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美国剧 » 佛西与沃登

  • 佛西与沃登

    佛西与沃登已完结 共8集

    年份:2019 类型:美国剧

    主演:山姆·洛克威尔,米歇尔·威廉姆斯,凯莉·巴雷特,诺尔贝特·里奥·布茨

    导演:托马斯·凯尔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剧情简介

山姆·洛克威尔和米歇尔·威廉姆斯将主演FX新剧《佛西与沃登》(Fosse/Verdon),聚焦著名电影人、舞蹈编导鲍伯·佛西和百老汇有史以来最棒的舞者格温·沃登之间的爱情故事。《汉密尔顿》《身在高地》搭档林-曼努尔·米兰达担任执行制片人、托马斯·凯尔任导演,共8集,StevenLevenson(《致埃文·汉森》)任运作人,并编写了首集剧本,佛西与沃登的女儿妮可也参与制作并监督,秋季开拍,明年播出。  沃登获得4次托尼奖,代表作《失魂记》《镇上新来的姑娘》《红发女郎》等,佛西9获托尼奖(8次编舞1次导演),代表作《失魂记》《铃声在响》《镇上新来的姑娘》《红发女郎》《生命的旋律》等,并4获奥斯卡提名,凭借《歌厅》获得导演奖。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公众号(有删减),谢绝转载。部分图源自“奇遇电影”。

提到鲍勃·福斯,你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九次获得美国话剧和音乐剧最高奖——托尼奖的传奇经历吗?还是包揽各种奖项、留名影史的《歌厅》《爵士春秋》两部电影?

是为迈克尔·杰克逊名曲《Billie Jean》提供灵感的那段编舞?还是罗伯·马歇尔那部向福斯深情“告白”的《芝加哥》?又或是大热科幻短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中对于《歌厅》的致敬?

《爱你,西蒙》中,男主角也通过排演《歌厅》来排遣生活中潜藏的苦闷。

鲍勃·福斯对于后辈的影响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由于从未有人拍摄关于福斯的纪录片、传记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能通过福斯那部半自传性质的《爵士春秋》来了解这位革新了电影与音乐剧视听语言的多面手,对于他作品的评价也有失偏颇。

《佛西与沃登》剧照

终于!FX的新剧将聚焦鲍勃·福斯与曾获得过四次托尼奖的舞者格伦·沃登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福斯才华横溢的一面,还通过刻画福斯与沃登之间的纠葛展现了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将福斯复杂的感情经历放在了和艺术生涯同等重要的位置,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鲍勃·福斯。

另外,福斯与沃登的女儿妮可·沃登也参与了制作与监督工作,这让《佛西与沃登》中充满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将观众拉进了那个风云变幻的七十年代,拉进了鲍勃·福斯的梦幻舞台。


鲍勃·福斯出生于芝加哥,作为一名杂耍演员的儿子,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便开始在俱乐部的舞台上进行滑稽表演,这段经历在福斯导演的电影《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1979)中得到了忠实的还原,该剧的第一集中也多次利用闪回来展现在父亲严厉教导下练习舞蹈的少年福斯。

《爵士春秋》中的鲍勃·福斯

二战结束后,梦想成为世界级舞者的福斯来到了纽约,与舞蹈演员玛丽·安成为了搭档,两人在夜总会和舞台音乐剧中表演,并迅速陷入了爱河,随后19岁的福斯与23岁的的玛丽·安结婚了。

年轻时候的福斯似乎总是难以抗拒成熟女人的魅力,婚后没多久,在一场音乐剧的排演中,福斯又爱上了该剧的女主演——年长近十岁的当红明星琼·麦克拉肯——当时妻子玛丽·安也在剧团中。尽管琼已经结婚了,但是在他的不懈追求下,二人决定同时离婚。

琼·麦克拉肯

1951年,鲍勃·福斯又与琼·麦克拉肯结婚了。

在该剧的第二集,这段狗血而离奇的婚外情借琼之口说了出来,然而福斯的出轨经历远比琼所说的要精彩得多

1953年,鲍勃·福斯得到米高梅公司的赏识,被聘为米高梅专属的舞者兼歌舞指挥,一段时间后福斯认为在米高梅并没有什么发挥空间,又回到了舞台。

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福斯才发挥了他歌舞指挥的最高才华,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道路。

百老汇的制作人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具有非凡才华的年轻人,邀请他为“睡衣游戏”(The Pajama Game,1957)编舞,这部音乐剧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托尼奖的最佳编舞奖提名。

“睡衣游戏”成功后,福斯又受邀为“失魂记”(Damn Yankees,1958)编舞,这时,福斯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女人——该剧的女主角格伦·沃登。

鲍勃·福斯与格伦·沃登在排演现场

二人的相遇在第二集中有着详细地描写:沃登已是百老汇知名演员,福斯与之相比只能算是皓月之下的小小荧光,而福斯的妻子琼正受到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折磨,不得不退出舞坛。

身份地位的悬殊与福斯重病的妻子都没能阻止二人相爱,你是否已经猜到了后面会发生什么?没错,正如离开玛丽·安时那样,福斯很快地离开了琼,没过多久,沃登就成为了他的第三任妻子。

格伦·沃登与鲍勃·福斯

音乐剧“失魂记”在当时大受欢迎,不仅为沃登赢得了第一座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也让福斯名声大振。

一时间,百老汇中的人都认识了这个爱戴帽子与手套的男人。

《雨中曲》(Singin’in the Rain,1952)的导演斯坦利·多南很快将这部音乐剧改编为同名电影,这部现代“浮士德”式的电影远没有音乐剧精彩,但却用镜头记录了福斯与沃伦在大银幕上唯一一次同时亮相的过程,在电影的魔力下,这个美好的时刻永久刻印在了胶片上。

电影《失魂记》中的二人,这在剧中也进行了还原

电影《失魂记》(Damn Yankees!,1958)让福斯迷上了电影。

在“好莱坞音乐剧之王”斯坦利·多南的引领与帮助下,刚入行的福斯得以全面掌握歌舞片的制作流程,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该剧开头便还原了《生命的旋律》片场

1969年,他以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为故事蓝本创作的长片处女作《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1969)上映,多场歌舞在今天看来仍先锋凌厉,创造了一种“新歌舞片”的形式,只可惜在当时并未获得较好的评价,迎接福斯的只有扑面而来的差评。

赛·福伊尔对《生命的旋律》的评价

鲍勃·福斯认为再也不会有人找他拍电影了,直到制片人赛·福伊尔为影片《歌厅》(Cabaret,1972)寻找导演时,福斯在战争中为伤病士兵跳舞的经历意外打动了制片人,令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歌厅》的导演。

这对福斯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但他并没有因为导演处女作的失败而畏首畏脚,反而延续与发展了前作的创新风格,以更为先锋与自我的态度对待《歌厅》的拍摄。

在《歌厅》中,所有歌舞场面都真实发生在舞台区域,不像传统歌舞片那样将唱跳融入到虚拟的情境中——在这里,歌舞是歌舞,生活是生活。

歌厅内各色人等来来回回,在光怪陆离的灯光与烟雾中过着极尽浮华、纸醉金迷的生活;歌厅外党卫军挥舞着旗帜,高喊着口号,纳粹主义悄然兴起。导演将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环境用交叉剪辑粘合在了一起,穿着大胆装束、浓妆艳抹的舞女与外部世界的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太奇技的频繁使用也使得《歌厅》比描写纳粹的剧情片更有力量。

次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鲍勃·福斯凭借《歌厅》成功打败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共摘得包含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八项大奖——那一年,科波拉带来的是《教父》

《歌厅》胜利使福斯成为了唯一一个在同年集齐三大奖项(奥斯卡奖、托尼奖、艾美奖)的人,并且是通过三部不同的作品,至今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

鲍勃·福斯和他的“小金人”

当所有人都将福斯奉为“天才”时,《佛西与沃登》却用大量的篇幅展现了他阴暗的另一面。

尽管沃登将大部分时间(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演艺工作)都投入到了丈夫的电影中,对服装、剪辑甚至其他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人们却并不认同她所起到的作用,与此同时,她的丈夫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出轨。

可以说,《歌厅》成就了福斯,福斯也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

1971年,两人分居后仍然一起共事,甚至合作完成了百老汇总演出场次第一、连演出场次第二的传奇剧目“芝加哥”(Chicago,1975)。

音乐剧“芝加哥”

由福斯导演、沃登主演的音乐剧“芝加哥”并不追求繁复的舞台设计,只有椅子、帽子、钢架等有限的道具,着装性感的演员借此完成大部分动作,极简的布景却能引领观众进入浮华的娱乐天地。

在今天,我们可以说福斯通过其独特的创作视角,既不曲解剧本原意,亦不消费女性身体,在更加阴暗的社会背景上重建了角色的血肉,以颠覆的姿态将故事的反讽意味与批判态度推到了极致,但和福斯的大部分作品一样,“芝加哥”在最初并没有给福斯带来更多声望,反而遭遇了诸多坎坷

由于原作者沃特金斯拒绝所有的改编请求,所以直到沃特金斯和她的母亲相继去世后,福斯才得以买到该剧本的改编权,而他在“芝加哥”正式排练之初就突发心脏病住院了——《爵士春秋》中也有这段故事的艺术化再现。

鲍勃·福斯在病床上排演“芝加哥”

正如我们所知的,2002年美国导演罗伯·马歇尔将“芝加哥”改编为同名电影,将所有歌舞段落都落于幻想世界(与《歌厅》刚好相反),以此来描绘角色的现实处境与心理状态,在延续原版舞台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视听语言的“全新升级”,用这样特殊而深情的方式向福斯表达了敬意,《芝加哥》(Chicago,2002)一举获得了《歌厅》没有拿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盛名之下,鲍勃·福斯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

在福斯导演兼编舞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时,他的第三部电影《伦尼的故事》(Lenny,1974)也在进行后期制作,双重压力下,酒精、香烟以及各种药物压垮了他,福斯在突发心脏病后有了一次濒死的经历。

这段经历后来便被他搬上了银幕,并以“芝加哥”的第一首曲子《All That Jazz》命名,在次年戛纳电影节中,《爵士春秋》力压《潜行者》与《我的美国舅舅》,获得金棕榈奖,连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都曾说“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足见《爵士春秋》的魅力之大。

鲍勃·福斯与《爵士春秋》男主角在1980年戛纳电影节

尽管这部半自传性质的影片带有很强烈的自恋倾向,但相对客观,没有过度粉饰自己频繁的出轨行为,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福斯甚至借主角之口感叹:“我的婚姻真的被我破坏了,因为我对婚姻不忠诚,一有机会就会偷情。

自恋而坦诚的鲍勃·福斯

除却本人,影片中近乎所有角色都源于福斯的生活,是以纽约戏剧界的真实人物为基础创作的,例如主角的前妻显然是格伦·沃登、“死亡女神”的形象指向了第二任妻子琼等等。

片中的“死亡女神”与琼

比较有意思的是福斯当时的情人安·莱因金饰演了一个以自己为基础的角色,她还是通过多次试镜才得到了这个角色!当然,影片将安与沃登以及女儿妮可的亲密关系也如实拍了出来

鲍勃·福斯的女儿妮可与安·莱因金

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让《爵士春秋》走向传统传记片的泥潭,反而造就了一次形式主义的狂欢,快速的交叉剪辑让电影、舞台与现实、梦境交织在一起,死亡空间里丰乳肥臀的女人、滑稽的表演和台下哄笑的观众似乎指向了费德里科·费里尼的著名电影《八部半》,不过这些更像是福斯个人的《阿玛柯德》——在弥留之际的追忆与回溯

1987年,在影片上映8年后,《爵士春秋》中的部分内容如预言般变成了现实,鲍勃·福斯与电影中的主角一样死于心脏病,享年60岁。

在他去世时,格伦·沃登就在身边。

格伦·沃登、鲍勃·福斯与他们的女儿妮可

几天后,沃登与女儿妮可将福斯的骨灰带到了纽约州苏福克县的一个小乡村——福斯曾与女友在这里公开生活了四年。

最终,鲍勃·福斯的骨灰被撒在大西洋中,这个拥有着传奇的艺术人生和不知多少情人的男人永远沉入了大洋深处。

{if:"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公众号(有删减),谢绝转载。部分图源自“奇遇电影”。

提到鲍勃·福斯,你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九次获得美国话剧和音乐剧最高奖——托尼奖的传奇经历吗?还是包揽各种奖项、留名影史的《歌厅》《爵士春秋》两部电影?

是为迈克尔·杰克逊名曲《Billie Jean》提供灵感的那段编舞?还是罗伯·马歇尔那部向福斯深情“告白”的《芝加哥》?又或是大热科幻短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中对于《歌厅》的致敬?

《爱你,西蒙》中,男主角也通过排演《歌厅》来排遣生活中潜藏的苦闷。

鲍勃·福斯对于后辈的影响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由于从未有人拍摄关于福斯的纪录片、传记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能通过福斯那部半自传性质的《爵士春秋》来了解这位革新了电影与音乐剧视听语言的多面手,对于他作品的评价也有失偏颇。

《佛西与沃登》剧照

终于!FX的新剧将聚焦鲍勃·福斯与曾获得过四次托尼奖的舞者格伦·沃登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福斯才华横溢的一面,还通过刻画福斯与沃登之间的纠葛展现了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将福斯复杂的感情经历放在了和艺术生涯同等重要的位置,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鲍勃·福斯。

另外,福斯与沃登的女儿妮可·沃登也参与了制作与监督工作,这让《佛西与沃登》中充满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将观众拉进了那个风云变幻的七十年代,拉进了鲍勃·福斯的梦幻舞台。


鲍勃·福斯出生于芝加哥,作为一名杂耍演员的儿子,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便开始在俱乐部的舞台上进行滑稽表演,这段经历在福斯导演的电影《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1979)中得到了忠实的还原,该剧的第一集中也多次利用闪回来展现在父亲严厉教导下练习舞蹈的少年福斯。

《爵士春秋》中的鲍勃·福斯

二战结束后,梦想成为世界级舞者的福斯来到了纽约,与舞蹈演员玛丽·安成为了搭档,两人在夜总会和舞台音乐剧中表演,并迅速陷入了爱河,随后19岁的福斯与23岁的的玛丽·安结婚了。

年轻时候的福斯似乎总是难以抗拒成熟女人的魅力,婚后没多久,在一场音乐剧的排演中,福斯又爱上了该剧的女主演——年长近十岁的当红明星琼·麦克拉肯——当时妻子玛丽·安也在剧团中。尽管琼已经结婚了,但是在他的不懈追求下,二人决定同时离婚。

琼·麦克拉肯

1951年,鲍勃·福斯又与琼·麦克拉肯结婚了。

在该剧的第二集,这段狗血而离奇的婚外情借琼之口说了出来,然而福斯的出轨经历远比琼所说的要精彩得多

1953年,鲍勃·福斯得到米高梅公司的赏识,被聘为米高梅专属的舞者兼歌舞指挥,一段时间后福斯认为在米高梅并没有什么发挥空间,又回到了舞台。

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福斯才发挥了他歌舞指挥的最高才华,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道路。

百老汇的制作人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具有非凡才华的年轻人,邀请他为“睡衣游戏”(The Pajama Game,1957)编舞,这部音乐剧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托尼奖的最佳编舞奖提名。

“睡衣游戏”成功后,福斯又受邀为“失魂记”(Damn Yankees,1958)编舞,这时,福斯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女人——该剧的女主角格伦·沃登。

鲍勃·福斯与格伦·沃登在排演现场

二人的相遇在第二集中有着详细地描写:沃登已是百老汇知名演员,福斯与之相比只能算是皓月之下的小小荧光,而福斯的妻子琼正受到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折磨,不得不退出舞坛。

身份地位的悬殊与福斯重病的妻子都没能阻止二人相爱,你是否已经猜到了后面会发生什么?没错,正如离开玛丽·安时那样,福斯很快地离开了琼,没过多久,沃登就成为了他的第三任妻子。

格伦·沃登与鲍勃·福斯

音乐剧“失魂记”在当时大受欢迎,不仅为沃登赢得了第一座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也让福斯名声大振。

一时间,百老汇中的人都认识了这个爱戴帽子与手套的男人。

《雨中曲》(Singin’in the Rain,1952)的导演斯坦利·多南很快将这部音乐剧改编为同名电影,这部现代“浮士德”式的电影远没有音乐剧精彩,但却用镜头记录了福斯与沃伦在大银幕上唯一一次同时亮相的过程,在电影的魔力下,这个美好的时刻永久刻印在了胶片上。

电影《失魂记》中的二人,这在剧中也进行了还原

电影《失魂记》(Damn Yankees!,1958)让福斯迷上了电影。

在“好莱坞音乐剧之王”斯坦利·多南的引领与帮助下,刚入行的福斯得以全面掌握歌舞片的制作流程,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该剧开头便还原了《生命的旋律》片场

1969年,他以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为故事蓝本创作的长片处女作《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1969)上映,多场歌舞在今天看来仍先锋凌厉,创造了一种“新歌舞片”的形式,只可惜在当时并未获得较好的评价,迎接福斯的只有扑面而来的差评。

赛·福伊尔对《生命的旋律》的评价

鲍勃·福斯认为再也不会有人找他拍电影了,直到制片人赛·福伊尔为影片《歌厅》(Cabaret,1972)寻找导演时,福斯在战争中为伤病士兵跳舞的经历意外打动了制片人,令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歌厅》的导演。

这对福斯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但他并没有因为导演处女作的失败而畏首畏脚,反而延续与发展了前作的创新风格,以更为先锋与自我的态度对待《歌厅》的拍摄。

在《歌厅》中,所有歌舞场面都真实发生在舞台区域,不像传统歌舞片那样将唱跳融入到虚拟的情境中——在这里,歌舞是歌舞,生活是生活。

歌厅内各色人等来来回回,在光怪陆离的灯光与烟雾中过着极尽浮华、纸醉金迷的生活;歌厅外党卫军挥舞着旗帜,高喊着口号,纳粹主义悄然兴起。导演将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环境用交叉剪辑粘合在了一起,穿着大胆装束、浓妆艳抹的舞女与外部世界的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太奇技的频繁使用也使得《歌厅》比描写纳粹的剧情片更有力量。

次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鲍勃·福斯凭借《歌厅》成功打败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共摘得包含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八项大奖——那一年,科波拉带来的是《教父》

《歌厅》胜利使福斯成为了唯一一个在同年集齐三大奖项(奥斯卡奖、托尼奖、艾美奖)的人,并且是通过三部不同的作品,至今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

鲍勃·福斯和他的“小金人”

当所有人都将福斯奉为“天才”时,《佛西与沃登》却用大量的篇幅展现了他阴暗的另一面。

尽管沃登将大部分时间(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演艺工作)都投入到了丈夫的电影中,对服装、剪辑甚至其他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人们却并不认同她所起到的作用,与此同时,她的丈夫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出轨。

可以说,《歌厅》成就了福斯,福斯也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

1971年,两人分居后仍然一起共事,甚至合作完成了百老汇总演出场次第一、连演出场次第二的传奇剧目“芝加哥”(Chicago,1975)。

音乐剧“芝加哥”

由福斯导演、沃登主演的音乐剧“芝加哥”并不追求繁复的舞台设计,只有椅子、帽子、钢架等有限的道具,着装性感的演员借此完成大部分动作,极简的布景却能引领观众进入浮华的娱乐天地。

在今天,我们可以说福斯通过其独特的创作视角,既不曲解剧本原意,亦不消费女性身体,在更加阴暗的社会背景上重建了角色的血肉,以颠覆的姿态将故事的反讽意味与批判态度推到了极致,但和福斯的大部分作品一样,“芝加哥”在最初并没有给福斯带来更多声望,反而遭遇了诸多坎坷

由于原作者沃特金斯拒绝所有的改编请求,所以直到沃特金斯和她的母亲相继去世后,福斯才得以买到该剧本的改编权,而他在“芝加哥”正式排练之初就突发心脏病住院了——《爵士春秋》中也有这段故事的艺术化再现。

鲍勃·福斯在病床上排演“芝加哥”

正如我们所知的,2002年美国导演罗伯·马歇尔将“芝加哥”改编为同名电影,将所有歌舞段落都落于幻想世界(与《歌厅》刚好相反),以此来描绘角色的现实处境与心理状态,在延续原版舞台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视听语言的“全新升级”,用这样特殊而深情的方式向福斯表达了敬意,《芝加哥》(Chicago,2002)一举获得了《歌厅》没有拿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盛名之下,鲍勃·福斯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

在福斯导演兼编舞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时,他的第三部电影《伦尼的故事》(Lenny,1974)也在进行后期制作,双重压力下,酒精、香烟以及各种药物压垮了他,福斯在突发心脏病后有了一次濒死的经历。

这段经历后来便被他搬上了银幕,并以“芝加哥”的第一首曲子《All That Jazz》命名,在次年戛纳电影节中,《爵士春秋》力压《潜行者》与《我的美国舅舅》,获得金棕榈奖,连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都曾说“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足见《爵士春秋》的魅力之大。

鲍勃·福斯与《爵士春秋》男主角在1980年戛纳电影节

尽管这部半自传性质的影片带有很强烈的自恋倾向,但相对客观,没有过度粉饰自己频繁的出轨行为,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福斯甚至借主角之口感叹:“我的婚姻真的被我破坏了,因为我对婚姻不忠诚,一有机会就会偷情。

自恋而坦诚的鲍勃·福斯

除却本人,影片中近乎所有角色都源于福斯的生活,是以纽约戏剧界的真实人物为基础创作的,例如主角的前妻显然是格伦·沃登、“死亡女神”的形象指向了第二任妻子琼等等。

片中的“死亡女神”与琼

比较有意思的是福斯当时的情人安·莱因金饰演了一个以自己为基础的角色,她还是通过多次试镜才得到了这个角色!当然,影片将安与沃登以及女儿妮可的亲密关系也如实拍了出来

鲍勃·福斯的女儿妮可与安·莱因金

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让《爵士春秋》走向传统传记片的泥潭,反而造就了一次形式主义的狂欢,快速的交叉剪辑让电影、舞台与现实、梦境交织在一起,死亡空间里丰乳肥臀的女人、滑稽的表演和台下哄笑的观众似乎指向了费德里科·费里尼的著名电影《八部半》,不过这些更像是福斯个人的《阿玛柯德》——在弥留之际的追忆与回溯

1987年,在影片上映8年后,《爵士春秋》中的部分内容如预言般变成了现实,鲍勃·福斯与电影中的主角一样死于心脏病,享年60岁。

在他去世时,格伦·沃登就在身边。

格伦·沃登、鲍勃·福斯与他们的女儿妮可

几天后,沃登与女儿妮可将福斯的骨灰带到了纽约州苏福克县的一个小乡村——福斯曾与女友在这里公开生活了四年。

最终,鲍勃·福斯的骨灰被撒在大西洋中,这个拥有着传奇的艺术人生和不知多少情人的男人永远沉入了大洋深处。

"<>"" && "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公众号(有删减),谢绝转载。部分图源自“奇遇电影”。

提到鲍勃·福斯,你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九次获得美国话剧和音乐剧最高奖——托尼奖的传奇经历吗?还是包揽各种奖项、留名影史的《歌厅》《爵士春秋》两部电影?

是为迈克尔·杰克逊名曲《Billie Jean》提供灵感的那段编舞?还是罗伯·马歇尔那部向福斯深情“告白”的《芝加哥》?又或是大热科幻短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中对于《歌厅》的致敬?

《爱你,西蒙》中,男主角也通过排演《歌厅》来排遣生活中潜藏的苦闷。

鲍勃·福斯对于后辈的影响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由于从未有人拍摄关于福斯的纪录片、传记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能通过福斯那部半自传性质的《爵士春秋》来了解这位革新了电影与音乐剧视听语言的多面手,对于他作品的评价也有失偏颇。

《佛西与沃登》剧照

终于!FX的新剧将聚焦鲍勃·福斯与曾获得过四次托尼奖的舞者格伦·沃登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福斯才华横溢的一面,还通过刻画福斯与沃登之间的纠葛展现了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将福斯复杂的感情经历放在了和艺术生涯同等重要的位置,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鲍勃·福斯。

另外,福斯与沃登的女儿妮可·沃登也参与了制作与监督工作,这让《佛西与沃登》中充满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将观众拉进了那个风云变幻的七十年代,拉进了鲍勃·福斯的梦幻舞台。


鲍勃·福斯出生于芝加哥,作为一名杂耍演员的儿子,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便开始在俱乐部的舞台上进行滑稽表演,这段经历在福斯导演的电影《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1979)中得到了忠实的还原,该剧的第一集中也多次利用闪回来展现在父亲严厉教导下练习舞蹈的少年福斯。

《爵士春秋》中的鲍勃·福斯

二战结束后,梦想成为世界级舞者的福斯来到了纽约,与舞蹈演员玛丽·安成为了搭档,两人在夜总会和舞台音乐剧中表演,并迅速陷入了爱河,随后19岁的福斯与23岁的的玛丽·安结婚了。

年轻时候的福斯似乎总是难以抗拒成熟女人的魅力,婚后没多久,在一场音乐剧的排演中,福斯又爱上了该剧的女主演——年长近十岁的当红明星琼·麦克拉肯——当时妻子玛丽·安也在剧团中。尽管琼已经结婚了,但是在他的不懈追求下,二人决定同时离婚。

琼·麦克拉肯

1951年,鲍勃·福斯又与琼·麦克拉肯结婚了。

在该剧的第二集,这段狗血而离奇的婚外情借琼之口说了出来,然而福斯的出轨经历远比琼所说的要精彩得多

1953年,鲍勃·福斯得到米高梅公司的赏识,被聘为米高梅专属的舞者兼歌舞指挥,一段时间后福斯认为在米高梅并没有什么发挥空间,又回到了舞台。

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福斯才发挥了他歌舞指挥的最高才华,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道路。

百老汇的制作人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具有非凡才华的年轻人,邀请他为“睡衣游戏”(The Pajama Game,1957)编舞,这部音乐剧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托尼奖的最佳编舞奖提名。

“睡衣游戏”成功后,福斯又受邀为“失魂记”(Damn Yankees,1958)编舞,这时,福斯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女人——该剧的女主角格伦·沃登。

鲍勃·福斯与格伦·沃登在排演现场

二人的相遇在第二集中有着详细地描写:沃登已是百老汇知名演员,福斯与之相比只能算是皓月之下的小小荧光,而福斯的妻子琼正受到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折磨,不得不退出舞坛。

身份地位的悬殊与福斯重病的妻子都没能阻止二人相爱,你是否已经猜到了后面会发生什么?没错,正如离开玛丽·安时那样,福斯很快地离开了琼,没过多久,沃登就成为了他的第三任妻子。

格伦·沃登与鲍勃·福斯

音乐剧“失魂记”在当时大受欢迎,不仅为沃登赢得了第一座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也让福斯名声大振。

一时间,百老汇中的人都认识了这个爱戴帽子与手套的男人。

《雨中曲》(Singin’in the Rain,1952)的导演斯坦利·多南很快将这部音乐剧改编为同名电影,这部现代“浮士德”式的电影远没有音乐剧精彩,但却用镜头记录了福斯与沃伦在大银幕上唯一一次同时亮相的过程,在电影的魔力下,这个美好的时刻永久刻印在了胶片上。

电影《失魂记》中的二人,这在剧中也进行了还原

电影《失魂记》(Damn Yankees!,1958)让福斯迷上了电影。

在“好莱坞音乐剧之王”斯坦利·多南的引领与帮助下,刚入行的福斯得以全面掌握歌舞片的制作流程,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该剧开头便还原了《生命的旋律》片场

1969年,他以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为故事蓝本创作的长片处女作《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1969)上映,多场歌舞在今天看来仍先锋凌厉,创造了一种“新歌舞片”的形式,只可惜在当时并未获得较好的评价,迎接福斯的只有扑面而来的差评。

赛·福伊尔对《生命的旋律》的评价

鲍勃·福斯认为再也不会有人找他拍电影了,直到制片人赛·福伊尔为影片《歌厅》(Cabaret,1972)寻找导演时,福斯在战争中为伤病士兵跳舞的经历意外打动了制片人,令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歌厅》的导演。

这对福斯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但他并没有因为导演处女作的失败而畏首畏脚,反而延续与发展了前作的创新风格,以更为先锋与自我的态度对待《歌厅》的拍摄。

在《歌厅》中,所有歌舞场面都真实发生在舞台区域,不像传统歌舞片那样将唱跳融入到虚拟的情境中——在这里,歌舞是歌舞,生活是生活。

歌厅内各色人等来来回回,在光怪陆离的灯光与烟雾中过着极尽浮华、纸醉金迷的生活;歌厅外党卫军挥舞着旗帜,高喊着口号,纳粹主义悄然兴起。导演将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环境用交叉剪辑粘合在了一起,穿着大胆装束、浓妆艳抹的舞女与外部世界的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太奇技的频繁使用也使得《歌厅》比描写纳粹的剧情片更有力量。

次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鲍勃·福斯凭借《歌厅》成功打败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共摘得包含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八项大奖——那一年,科波拉带来的是《教父》

《歌厅》胜利使福斯成为了唯一一个在同年集齐三大奖项(奥斯卡奖、托尼奖、艾美奖)的人,并且是通过三部不同的作品,至今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

鲍勃·福斯和他的“小金人”

当所有人都将福斯奉为“天才”时,《佛西与沃登》却用大量的篇幅展现了他阴暗的另一面。

尽管沃登将大部分时间(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演艺工作)都投入到了丈夫的电影中,对服装、剪辑甚至其他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人们却并不认同她所起到的作用,与此同时,她的丈夫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出轨。

可以说,《歌厅》成就了福斯,福斯也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

1971年,两人分居后仍然一起共事,甚至合作完成了百老汇总演出场次第一、连演出场次第二的传奇剧目“芝加哥”(Chicago,1975)。

音乐剧“芝加哥”

由福斯导演、沃登主演的音乐剧“芝加哥”并不追求繁复的舞台设计,只有椅子、帽子、钢架等有限的道具,着装性感的演员借此完成大部分动作,极简的布景却能引领观众进入浮华的娱乐天地。

在今天,我们可以说福斯通过其独特的创作视角,既不曲解剧本原意,亦不消费女性身体,在更加阴暗的社会背景上重建了角色的血肉,以颠覆的姿态将故事的反讽意味与批判态度推到了极致,但和福斯的大部分作品一样,“芝加哥”在最初并没有给福斯带来更多声望,反而遭遇了诸多坎坷

由于原作者沃特金斯拒绝所有的改编请求,所以直到沃特金斯和她的母亲相继去世后,福斯才得以买到该剧本的改编权,而他在“芝加哥”正式排练之初就突发心脏病住院了——《爵士春秋》中也有这段故事的艺术化再现。

鲍勃·福斯在病床上排演“芝加哥”

正如我们所知的,2002年美国导演罗伯·马歇尔将“芝加哥”改编为同名电影,将所有歌舞段落都落于幻想世界(与《歌厅》刚好相反),以此来描绘角色的现实处境与心理状态,在延续原版舞台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视听语言的“全新升级”,用这样特殊而深情的方式向福斯表达了敬意,《芝加哥》(Chicago,2002)一举获得了《歌厅》没有拿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盛名之下,鲍勃·福斯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

在福斯导演兼编舞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时,他的第三部电影《伦尼的故事》(Lenny,1974)也在进行后期制作,双重压力下,酒精、香烟以及各种药物压垮了他,福斯在突发心脏病后有了一次濒死的经历。

这段经历后来便被他搬上了银幕,并以“芝加哥”的第一首曲子《All That Jazz》命名,在次年戛纳电影节中,《爵士春秋》力压《潜行者》与《我的美国舅舅》,获得金棕榈奖,连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都曾说“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足见《爵士春秋》的魅力之大。

鲍勃·福斯与《爵士春秋》男主角在1980年戛纳电影节

尽管这部半自传性质的影片带有很强烈的自恋倾向,但相对客观,没有过度粉饰自己频繁的出轨行为,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福斯甚至借主角之口感叹:“我的婚姻真的被我破坏了,因为我对婚姻不忠诚,一有机会就会偷情。

自恋而坦诚的鲍勃·福斯

除却本人,影片中近乎所有角色都源于福斯的生活,是以纽约戏剧界的真实人物为基础创作的,例如主角的前妻显然是格伦·沃登、“死亡女神”的形象指向了第二任妻子琼等等。

片中的“死亡女神”与琼

比较有意思的是福斯当时的情人安·莱因金饰演了一个以自己为基础的角色,她还是通过多次试镜才得到了这个角色!当然,影片将安与沃登以及女儿妮可的亲密关系也如实拍了出来

鲍勃·福斯的女儿妮可与安·莱因金

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让《爵士春秋》走向传统传记片的泥潭,反而造就了一次形式主义的狂欢,快速的交叉剪辑让电影、舞台与现实、梦境交织在一起,死亡空间里丰乳肥臀的女人、滑稽的表演和台下哄笑的观众似乎指向了费德里科·费里尼的著名电影《八部半》,不过这些更像是福斯个人的《阿玛柯德》——在弥留之际的追忆与回溯

1987年,在影片上映8年后,《爵士春秋》中的部分内容如预言般变成了现实,鲍勃·福斯与电影中的主角一样死于心脏病,享年60岁。

在他去世时,格伦·沃登就在身边。

格伦·沃登、鲍勃·福斯与他们的女儿妮可

几天后,沃登与女儿妮可将福斯的骨灰带到了纽约州苏福克县的一个小乡村——福斯曾与女友在这里公开生活了四年。

最终,鲍勃·福斯的骨灰被撒在大西洋中,这个拥有着传奇的艺术人生和不知多少情人的男人永远沉入了大洋深处。

"<>"暂时没有网友评论该影片"}

佛西与沃登影评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公众号(有删减),谢绝转载。部分图源自“奇遇电影”。

提到鲍勃·福斯,你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九次获得美国话剧和音乐剧最高奖——托尼奖的传奇经历吗?还是包揽各种奖项、留名影史的《歌厅》《爵士春秋》两部电影?

是为迈克尔·杰克逊名曲《Billie Jean》提供灵感的那段编舞?还是罗伯·马歇尔那部向福斯深情“告白”的《芝加哥》?又或是大热科幻短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中对于《歌厅》的致敬?

《爱你,西蒙》中,男主角也通过排演《歌厅》来排遣生活中潜藏的苦闷。

鲍勃·福斯对于后辈的影响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但由于从未有人拍摄关于福斯的纪录片、传记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能通过福斯那部半自传性质的《爵士春秋》来了解这位革新了电影与音乐剧视听语言的多面手,对于他作品的评价也有失偏颇。

《佛西与沃登》剧照

终于!FX的新剧将聚焦鲍勃·福斯与曾获得过四次托尼奖的舞者格伦·沃登之间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福斯才华横溢的一面,还通过刻画福斯与沃登之间的纠葛展现了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将福斯复杂的感情经历放在了和艺术生涯同等重要的位置,力求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鲍勃·福斯。

另外,福斯与沃登的女儿妮可·沃登也参与了制作与监督工作,这让《佛西与沃登》中充满了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将观众拉进了那个风云变幻的七十年代,拉进了鲍勃·福斯的梦幻舞台。


鲍勃·福斯出生于芝加哥,作为一名杂耍演员的儿子,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便开始在俱乐部的舞台上进行滑稽表演,这段经历在福斯导演的电影《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1979)中得到了忠实的还原,该剧的第一集中也多次利用闪回来展现在父亲严厉教导下练习舞蹈的少年福斯。

《爵士春秋》中的鲍勃·福斯

二战结束后,梦想成为世界级舞者的福斯来到了纽约,与舞蹈演员玛丽·安成为了搭档,两人在夜总会和舞台音乐剧中表演,并迅速陷入了爱河,随后19岁的福斯与23岁的的玛丽·安结婚了。

年轻时候的福斯似乎总是难以抗拒成熟女人的魅力,婚后没多久,在一场音乐剧的排演中,福斯又爱上了该剧的女主演——年长近十岁的当红明星琼·麦克拉肯——当时妻子玛丽·安也在剧团中。尽管琼已经结婚了,但是在他的不懈追求下,二人决定同时离婚。

琼·麦克拉肯

1951年,鲍勃·福斯又与琼·麦克拉肯结婚了。

在该剧的第二集,这段狗血而离奇的婚外情借琼之口说了出来,然而福斯的出轨经历远比琼所说的要精彩得多

1953年,鲍勃·福斯得到米高梅公司的赏识,被聘为米高梅专属的舞者兼歌舞指挥,一段时间后福斯认为在米高梅并没有什么发挥空间,又回到了舞台。

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福斯才发挥了他歌舞指挥的最高才华,找到了真正属于他的道路。

百老汇的制作人很快注意到了这个具有非凡才华的年轻人,邀请他为“睡衣游戏”(The Pajama Game,1957)编舞,这部音乐剧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托尼奖的最佳编舞奖提名。

“睡衣游戏”成功后,福斯又受邀为“失魂记”(Damn Yankees,1958)编舞,这时,福斯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女人——该剧的女主角格伦·沃登。

鲍勃·福斯与格伦·沃登在排演现场

二人的相遇在第二集中有着详细地描写:沃登已是百老汇知名演员,福斯与之相比只能算是皓月之下的小小荧光,而福斯的妻子琼正受到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折磨,不得不退出舞坛。

身份地位的悬殊与福斯重病的妻子都没能阻止二人相爱,你是否已经猜到了后面会发生什么?没错,正如离开玛丽·安时那样,福斯很快地离开了琼,没过多久,沃登就成为了他的第三任妻子。

格伦·沃登与鲍勃·福斯

音乐剧“失魂记”在当时大受欢迎,不仅为沃登赢得了第一座托尼奖最佳女主角奖,也让福斯名声大振。

一时间,百老汇中的人都认识了这个爱戴帽子与手套的男人。

《雨中曲》(Singin’in the Rain,1952)的导演斯坦利·多南很快将这部音乐剧改编为同名电影,这部现代“浮士德”式的电影远没有音乐剧精彩,但却用镜头记录了福斯与沃伦在大银幕上唯一一次同时亮相的过程,在电影的魔力下,这个美好的时刻永久刻印在了胶片上。

电影《失魂记》中的二人,这在剧中也进行了还原

电影《失魂记》(Damn Yankees!,1958)让福斯迷上了电影。

在“好莱坞音乐剧之王”斯坦利·多南的引领与帮助下,刚入行的福斯得以全面掌握歌舞片的制作流程,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该剧开头便还原了《生命的旋律》片场

1969年,他以费德里科·费里尼的《卡比利亚之夜》为故事蓝本创作的长片处女作《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1969)上映,多场歌舞在今天看来仍先锋凌厉,创造了一种“新歌舞片”的形式,只可惜在当时并未获得较好的评价,迎接福斯的只有扑面而来的差评。

赛·福伊尔对《生命的旋律》的评价

鲍勃·福斯认为再也不会有人找他拍电影了,直到制片人赛·福伊尔为影片《歌厅》(Cabaret,1972)寻找导演时,福斯在战争中为伤病士兵跳舞的经历意外打动了制片人,令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歌厅》的导演。

这对福斯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但他并没有因为导演处女作的失败而畏首畏脚,反而延续与发展了前作的创新风格,以更为先锋与自我的态度对待《歌厅》的拍摄。

在《歌厅》中,所有歌舞场面都真实发生在舞台区域,不像传统歌舞片那样将唱跳融入到虚拟的情境中——在这里,歌舞是歌舞,生活是生活。

歌厅内各色人等来来回回,在光怪陆离的灯光与烟雾中过着极尽浮华、纸醉金迷的生活;歌厅外党卫军挥舞着旗帜,高喊着口号,纳粹主义悄然兴起。导演将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环境用交叉剪辑粘合在了一起,穿着大胆装束、浓妆艳抹的舞女与外部世界的图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蒙太奇技的频繁使用也使得《歌厅》比描写纳粹的剧情片更有力量。

次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鲍勃·福斯凭借《歌厅》成功打败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共摘得包含最佳导演奖在内的八项大奖——那一年,科波拉带来的是《教父》

《歌厅》胜利使福斯成为了唯一一个在同年集齐三大奖项(奥斯卡奖、托尼奖、艾美奖)的人,并且是通过三部不同的作品,至今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

鲍勃·福斯和他的“小金人”

当所有人都将福斯奉为“天才”时,《佛西与沃登》却用大量的篇幅展现了他阴暗的另一面。

尽管沃登将大部分时间(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演艺工作)都投入到了丈夫的电影中,对服装、剪辑甚至其他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人们却并不认同她所起到的作用,与此同时,她的丈夫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出轨。

可以说,《歌厅》成就了福斯,福斯也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

1971年,两人分居后仍然一起共事,甚至合作完成了百老汇总演出场次第一、连演出场次第二的传奇剧目“芝加哥”(Chicago,1975)。

音乐剧“芝加哥”

由福斯导演、沃登主演的音乐剧“芝加哥”并不追求繁复的舞台设计,只有椅子、帽子、钢架等有限的道具,着装性感的演员借此完成大部分动作,极简的布景却能引领观众进入浮华的娱乐天地。

在今天,我们可以说福斯通过其独特的创作视角,既不曲解剧本原意,亦不消费女性身体,在更加阴暗的社会背景上重建了角色的血肉,以颠覆的姿态将故事的反讽意味与批判态度推到了极致,但和福斯的大部分作品一样,“芝加哥”在最初并没有给福斯带来更多声望,反而遭遇了诸多坎坷

由于原作者沃特金斯拒绝所有的改编请求,所以直到沃特金斯和她的母亲相继去世后,福斯才得以买到该剧本的改编权,而他在“芝加哥”正式排练之初就突发心脏病住院了——《爵士春秋》中也有这段故事的艺术化再现。

鲍勃·福斯在病床上排演“芝加哥”

正如我们所知的,2002年美国导演罗伯·马歇尔将“芝加哥”改编为同名电影,将所有歌舞段落都落于幻想世界(与《歌厅》刚好相反),以此来描绘角色的现实处境与心理状态,在延续原版舞台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视听语言的“全新升级”,用这样特殊而深情的方式向福斯表达了敬意,《芝加哥》(Chicago,2002)一举获得了《歌厅》没有拿到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盛名之下,鲍勃·福斯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

在福斯导演兼编舞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时,他的第三部电影《伦尼的故事》(Lenny,1974)也在进行后期制作,双重压力下,酒精、香烟以及各种药物压垮了他,福斯在突发心脏病后有了一次濒死的经历。

这段经历后来便被他搬上了银幕,并以“芝加哥”的第一首曲子《All That Jazz》命名,在次年戛纳电影节中,《爵士春秋》力压《潜行者》与《我的美国舅舅》,获得金棕榈奖,连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都曾说“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足见《爵士春秋》的魅力之大。

鲍勃·福斯与《爵士春秋》男主角在1980年戛纳电影节

尽管这部半自传性质的影片带有很强烈的自恋倾向,但相对客观,没有过度粉饰自己频繁的出轨行为,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福斯甚至借主角之口感叹:“我的婚姻真的被我破坏了,因为我对婚姻不忠诚,一有机会就会偷情。

自恋而坦诚的鲍勃·福斯

除却本人,影片中近乎所有角色都源于福斯的生活,是以纽约戏剧界的真实人物为基础创作的,例如主角的前妻显然是格伦·沃登、“死亡女神”的形象指向了第二任妻子琼等等。

片中的“死亡女神”与琼

比较有意思的是福斯当时的情人安·莱因金饰演了一个以自己为基础的角色,她还是通过多次试镜才得到了这个角色!当然,影片将安与沃登以及女儿妮可的亲密关系也如实拍了出来

鲍勃·福斯的女儿妮可与安·莱因金

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让《爵士春秋》走向传统传记片的泥潭,反而造就了一次形式主义的狂欢,快速的交叉剪辑让电影、舞台与现实、梦境交织在一起,死亡空间里丰乳肥臀的女人、滑稽的表演和台下哄笑的观众似乎指向了费德里科·费里尼的著名电影《八部半》,不过这些更像是福斯个人的《阿玛柯德》——在弥留之际的追忆与回溯

1987年,在影片上映8年后,《爵士春秋》中的部分内容如预言般变成了现实,鲍勃·福斯与电影中的主角一样死于心脏病,享年60岁。

在他去世时,格伦·沃登就在身边。

格伦·沃登、鲍勃·福斯与他们的女儿妮可

几天后,沃登与女儿妮可将福斯的骨灰带到了纽约州苏福克县的一个小乡村——福斯曾与女友在这里公开生活了四年。

最终,鲍勃·福斯的骨灰被撒在大西洋中,这个拥有着传奇的艺术人生和不知多少情人的男人永远沉入了大洋深处。

{end 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