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美国剧 » 米德镇的春天

  • 米德镇的春天

    米德镇的春天全4集

    年份:1994 类型:美国剧

    主演:朱丽叶特·奥布瑞,Douglas,Hodge,卢夫斯·塞维尔,Trevyn,McDowell,帕特里克·麦拉海德

    导演:安东尼·佩吉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剧情简介

影片《米德镇的春天》的背景是政局动汤不安的十九世纪英国,讲述的是一个由爱情、政治和苦闷热情相互交织而成的故事。片中两位主演均表现出了各自特有的功力,将一个单纯而又复杂情感漩涡搅得既精彩而又生动。  野心勃勃的年轻医师李盖特到米德镇新的医院任职,镇上的年轻女子多萝西雅也正积极的寻找生命意义。而她却深深受到年长又充满书卷气的爱德华所吸引而无法自拔。但他们的梦想很快就受到婚姻和世俗礼教的严格考验。 George Eliot(乔治艾略特)的Middlemarch被翻译成“米德镇的春天”其实从字面上来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Middlemarch其实是一个小镇的名字,虽然没有考究过,但是我觉得应该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地方。我的英美文学课本里面把它翻译成《米德马契》,虽然难听,但是倒是符合“信”的原则。不过我疑心George Eliot这个名字也许有什么深意,因为Middle是中间的意思,March是三月,既然是虚构出来的地方,应该可以从索隐派的角度来考究一番她的用意。也许“米德镇的春天”这样的翻译是一种大胆的意译。
 BBC94年版的迷你剧Middle March又是出自Andrew Davis的改编之手,同样的节奏明快,同样的保留原著精髓。Imdb上有人说如果懒得去看书的话,看这部改编的电视剧也足够了。
 在这部作品里面,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真名叫做Mary Anne Evans)探讨了很多东西。维基百科全书评价说“She demonstrates genuine compassion for each of her characters, yet seeds her portraits with critical assessments of human hypocrisy and weakness. She is particularly tart on the topic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the limited role of women.”(她展现了对每一个角色的同情,并在对他们的刻画当中注入了对人性虚伪和软弱的批判。同时她还特别关注两性之间的关系和女性角色的有限性。)“Middlemarch also contains a brilliant exploration of class distinction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the lives of the characters.”(这本书还对社会阶层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所有人物的角色的影响作了精彩的探究。)
 要评论这部内容丰富的片子,总不知道从何说起。今天看BBC的另外一部名著改编剧,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忽然有一点感悟。在Middle March里面,有两个主要人物,Dorothea Brookes和Tertius Lydgate两个人,都是满怀一腔热情,乐于助人,具备奉献精神,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但是不幸的是,他们都对人性的阴暗面估计不足,而且不约而同的在婚姻的选择上面都犯了幼稚的错误。Dodo(Dorothea的昵称)满怀对知识的敬佩拒绝了年轻英俊的男爵的追求,嫁给了年近半百的Edward Casaubon,本以为对方和自己志趣相投,婚姻一定幸福美满,没想到结婚以后才发现对方是一个狭隘固执眼里只有学术研究的家伙。他的学术研究也仅限于纸上谈兵,既没有现实意义,还使他变得不通人情,对人没有感觉,和自己的追求显然不是一码事,婚姻对她来说简直是牢狱。Dr. Lydgate这一方面则是鄙弃伦敦的繁华,来到朴实的外省小镇,怀抱远大志向,想要建一所现代化的医院,用自己的技术帮助穷苦的人。没想到碰到了复杂的人情关系,宏达计划搁浅了。他凭借着一时的热情缔结下的姻缘成了他的绊脚石。妻子Rosamond虽然可爱,可是虚荣心很强,也很肤浅,她在物质上毫无止境的追求奢华,最终葬送了丈夫的伟大事业。小说的结尾,医生屈从了妻子的意愿,为了尽家庭的义务,回到了伦敦,给他所鄙弃的有钱人看病,收入颇为可观,可是却永远丧失了实现远大抱负的机会,从此抑郁寡欢,活到50出头就去世了。相比之下,Dodo还幸运一些,她是一个怀抱信仰的坚贞女子,上帝也给了她很好的奖赏,一个可以和她匹配的爱人。Casaubon患病突然去世,使她获得了解脱。不过这个自私狭隘的家伙,看出他的表弟和她发展恋爱的潜在可能性,在遗嘱上加上一条,如果Dodo在他死后和Ladislaw结婚的话就一分钱遗产都拿不到手。这样的威胁对Dorothea根本就是多此一举,然而却构成了她在接受新感情过程当中的一直难以跨越的沉重的伦理负担。小说的结尾,在Ladieslaw的不懈努力和命运的推动之下,Dorothea终于冲破了世俗的捆绑,抛弃死去的丈夫的大笔产业,和爱人远走高飞。这两个人物都为自己的幼稚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幸运的是,其中有一个有重生的机会。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里面早就揭示过,每一个人看人都难免带有偏见,常常根据自己的偏好去想象她人,聪明如伊丽莎白,都会错看达西错爱威克汉姆,何况是幼稚的Dodo和Lydgate。最近查经热烈讨论的关于某同志被领导批评越活越幼稚的事情,结论是,要有一颗孩子的心,同时也要有成熟的心智。基督徒对人的爱和宽容应该是在对人性的黑暗面和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真理”,怀抱着对彩虹的盼望经历风雨的态度。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虽然诗歌带着浪漫色彩,过去了的,也未必会都成为亲切的回忆,可是我们的确可以把它们当成阅历的累积,慢慢走向成熟,学会体贴别人。虽然Lydgate的人生很可悲,可是我却对他充满敬意,他为自己的错误选择承担了后果,在完全有可能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逃避,坚持履行了丈夫该尽的义务,着实也不容易。有时候,我们在没有奔头的事情上消极怠工,不断逃避,偏偏忘记了盼望其实并非在此生。
这种明显的不契合和为表象迷惑,一厢情愿往套子里面钻的例子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也是一个主题。Fanny的表哥Edmund,结识了外表迷人,别有用心且势力得不得了的Miss Cranford,一厢情愿地把她想象成天使一样甜美的女人,忽略了身边真正的天使,朴实的Fanny,对Miss Cranford的一些明显和自己的价值观相违背的言论充耳不闻,甚至为了情欲的驱使,动摇了献身信仰的决心。幸亏悬崖勒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性情的不相合倒在其次,若是价值观有差异还要共同生活那可真是太恐怖了,即便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奥斯丁讲的故事和艾略特讲的故事都是关于选择的故事,它们之所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结局,并不在于宣扬人可以依靠心智做出正确判断,如果留神,你会发现,其实只有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才有办法看清楚事情,才有办法不跌倒。即便跌到了,是不是毫无补救的希望呢?也未必吧。至少我们在Dorothea Brookes和Edmund身上看到了希望。个人私下认为,Dodo比两位男士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她的错误的选择动机起码比较单纯,和情欲没有关系。
这个小镇的风貌其实是英国中部考文垂这个地方的缩影,是女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乔治艾略特这样一个男性化的名字却是一个女作家的笔名,这位女作家的特立独行的一生也很值得玩味,作品当中的人物,多少有一点自况的味道。Wiki上面说,相貌平凡但是性情坚忍,为人朴实的Mary Garth是作者的化身,我觉得这样理解过于肤浅。应该说着里面的主要人物身上多少都寄托了作家本人的一些私人情节。乔治爱略特本人有过短暂的婚姻,也是遇人不淑,后来又与自己的一位蓝言知己长期同居,这位先生似乎是一位遭遇婚姻不幸的有妇之夫。这也难怪,爱略特对作品当中两位婚姻不幸的人物寄予如此深的同情,分明是感同身受啊。
 演Dodo的Juliet Aubrey是一个很有味道的美女,脸上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很耐看,演Lydgate的Douglas Hodge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演Edmund古板的老爸,实在是和充满活力的Lydgate大相径庭。经历了12年时间他明显老了很多。Ladislaw由Rufus Sewell扮演,这个人颇有一点神似Johnny Depp,在电影上也经常露面,在英国演员里面国际知名度还比较高。
听说BBC最近又要重拍此片,真让人疑惑,不过一看编剧又是AD,我还比较期待。
{if:" George Eliot(乔治艾略特)的Middlemarch被翻译成“米德镇的春天”其实从字面上来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Middlemarch其实是一个小镇的名字,虽然没有考究过,但是我觉得应该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地方。我的英美文学课本里面把它翻译成《米德马契》,虽然难听,但是倒是符合“信”的原则。不过我疑心George Eliot这个名字也许有什么深意,因为Middle是中间的意思,March是三月,既然是虚构出来的地方,应该可以从索隐派的角度来考究一番她的用意。也许“米德镇的春天”这样的翻译是一种大胆的意译。
 BBC94年版的迷你剧Middle March又是出自Andrew Davis的改编之手,同样的节奏明快,同样的保留原著精髓。Imdb上有人说如果懒得去看书的话,看这部改编的电视剧也足够了。
 在这部作品里面,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真名叫做Mary Anne Evans)探讨了很多东西。维基百科全书评价说“She demonstrates genuine compassion for each of her characters, yet seeds her portraits with critical assessments of human hypocrisy and weakness. She is particularly tart on the topic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the limited role of women.”(她展现了对每一个角色的同情,并在对他们的刻画当中注入了对人性虚伪和软弱的批判。同时她还特别关注两性之间的关系和女性角色的有限性。)“Middlemarch also contains a brilliant exploration of class distinction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the lives of the characters.”(这本书还对社会阶层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所有人物的角色的影响作了精彩的探究。)
 要评论这部内容丰富的片子,总不知道从何说起。今天看BBC的另外一部名著改编剧,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忽然有一点感悟。在Middle March里面,有两个主要人物,Dorothea Brookes和Tertius Lydgate两个人,都是满怀一腔热情,乐于助人,具备奉献精神,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但是不幸的是,他们都对人性的阴暗面估计不足,而且不约而同的在婚姻的选择上面都犯了幼稚的错误。Dodo(Dorothea的昵称)满怀对知识的敬佩拒绝了年轻英俊的男爵的追求,嫁给了年近半百的Edward Casaubon,本以为对方和自己志趣相投,婚姻一定幸福美满,没想到结婚以后才发现对方是一个狭隘固执眼里只有学术研究的家伙。他的学术研究也仅限于纸上谈兵,既没有现实意义,还使他变得不通人情,对人没有感觉,和自己的追求显然不是一码事,婚姻对她来说简直是牢狱。Dr. Lydgate这一方面则是鄙弃伦敦的繁华,来到朴实的外省小镇,怀抱远大志向,想要建一所现代化的医院,用自己的技术帮助穷苦的人。没想到碰到了复杂的人情关系,宏达计划搁浅了。他凭借着一时的热情缔结下的姻缘成了他的绊脚石。妻子Rosamond虽然可爱,可是虚荣心很强,也很肤浅,她在物质上毫无止境的追求奢华,最终葬送了丈夫的伟大事业。小说的结尾,医生屈从了妻子的意愿,为了尽家庭的义务,回到了伦敦,给他所鄙弃的有钱人看病,收入颇为可观,可是却永远丧失了实现远大抱负的机会,从此抑郁寡欢,活到50出头就去世了。相比之下,Dodo还幸运一些,她是一个怀抱信仰的坚贞女子,上帝也给了她很好的奖赏,一个可以和她匹配的爱人。Casaubon患病突然去世,使她获得了解脱。不过这个自私狭隘的家伙,看出他的表弟和她发展恋爱的潜在可能性,在遗嘱上加上一条,如果Dodo在他死后和Ladislaw结婚的话就一分钱遗产都拿不到手。这样的威胁对Dorothea根本就是多此一举,然而却构成了她在接受新感情过程当中的一直难以跨越的沉重的伦理负担。小说的结尾,在Ladieslaw的不懈努力和命运的推动之下,Dorothea终于冲破了世俗的捆绑,抛弃死去的丈夫的大笔产业,和爱人远走高飞。这两个人物都为自己的幼稚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幸运的是,其中有一个有重生的机会。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里面早就揭示过,每一个人看人都难免带有偏见,常常根据自己的偏好去想象她人,聪明如伊丽莎白,都会错看达西错爱威克汉姆,何况是幼稚的Dodo和Lydgate。最近查经热烈讨论的关于某同志被领导批评越活越幼稚的事情,结论是,要有一颗孩子的心,同时也要有成熟的心智。基督徒对人的爱和宽容应该是在对人性的黑暗面和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真理”,怀抱着对彩虹的盼望经历风雨的态度。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虽然诗歌带着浪漫色彩,过去了的,也未必会都成为亲切的回忆,可是我们的确可以把它们当成阅历的累积,慢慢走向成熟,学会体贴别人。虽然Lydgate的人生很可悲,可是我却对他充满敬意,他为自己的错误选择承担了后果,在完全有可能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逃避,坚持履行了丈夫该尽的义务,着实也不容易。有时候,我们在没有奔头的事情上消极怠工,不断逃避,偏偏忘记了盼望其实并非在此生。
这种明显的不契合和为表象迷惑,一厢情愿往套子里面钻的例子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也是一个主题。Fanny的表哥Edmund,结识了外表迷人,别有用心且势力得不得了的Miss Cranford,一厢情愿地把她想象成天使一样甜美的女人,忽略了身边真正的天使,朴实的Fanny,对Miss Cranford的一些明显和自己的价值观相违背的言论充耳不闻,甚至为了情欲的驱使,动摇了献身信仰的决心。幸亏悬崖勒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性情的不相合倒在其次,若是价值观有差异还要共同生活那可真是太恐怖了,即便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奥斯丁讲的故事和艾略特讲的故事都是关于选择的故事,它们之所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结局,并不在于宣扬人可以依靠心智做出正确判断,如果留神,你会发现,其实只有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才有办法看清楚事情,才有办法不跌倒。即便跌到了,是不是毫无补救的希望呢?也未必吧。至少我们在Dorothea Brookes和Edmund身上看到了希望。个人私下认为,Dodo比两位男士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她的错误的选择动机起码比较单纯,和情欲没有关系。
这个小镇的风貌其实是英国中部考文垂这个地方的缩影,是女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乔治艾略特这样一个男性化的名字却是一个女作家的笔名,这位女作家的特立独行的一生也很值得玩味,作品当中的人物,多少有一点自况的味道。Wiki上面说,相貌平凡但是性情坚忍,为人朴实的Mary Garth是作者的化身,我觉得这样理解过于肤浅。应该说着里面的主要人物身上多少都寄托了作家本人的一些私人情节。乔治爱略特本人有过短暂的婚姻,也是遇人不淑,后来又与自己的一位蓝言知己长期同居,这位先生似乎是一位遭遇婚姻不幸的有妇之夫。这也难怪,爱略特对作品当中两位婚姻不幸的人物寄予如此深的同情,分明是感同身受啊。
 演Dodo的Juliet Aubrey是一个很有味道的美女,脸上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很耐看,演Lydgate的Douglas Hodge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演Edmund古板的老爸,实在是和充满活力的Lydgate大相径庭。经历了12年时间他明显老了很多。Ladislaw由Rufus Sewell扮演,这个人颇有一点神似Johnny Depp,在电影上也经常露面,在英国演员里面国际知名度还比较高。
听说BBC最近又要重拍此片,真让人疑惑,不过一看编剧又是AD,我还比较期待。"<>"" && " George Eliot(乔治艾略特)的Middlemarch被翻译成“米德镇的春天”其实从字面上来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Middlemarch其实是一个小镇的名字,虽然没有考究过,但是我觉得应该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地方。我的英美文学课本里面把它翻译成《米德马契》,虽然难听,但是倒是符合“信”的原则。不过我疑心George Eliot这个名字也许有什么深意,因为Middle是中间的意思,March是三月,既然是虚构出来的地方,应该可以从索隐派的角度来考究一番她的用意。也许“米德镇的春天”这样的翻译是一种大胆的意译。
 BBC94年版的迷你剧Middle March又是出自Andrew Davis的改编之手,同样的节奏明快,同样的保留原著精髓。Imdb上有人说如果懒得去看书的话,看这部改编的电视剧也足够了。
 在这部作品里面,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真名叫做Mary Anne Evans)探讨了很多东西。维基百科全书评价说“She demonstrates genuine compassion for each of her characters, yet seeds her portraits with critical assessments of human hypocrisy and weakness. She is particularly tart on the topic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the limited role of women.”(她展现了对每一个角色的同情,并在对他们的刻画当中注入了对人性虚伪和软弱的批判。同时她还特别关注两性之间的关系和女性角色的有限性。)“Middlemarch also contains a brilliant exploration of class distinction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the lives of the characters.”(这本书还对社会阶层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所有人物的角色的影响作了精彩的探究。)
 要评论这部内容丰富的片子,总不知道从何说起。今天看BBC的另外一部名著改编剧,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忽然有一点感悟。在Middle March里面,有两个主要人物,Dorothea Brookes和Tertius Lydgate两个人,都是满怀一腔热情,乐于助人,具备奉献精神,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但是不幸的是,他们都对人性的阴暗面估计不足,而且不约而同的在婚姻的选择上面都犯了幼稚的错误。Dodo(Dorothea的昵称)满怀对知识的敬佩拒绝了年轻英俊的男爵的追求,嫁给了年近半百的Edward Casaubon,本以为对方和自己志趣相投,婚姻一定幸福美满,没想到结婚以后才发现对方是一个狭隘固执眼里只有学术研究的家伙。他的学术研究也仅限于纸上谈兵,既没有现实意义,还使他变得不通人情,对人没有感觉,和自己的追求显然不是一码事,婚姻对她来说简直是牢狱。Dr. Lydgate这一方面则是鄙弃伦敦的繁华,来到朴实的外省小镇,怀抱远大志向,想要建一所现代化的医院,用自己的技术帮助穷苦的人。没想到碰到了复杂的人情关系,宏达计划搁浅了。他凭借着一时的热情缔结下的姻缘成了他的绊脚石。妻子Rosamond虽然可爱,可是虚荣心很强,也很肤浅,她在物质上毫无止境的追求奢华,最终葬送了丈夫的伟大事业。小说的结尾,医生屈从了妻子的意愿,为了尽家庭的义务,回到了伦敦,给他所鄙弃的有钱人看病,收入颇为可观,可是却永远丧失了实现远大抱负的机会,从此抑郁寡欢,活到50出头就去世了。相比之下,Dodo还幸运一些,她是一个怀抱信仰的坚贞女子,上帝也给了她很好的奖赏,一个可以和她匹配的爱人。Casaubon患病突然去世,使她获得了解脱。不过这个自私狭隘的家伙,看出他的表弟和她发展恋爱的潜在可能性,在遗嘱上加上一条,如果Dodo在他死后和Ladislaw结婚的话就一分钱遗产都拿不到手。这样的威胁对Dorothea根本就是多此一举,然而却构成了她在接受新感情过程当中的一直难以跨越的沉重的伦理负担。小说的结尾,在Ladieslaw的不懈努力和命运的推动之下,Dorothea终于冲破了世俗的捆绑,抛弃死去的丈夫的大笔产业,和爱人远走高飞。这两个人物都为自己的幼稚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幸运的是,其中有一个有重生的机会。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里面早就揭示过,每一个人看人都难免带有偏见,常常根据自己的偏好去想象她人,聪明如伊丽莎白,都会错看达西错爱威克汉姆,何况是幼稚的Dodo和Lydgate。最近查经热烈讨论的关于某同志被领导批评越活越幼稚的事情,结论是,要有一颗孩子的心,同时也要有成熟的心智。基督徒对人的爱和宽容应该是在对人性的黑暗面和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真理”,怀抱着对彩虹的盼望经历风雨的态度。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虽然诗歌带着浪漫色彩,过去了的,也未必会都成为亲切的回忆,可是我们的确可以把它们当成阅历的累积,慢慢走向成熟,学会体贴别人。虽然Lydgate的人生很可悲,可是我却对他充满敬意,他为自己的错误选择承担了后果,在完全有可能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逃避,坚持履行了丈夫该尽的义务,着实也不容易。有时候,我们在没有奔头的事情上消极怠工,不断逃避,偏偏忘记了盼望其实并非在此生。
这种明显的不契合和为表象迷惑,一厢情愿往套子里面钻的例子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也是一个主题。Fanny的表哥Edmund,结识了外表迷人,别有用心且势力得不得了的Miss Cranford,一厢情愿地把她想象成天使一样甜美的女人,忽略了身边真正的天使,朴实的Fanny,对Miss Cranford的一些明显和自己的价值观相违背的言论充耳不闻,甚至为了情欲的驱使,动摇了献身信仰的决心。幸亏悬崖勒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性情的不相合倒在其次,若是价值观有差异还要共同生活那可真是太恐怖了,即便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奥斯丁讲的故事和艾略特讲的故事都是关于选择的故事,它们之所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结局,并不在于宣扬人可以依靠心智做出正确判断,如果留神,你会发现,其实只有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才有办法看清楚事情,才有办法不跌倒。即便跌到了,是不是毫无补救的希望呢?也未必吧。至少我们在Dorothea Brookes和Edmund身上看到了希望。个人私下认为,Dodo比两位男士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她的错误的选择动机起码比较单纯,和情欲没有关系。
这个小镇的风貌其实是英国中部考文垂这个地方的缩影,是女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乔治艾略特这样一个男性化的名字却是一个女作家的笔名,这位女作家的特立独行的一生也很值得玩味,作品当中的人物,多少有一点自况的味道。Wiki上面说,相貌平凡但是性情坚忍,为人朴实的Mary Garth是作者的化身,我觉得这样理解过于肤浅。应该说着里面的主要人物身上多少都寄托了作家本人的一些私人情节。乔治爱略特本人有过短暂的婚姻,也是遇人不淑,后来又与自己的一位蓝言知己长期同居,这位先生似乎是一位遭遇婚姻不幸的有妇之夫。这也难怪,爱略特对作品当中两位婚姻不幸的人物寄予如此深的同情,分明是感同身受啊。
 演Dodo的Juliet Aubrey是一个很有味道的美女,脸上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很耐看,演Lydgate的Douglas Hodge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演Edmund古板的老爸,实在是和充满活力的Lydgate大相径庭。经历了12年时间他明显老了很多。Ladislaw由Rufus Sewell扮演,这个人颇有一点神似Johnny Depp,在电影上也经常露面,在英国演员里面国际知名度还比较高。
听说BBC最近又要重拍此片,真让人疑惑,不过一看编剧又是AD,我还比较期待。"<>"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

米德镇的春天影评

 George Eliot(乔治艾略特)的Middlemarch被翻译成“米德镇的春天”其实从字面上来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Middlemarch其实是一个小镇的名字,虽然没有考究过,但是我觉得应该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地方。我的英美文学课本里面把它翻译成《米德马契》,虽然难听,但是倒是符合“信”的原则。不过我疑心George Eliot这个名字也许有什么深意,因为Middle是中间的意思,March是三月,既然是虚构出来的地方,应该可以从索隐派的角度来考究一番她的用意。也许“米德镇的春天”这样的翻译是一种大胆的意译。
 BBC94年版的迷你剧Middle March又是出自Andrew Davis的改编之手,同样的节奏明快,同样的保留原著精髓。Imdb上有人说如果懒得去看书的话,看这部改编的电视剧也足够了。
 在这部作品里面,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真名叫做Mary Anne Evans)探讨了很多东西。维基百科全书评价说“She demonstrates genuine compassion for each of her characters, yet seeds her portraits with critical assessments of human hypocrisy and weakness. She is particularly tart on the topic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the limited role of women.”(她展现了对每一个角色的同情,并在对他们的刻画当中注入了对人性虚伪和软弱的批判。同时她还特别关注两性之间的关系和女性角色的有限性。)“Middlemarch also contains a brilliant exploration of class distinction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the lives of the characters.”(这本书还对社会阶层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所有人物的角色的影响作了精彩的探究。)
 要评论这部内容丰富的片子,总不知道从何说起。今天看BBC的另外一部名著改编剧,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忽然有一点感悟。在Middle March里面,有两个主要人物,Dorothea Brookes和Tertius Lydgate两个人,都是满怀一腔热情,乐于助人,具备奉献精神,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但是不幸的是,他们都对人性的阴暗面估计不足,而且不约而同的在婚姻的选择上面都犯了幼稚的错误。Dodo(Dorothea的昵称)满怀对知识的敬佩拒绝了年轻英俊的男爵的追求,嫁给了年近半百的Edward Casaubon,本以为对方和自己志趣相投,婚姻一定幸福美满,没想到结婚以后才发现对方是一个狭隘固执眼里只有学术研究的家伙。他的学术研究也仅限于纸上谈兵,既没有现实意义,还使他变得不通人情,对人没有感觉,和自己的追求显然不是一码事,婚姻对她来说简直是牢狱。Dr. Lydgate这一方面则是鄙弃伦敦的繁华,来到朴实的外省小镇,怀抱远大志向,想要建一所现代化的医院,用自己的技术帮助穷苦的人。没想到碰到了复杂的人情关系,宏达计划搁浅了。他凭借着一时的热情缔结下的姻缘成了他的绊脚石。妻子Rosamond虽然可爱,可是虚荣心很强,也很肤浅,她在物质上毫无止境的追求奢华,最终葬送了丈夫的伟大事业。小说的结尾,医生屈从了妻子的意愿,为了尽家庭的义务,回到了伦敦,给他所鄙弃的有钱人看病,收入颇为可观,可是却永远丧失了实现远大抱负的机会,从此抑郁寡欢,活到50出头就去世了。相比之下,Dodo还幸运一些,她是一个怀抱信仰的坚贞女子,上帝也给了她很好的奖赏,一个可以和她匹配的爱人。Casaubon患病突然去世,使她获得了解脱。不过这个自私狭隘的家伙,看出他的表弟和她发展恋爱的潜在可能性,在遗嘱上加上一条,如果Dodo在他死后和Ladislaw结婚的话就一分钱遗产都拿不到手。这样的威胁对Dorothea根本就是多此一举,然而却构成了她在接受新感情过程当中的一直难以跨越的沉重的伦理负担。小说的结尾,在Ladieslaw的不懈努力和命运的推动之下,Dorothea终于冲破了世俗的捆绑,抛弃死去的丈夫的大笔产业,和爱人远走高飞。这两个人物都为自己的幼稚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幸运的是,其中有一个有重生的机会。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里面早就揭示过,每一个人看人都难免带有偏见,常常根据自己的偏好去想象她人,聪明如伊丽莎白,都会错看达西错爱威克汉姆,何况是幼稚的Dodo和Lydgate。最近查经热烈讨论的关于某同志被领导批评越活越幼稚的事情,结论是,要有一颗孩子的心,同时也要有成熟的心智。基督徒对人的爱和宽容应该是在对人性的黑暗面和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真理”,怀抱着对彩虹的盼望经历风雨的态度。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也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虽然诗歌带着浪漫色彩,过去了的,也未必会都成为亲切的回忆,可是我们的确可以把它们当成阅历的累积,慢慢走向成熟,学会体贴别人。虽然Lydgate的人生很可悲,可是我却对他充满敬意,他为自己的错误选择承担了后果,在完全有可能的情况下没有选择逃避,坚持履行了丈夫该尽的义务,着实也不容易。有时候,我们在没有奔头的事情上消极怠工,不断逃避,偏偏忘记了盼望其实并非在此生。
这种明显的不契合和为表象迷惑,一厢情愿往套子里面钻的例子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也是一个主题。Fanny的表哥Edmund,结识了外表迷人,别有用心且势力得不得了的Miss Cranford,一厢情愿地把她想象成天使一样甜美的女人,忽略了身边真正的天使,朴实的Fanny,对Miss Cranford的一些明显和自己的价值观相违背的言论充耳不闻,甚至为了情欲的驱使,动摇了献身信仰的决心。幸亏悬崖勒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性情的不相合倒在其次,若是价值观有差异还要共同生活那可真是太恐怖了,即便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奥斯丁讲的故事和艾略特讲的故事都是关于选择的故事,它们之所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结局,并不在于宣扬人可以依靠心智做出正确判断,如果留神,你会发现,其实只有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才有办法看清楚事情,才有办法不跌倒。即便跌到了,是不是毫无补救的希望呢?也未必吧。至少我们在Dorothea Brookes和Edmund身上看到了希望。个人私下认为,Dodo比两位男士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她的错误的选择动机起码比较单纯,和情欲没有关系。
这个小镇的风貌其实是英国中部考文垂这个地方的缩影,是女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乔治艾略特这样一个男性化的名字却是一个女作家的笔名,这位女作家的特立独行的一生也很值得玩味,作品当中的人物,多少有一点自况的味道。Wiki上面说,相貌平凡但是性情坚忍,为人朴实的Mary Garth是作者的化身,我觉得这样理解过于肤浅。应该说着里面的主要人物身上多少都寄托了作家本人的一些私人情节。乔治爱略特本人有过短暂的婚姻,也是遇人不淑,后来又与自己的一位蓝言知己长期同居,这位先生似乎是一位遭遇婚姻不幸的有妇之夫。这也难怪,爱略特对作品当中两位婚姻不幸的人物寄予如此深的同情,分明是感同身受啊。
 演Dodo的Juliet Aubrey是一个很有味道的美女,脸上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很耐看,演Lydgate的Douglas Hodge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面演Edmund古板的老爸,实在是和充满活力的Lydgate大相径庭。经历了12年时间他明显老了很多。Ladislaw由Rufus Sewell扮演,这个人颇有一点神似Johnny Depp,在电影上也经常露面,在英国演员里面国际知名度还比较高。
听说BBC最近又要重拍此片,真让人疑惑,不过一看编剧又是AD,我还比较期待。
{end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