视圈的同行树立了一个不错的榜样,建议中央电视台下次花重金改编名家作品时,是否可以考虑请姜导演出山,或者再不济也请他把把关,别再把圣姑拍成风尘女子,大侠拍成流氓,高手拍成滑稽配角了。
等等——我似乎离题了!赶紧回来。
等等!我似乎不仅是离题了,而且“……现在我的头脑像皎洁的月亮一样清醒,我发现我又在虚伪了”。我到底要说什么?“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文字干扰便有多大。我悲哀地发现,从技术上我就无法还原真实。我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涵义都超过我想表述的具体感受,即便是最准确的一个形容词,在为我所用时也保留了它对其它事物的涵义”。这部如此“忠实改编”的作品为什么并不像原著一样让人感到迷惑而且抑郁,而且为什么偏偏姜导演用了“阳光”这样一个与王朔及其小说给人印象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含义的词?
再等等!“上帝在细节之中”,再仔细看看!
突然发现马小军有了名字,是的,小说中的“我”从来没有名字,朋友也从来不叫他的名字,似乎是一个神秘的人!——这让我联想到某些古老宗教的传统,他们认为名字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除非至亲的人,其他人是不可以知道更不可以叫一个人的名字的。而且马小军的爸爸妈妈也出场了,他们是个正常的家庭,在马小军的生活中有了重大的影响。一个严厉却慈爱可亲的父亲,一个可敬的母亲,还有一段坚贞的爱情——间接地解释几个孩子玩笑中称“你爸爸是因为男女问题被降的职”,这让孩子们由邪恶转为无知。除去貌似神秘的家庭,他也不再有复杂繁琐的转学经历——这种暗示又无法明证的某些难以言喻的特权的细节——虽然,马小军仍然是逃学的坏孩子,仍然是明明打架躲最后却阴差阳错打伤别人的孩子,但他却变得更鲜明并且更简单。马小军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做一些个不仅那个年代正常,在现在的年代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的小玩闹而已——逃学,溜门开锁,吸烟,打架,当然最重要的是“圈”女孩子——这一切在把小说的神秘气氛拨开之后,都变得非常容易理解而且自然,就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旺盛精力的发泄而已,尤其是关于“性”的懵懂冲动,关鸠之论古已有之,更谈不上有什么不好了。
另一方面,米兰在小说中存在的母亲却不存在了,那个只被提及一次的奶奶却操着湖南方言出现了。这个家庭简单了,却不再是那个任由男孩子找自己女儿不管的家庭了。不再有米兰的宽容父母和我的严厉父母的对比,这种明显属于青春期被禁锢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恋倾向反映。此外,在宁静的演绎之下,米兰“锥子般锐利”的眼神也变得真实而不再是作者的自我感觉,也不再可以被未来的意识流虚化或否认。在待人处事上,米兰也变得更鲜活而且可以有迹可寻,她保留的神秘感不再来自于她本身,完全成为了一个暗恋的小男生自己不能理解而产生的各种猜想。米兰,一个心理正常甚至可以讲在那个年代少有的健康的女性形象浮现眼前,不再是一个模糊甚至任由作者情绪变化而变得美或者丑的偶像。
其中一个细节就是:在小说中当米兰第一次来找马小军,却和刘忆苦(小说中的高洋——明显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名字)聊开了之后,马小军心里不舒服。于是发生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你怎么不说话?你不说话我可走了。”
“……你是不是挺爱跟不认识的男的聊?”
“你说呢?”
“……”
“还挺爱吃醋的!行了,我是那样的人吗?”
整段对话是两个异性朋友之间的对话,坦白而且信息清晰,米兰不仅聪明,而且也很懂得沟通,女性细腻且善于抚慰别人的特征很明显。关于米兰的这种细节是《动物凶猛》绝没有的。
另一个场景是紧靠上面情节之前的,马小军看到米兰和刘忆苦聊得起劲,突然变得好斗,开始揭别人的短,以及爬上烟囱,让我想到了动物们在春季里出现的行为——绝非讽刺,而且恰恰相反,我从中看到了一股雄性的壮美,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这种力量,在小说《动物凶猛》中找不到——在那里,动物都被阉割了。
第三个细节是,马小军冲入米兰家里,将米兰压倒在床上,却在米兰的主动反击中退却,含着泪大叫“有劲!”却夺门而出,将一个少年冲动却脆弱的心理表现得很到位,却不像小说中“办完了我要办的事”,还让米兰有了“被我打肿的眼睛和嘴唇”。用心理学家们的理论讲,强奸犯都是有深刻的自卑和对自己性能力的焦虑,我想,这大概反射了讲故事的两个主体的心理内容,这也是为何我更倾向使用男性而非男人作为标题的原因——很抱歉使用了心理分析这种不够科学的东西,但就目前来讲,涉及到性心理,弗洛伊德依然是最可信赖的。
其他的不同还有,马小军冒雨到米兰家楼下两个人的拥抱;摔倒在泥坑的大哭宣泄失去的痛苦,第二天的人人正常,这取代了小说结尾的我被众人排斥;形式相似的跳水,由小说中十米到七米到五米的一次次妥协,变成了对刘忆苦之前跳水的模仿,一个男性的成年象征;不再有“无声的饮泣”,变成了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水面漂浮不动的死亡表征——死亡,也是生命的开始。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刘忆苦在对越反击战中的经历使这个形象升华,就不再一一列举。
不过必须提及的是,傻孩子“古轮姆”。这是小说不存在的人物。查了很久也查不到“古轮姆”和“欧巴”的意思,所以不能更深入的解释这个非常显眼的暗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成年的马小军们大叫“古轮姆”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傻×”时——古轮姆清醒了,我们却变得“傻×”了。我们的阳光,似乎不再灿烂了。
我是一个俗人,对艺术没有什么领悟却想斗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艺术就像做菜,基本的原料都一样,搭配、火候、调味品这些才是让真正的大厨和食堂大师傅区别开的关键。在两个几乎同龄,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男性对自己青春期的初次萌动的回忆中,我们辨出了微妙而关键的不同,品出了截然不同的风味,也读出了一个成熟自信的男人应该具有的气度和一个性心理官能障碍并导致其他心理不良反应的男性的区别。
兹评《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

小说,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电影,是讲故事的另一种方式,而讲故事是文学这种艺术形式原始也是核心的内容。行吟诗人、民间艺人们以讲故事为生,他们创造、转述或者改编各种神话、传说、趣事或者邻里八卦。在还没有“知识产权”概念的时代,自然避免不了彼此故事多有雷同,但这才是艺术得以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比如我们下面要评论的电影,正是因为它及其它的一些影视作品,才让故事的原创者王朔的名字被更为广泛的大众所知晓。所以,连上帝也默认了这种无害甚至有益的侵权——“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圣经•旧约•传道书,第1章第9节)。不过我私下倒是想起自己初中语文老师常念叨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来,觉得比起《圣经》深奥的箴言,这句话更生动活泼、喜闻乐见、深入人心。
姜文先生作为编剧和导演在1994年拍摄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发表于1992年的中篇小说《动物凶猛》。实事求是的说,姜文先生作为一个认真且负责的艺术工作者,基本上忠实再现了原著,他不仅忠实再现了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空间——北京,更具体的小环境——军队家属大院的特定风情,并且,姜导演还在旁白中大段援用了原著的文字,以及非常微小的语言细节,比如剧中人物所讲的“圈”——指泡妞。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姜导演也将原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完整的用电影的语言刻画了出来,而且基本按原著设计了相关的重要场景——比如米兰的卧室,和主要的故事情节,以及让人非常容易注意到的是,原著中一些意识流手法的片断——如关于“老莫餐厅争执”的模糊记忆、结尾的“泳池呓语”等也生动地并且是创造性地使用电影语言再现了。更为难得的是,姜导演并没有自作主张给人物穿上一些突兀的衣服或者讲些超出那个时代的话,——在改编原著这一点上,我觉得姜文导演兼编剧给一些影视圈的同行树立了一个不错的榜样,建议中央电视台下次花重金改编名家作品时,是否可以考虑请姜导演出山,或者再不济也请他把把关,别再把圣姑拍成风尘女子,大侠拍成流氓,高手拍成滑稽配角了。
等等——我似乎离题了!赶紧回来。
等等!我似乎不仅是离题了,而且“……现在我的头脑像皎洁的月亮一样清醒,我发现我又在虚伪了”。我到底要说什么?“我想说真话的愿望有多强烈,我所受到文字干扰便有多大。我悲哀地发现,从技术上我就无法还原真实。我所使用的每一个词语涵义都超过我想表述的具体感受,即便是最准确的一个形容词,在为我所用时也保留了它对其它事物的涵义”。这部如此“忠实改编”的作品为什么并不像原著一样让人感到迷惑而且抑郁,而且为什么偏偏姜导演用了“阳光”这样一个与王朔及其小说给人印象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含义的词?
再等等!“上帝在细节之中”,再仔细看看!
突然发现马小军有了名字,是的,小说中的“我”从来没有名字,朋友也从来不叫他的名字,似乎是一个神秘的人!——这让我联想到某些古老宗教的传统,他们认为名字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除非至亲的人,其他人是不可以知道更不可以叫一个人的名字的。而且马小军的爸爸妈妈也出场了,他们是个正常的家庭,在马小军的生活中有了重大的影响。一个严厉却慈爱可亲的父亲,一个可敬的母亲,还有一段坚贞的爱情——间接地解释几个孩子玩笑中称“你爸爸是因为男女问题被降的职”,这让孩子们由邪恶转为无知。除去貌似神秘的家庭,他也不再有复杂繁琐的转学经历——这种暗示又无法明证的某些难以言喻的特权的细节——虽然,马小军仍然是逃学的坏孩子,仍然是明明打架躲最后却阴差阳错打伤别人的孩子,但他却变得更鲜明并且更简单。马小军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做一些个不仅那个年代正常,在现在的年代也不是什么严重问题的小玩闹而已——逃学,溜门开锁,吸烟,打架,当然最重要的是“圈”女孩子——这一切在把小说的神秘气氛拨开之后,都变得非常容易理解而且自然,就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旺盛精力的发泄而已,尤其是关于“性”的懵懂冲动,关鸠之论古已有之,更谈不上有什么不好了。
另一方面,米兰在小说中存在的母亲却不存在了,那个只被提及一次的奶奶却操着湖南方言出现了。这个家庭简单了,却不再是那个任由男孩子找自己女儿不管的家庭了。不再有米兰的宽容父母和我的严厉父母的对比,这种明显属于青春期被禁锢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恋倾向反映。此外,在宁静的演绎之下,米兰“锥子般锐利”的眼神也变得真实而不再是作者的自我感觉,也不再可以被未来的意识流虚化或否认。在待人处事上,米兰也变得更鲜活而且可以有迹可寻,她保留的神秘感不再来自于她本身,完全成为了一个暗恋的小男生自己不能理解而产生的各种猜想。米兰,一个心理正常甚至可以讲在那个年代少有的健康的女性形象浮现眼前,不再是一个模糊甚至任由作者情绪变化而变得美或者丑的偶像。
其中一个细节就是:在小说中当米兰第一次来找马小军,却和刘忆苦(小说中的高洋——明显不属于那个时代的名字)聊开了之后,马小军心里不舒服。于是发生了下面的一段对话。
“你怎么不说话?你不说话我可走了。”
“……你是不是挺爱跟不认识的男的聊?”
“你说呢?”
“……”
“还挺爱吃醋的!行了,我是那样的人吗?”
整段对话是两个异性朋友之间的对话,坦白而且信息清晰,米兰不仅聪明,而且也很懂得沟通,女性细腻且善于抚慰别人的特征很明显。关于米兰的这种细节是《动物凶猛》绝没有的。
另一个场景是紧靠上面情节之前的,马小军看到米兰和刘忆苦聊得起劲,突然变得好斗,开始揭别人的短,以及爬上烟囱,让我想到了动物们在春季里出现的行为——绝非讽刺,而且恰恰相反,我从中看到了一股雄性的壮美,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这种力量,在小说《动物凶猛》中找不到——在那里,动物都被阉割了。
第三个细节是,马小军冲入米兰家里,将米兰压倒在床上,却在米兰的主动反击中退却,含着泪大叫“有劲!”却夺门而出,将一个少年冲动却脆弱的心理表现得很到位,却不像小说中“办完了我要办的事”,还让米兰有了“被我打肿的眼睛和嘴唇”。用心理学家们的理论讲,强奸犯都是有深刻的自卑和对自己性能力的焦虑,我想,这大概反射了讲故事的两个主体的心理内容,这也是为何我更倾向使用男性而非男人作为标题的原因——很抱歉使用了心理分析这种不够科学的东西,但就目前来讲,涉及到性心理,弗洛伊德依然是最可信赖的。
其他的不同还有,马小军冒雨到米兰家楼下两个人的拥抱;摔倒在泥坑的大哭宣泄失去的痛苦,第二天的人人正常,这取代了小说结尾的我被众人排斥;形式相似的跳水,由小说中十米到七米到五米的一次次妥协,变成了对刘忆苦之前跳水的模仿,一个男性的成年象征;不再有“无声的饮泣”,变成了更有视觉冲击力的水面漂浮不动的死亡表征——死亡,也是生命的开始。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刘忆苦在对越反击战中的经历使这个形象升华,就不再一一列举。
不过必须提及的是,傻孩子“古轮姆”。这是小说不存在的人物。查了很久也查不到“古轮姆”和“欧巴”的意思,所以不能更深入的解释这个非常显眼的暗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成年的马小军们大叫“古轮姆”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傻×”时——古轮姆清醒了,我们却变得“傻×”了。我们的阳光,似乎不再灿烂了。
我是一个俗人,对艺术没有什么领悟却想斗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艺术就像做菜,基本的原料都一样,搭配、火候、调味品这些才是让真正的大厨和食堂大师傅区别开的关键。在两个几乎同龄,有着相似成长经历的男性对自己青春期的初次萌动的回忆中,我们辨出了微妙而关键的不同,品出了截然不同的风味,也读出了一个成熟自信的男人应该具有的气度和一个性心理官能障碍并导致其他心理不良反应的男性的区别。
兹评《阳光灿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