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 » 超能育儿妈

  • 超能育儿妈

    超能育儿妈更新至01期

    年份:2020 类型:综艺

    主演:叶一茜,王栎鑫

    导演:内详

    地区:大陆

    语言:国语

剧情简介

《超级育儿妈妈》是一档针对辣妈和亲子教育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旨在通过提供最新、最全、最真诚的育儿干货,分享育儿神器和育儿方法,在欢乐中增长知识,相互交流,拯救中国成千上万焦虑的辣妈辣爸。这个节目潜力非常大,因为现在熊孩子是多么地容易拉起公众的仇恨,我们防火防盗防熊孩子还是防不胜防,调教熊孩子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但我们作为外人的习惯多是观望、躲开、吐槽,甚至气急败坏骂骂咧咧。我们说我们和熊孩子“斗智斗勇”,但是只是我们无奈的暂时的自保之策,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孩子。随着二胎的开放,总有一天这个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熊孩子,我们的生活空间会被熊孩子们挤得无处可藏。我们逃得了今天,逃不了明天。有一天也许我们自己也会有熊孩子。
有熊孩子出没的家庭,很多可能还根本没有像那些参加节目的家庭那样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小男孩就是要皮一点、没听说过调皮的孩子有创造力吗、孩子脾气大没什么不会被人家欺负、孩子厉害点好啊有领导力”,这些振振有词的借口我们耳熟能详。除此之外,对自己家的孩子,熊父母常常因为晕轮效应、曝光效应加上亲情而看自己的孩子可爱可亲,(而且有时候熊孩子在父母面前也容易比在外人面前更加听话懂事,)总之整体上好像没有问题呢。他是多么萌萌的啊,育儿师拿走了吴桐的玩具吴桐大哭,拿起电话:“警察叔叔你快来,有人把我的玩具抢走了!”然后踌躇满志地对育儿师说:“你看就这么简单”,哈哈哈哈确实戳到我萌点。这个倒还好,他们会有更多更加蛮不讲理的行为,难道不就是自己家的那位小天使也会做的吗?节目里的熊父母是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才去报名参加这个节目,而我相信,有问题而没有意识到的父母会更多。
可是是谁让孩子成为了熊孩子,让熊出没注意变成了熊孩子出没注意?
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他会有什么错误?
一直有“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争议,我想这两者都是不全面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或者说它善恶都有只不过尚未全部显露,是靠父母后天一点点给逐渐显露出来的恶做减法、给逐渐显露出来的善做加法,才培养出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正常成人。我们也可以说,父母的教育在这过程中,更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因为事情和人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教育是。到底这个减法和加法能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就取决于父母催化能力的强弱了。
人本来是无谓善恶,或是两者皆有,我对熊孩子的新理解。
《超级育儿师》让我们走进了熊孩子的家庭,也应了那句老话,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父母。孩子是无辜的。看过节目之后我除了对熊孩子有了新的理解,也对熊父母有了新的理解:熊父母并不一定是像他的熊孩子那样天生的人品不好、张扬跋扈。很奇怪,他们很多都开明通达讲道理。他们非常爱孩子,非常希望孩子好、对孩子也有很多美好期许,只不过他们有心无力、没有找到和运用到合适的方法而已。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太多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有痛苦,家长也会痛苦。这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是减少这种痛苦,不把我们的生活重心全放在孩子上,不让我们的工作受到太多影响,而是让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更加独立而亲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学到的不会比孩子学到的少。
这个节目播出,首先让父母反思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熊孩子。
然后再琢磨,是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子、家里面可以做哪些来帮助他;不是的话曾经那些做的好坚持下去。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同时也让没有孩子的人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技巧、健康家庭氛围的构建。是一档很有建设意义的节目。
一开始我只是想到我和身边小朋友的相处,慢慢的我会在这个节目里面看到过我爸爸,我妈妈,我哥哥,我自己,和我们家的影子,是的,我反思到自己家里来,我们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家庭。在一次看完这个节目后,我想了好久关于我们家的事情,好多我终于明白了原因,在那个午夜忍不住地眼泪长流,流完之后好像我的溃疡都被冲走了一样,我终于看到露出来的我们的丑丑的伤口,但我可以平心静气等待它的愈合,有信心和耐心去接纳我的家。
但是平心而论节目本身的形式并不很出众,好像没有策划师没有设计负责人一样。对美版基本照搬,采取的方式不够创新接地气,美版的节目都是2003年的了,十多年前的东西也都可以改一改更适应今天社会的新变化。程式化的调教,旁白好像在读课文,有的时候像演戏而又比较做作或煽情,等等。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想这个节目我看几眼很快就会弃了,因为虽然治理熊孩子的内容吸引人,但是真的不够清新脱俗或者轰轰烈烈地好看,甚至赶不上十年前美版的水平。
我接着看了好多,是因为我更愿意发现,育儿师兰海能力越来越强,不只是收服孩子,大人也需要沟通交流,再难的骨头她也敢啃——比如吴桐家的奶奶;那么熊的家庭都能服帖或者受到感动——基本每期都能把当事人说掉泪,虽然可能是设计好的,或者是好不容易剪辑出来的,但可见也是触动了他们;而且每次都给孩子设计不同的活动,各种放大招,花样百出很有意思。
另外,“育儿师”这个定位也比美版的“保姆”定位准确得多,因为她们只是去孩子家里进行指导和帮助,并没有承担保姆的洗碗擦地之类的日常职责。
这档节目潜力很大,我相信好好改一改、设计一番,不会比《爸爸去哪儿》差。

超能育儿妈影评

这个节目潜力非常大,因为现在熊孩子是多么地容易拉起公众的仇恨,我们防火防盗防熊孩子还是防不胜防,调教熊孩子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但我们作为外人的习惯多是观望、躲开、吐槽,甚至气急败坏骂骂咧咧。我们说我们和熊孩子“斗智斗勇”,但是只是我们无奈的暂时的自保之策,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孩子。随着二胎的开放,总有一天这个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熊孩子,我们的生活空间会被熊孩子们挤得无处可藏。我们逃得了今天,逃不了明天。有一天也许我们自己也会有熊孩子。
有熊孩子出没的家庭,很多可能还根本没有像那些参加节目的家庭那样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小男孩就是要皮一点、没听说过调皮的孩子有创造力吗、孩子脾气大没什么不会被人家欺负、孩子厉害点好啊有领导力”,这些振振有词的借口我们耳熟能详。除此之外,对自己家的孩子,熊父母常常因为晕轮效应、曝光效应加上亲情而看自己的孩子可爱可亲,(而且有时候熊孩子在父母面前也容易比在外人面前更加听话懂事,)总之整体上好像没有问题呢。他是多么萌萌的啊,育儿师拿走了吴桐的玩具吴桐大哭,拿起电话:“警察叔叔你快来,有人把我的玩具抢走了!”然后踌躇满志地对育儿师说:“你看就这么简单”,哈哈哈哈确实戳到我萌点。这个倒还好,他们会有更多更加蛮不讲理的行为,难道不就是自己家的那位小天使也会做的吗?节目里的熊父母是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才去报名参加这个节目,而我相信,有问题而没有意识到的父母会更多。
可是是谁让孩子成为了熊孩子,让熊出没注意变成了熊孩子出没注意?
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他会有什么错误?
一直有“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争议,我想这两者都是不全面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或者说它善恶都有只不过尚未全部显露,是靠父母后天一点点给逐渐显露出来的恶做减法、给逐渐显露出来的善做加法,才培养出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正常成人。我们也可以说,父母的教育在这过程中,更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因为事情和人是他们学习的对象,教育是。到底这个减法和加法能做到什么程度,这个就取决于父母催化能力的强弱了。
人本来是无谓善恶,或是两者皆有,我对熊孩子的新理解。
《超级育儿师》让我们走进了熊孩子的家庭,也应了那句老话,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父母。孩子是无辜的。看过节目之后我除了对熊孩子有了新的理解,也对熊父母有了新的理解:熊父母并不一定是像他的熊孩子那样天生的人品不好、张扬跋扈。很奇怪,他们很多都开明通达讲道理。他们非常爱孩子,非常希望孩子好、对孩子也有很多美好期许,只不过他们有心无力、没有找到和运用到合适的方法而已。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太多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有痛苦,家长也会痛苦。这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是减少这种痛苦,不把我们的生活重心全放在孩子上,不让我们的工作受到太多影响,而是让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更加独立而亲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学到的不会比孩子学到的少。
这个节目播出,首先让父母反思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熊孩子。
然后再琢磨,是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子、家里面可以做哪些来帮助他;不是的话曾经那些做的好坚持下去。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同时也让没有孩子的人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技巧、健康家庭氛围的构建。是一档很有建设意义的节目。
一开始我只是想到我和身边小朋友的相处,慢慢的我会在这个节目里面看到过我爸爸,我妈妈,我哥哥,我自己,和我们家的影子,是的,我反思到自己家里来,我们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家庭。在一次看完这个节目后,我想了好久关于我们家的事情,好多我终于明白了原因,在那个午夜忍不住地眼泪长流,流完之后好像我的溃疡都被冲走了一样,我终于看到露出来的我们的丑丑的伤口,但我可以平心静气等待它的愈合,有信心和耐心去接纳我的家。
但是平心而论节目本身的形式并不很出众,好像没有策划师没有设计负责人一样。对美版基本照搬,采取的方式不够创新接地气,美版的节目都是2003年的了,十多年前的东西也都可以改一改更适应今天社会的新变化。程式化的调教,旁白好像在读课文,有的时候像演戏而又比较做作或煽情,等等。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想这个节目我看几眼很快就会弃了,因为虽然治理熊孩子的内容吸引人,但是真的不够清新脱俗或者轰轰烈烈地好看,甚至赶不上十年前美版的水平。
我接着看了好多,是因为我更愿意发现,育儿师兰海能力越来越强,不只是收服孩子,大人也需要沟通交流,再难的骨头她也敢啃——比如吴桐家的奶奶;那么熊的家庭都能服帖或者受到感动——基本每期都能把当事人说掉泪,虽然可能是设计好的,或者是好不容易剪辑出来的,但可见也是触动了他们;而且每次都给孩子设计不同的活动,各种放大招,花样百出很有意思。
另外,“育儿师”这个定位也比美版的“保姆”定位准确得多,因为她们只是去孩子家里进行指导和帮助,并没有承担保姆的洗碗擦地之类的日常职责。
这档节目潜力很大,我相信好好改一改、设计一番,不会比《爸爸去哪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