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恐怖片 » 恶魔的请柬(印度尼西亚语)

  • 恶魔的请柬(印度尼西亚语)

    恶魔的请柬(印度尼西亚语)

    年份:2018 类型:恐怖片 恐怖

    主演:切尔西·艾斯兰,雷·萨亥塔彼,Pevita Pearce,Karina Suwandhi

    导演:提莫·塔哈亚托

    地区:印度尼西亚

    语言: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故事的主人公阿尔菲,有着不为人知的复杂而不幸的家庭背景。与父亲失散多年后,阿尔菲终于了解了父亲的近况。作为回应,阿尔菲想找出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然而突然出现在阿尔菲面前的尤里的妹妹玛雅却扰乱了一切,她拒绝了阿尔菲对此事的干预。在寻找真相的路上,阿尔菲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危险。

好久没为正常视角的恐怖片写评论了。

首先我盛赞这个电影,绝对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泰式恐怖片,当然,国家都不一样,风格肯定也不同。

在我的观影印象里,东南亚恐怖片基本都离不开肮脏,汗腻,恶心的热带雨林风格。

这部片子也是如此,却又比那些东南亚恐怖片更疯狂。

我个人觉得它在视觉效果上更倾向于《鬼玩人》的风格,但并未在电影里参入黑色幽默的元素,而是将东方恐怖发挥到极致。

当然,电影里的恶魔鬼脸造型基本以惨白妆和满嘴尖牙为主,有的观众会觉得老套和可笑。

不过当你仔细观影,不挑刺,不以鄙视东南亚国家的心态,来欣赏这部效果极佳的恐怖片,你会觉得,创作组对恶魔造型的设计,对恶魔的理念是非常用心的。

我为什么会用《鬼玩人》来对比这个电影呢?

1,电影的故事剧情大部分发生在森林里的小旧屋里;

2,一群男女被困在屋里;

3,地下室的恶魔会附体其中任何一人;

4,附体后的人脸会变成丑陋恶心的鬼脸;

5,恶魔会吐出恶心液体;

6,男女们互相残杀,画面血肉横飞,秀色可餐;

。。。。。。

这些元素同《鬼玩人》基本相似,只是恶魔的起因更符合东南亚的灵异背景。

印度尼西亚今年可谓是“恐怖大年”,前段时间的《新撒旦的奴隶》也颇有看头,深度借鉴了蚊子仁的环移动长镜头,让我对印度尼西亚的恐怖电影刮目相看。

一个电影抛开投资成本和剧情不谈,但是作为观影多年的我,依然可以辨识出电影的好和坏。

同一个情节,不同导演的创作,完全可以辨识出好和坏的。

比如《人类之子》里的两段长镜头,“车里玩乒乓球”,“男主冒着炮火穿越战地”。

相信看过的观众肯定记忆犹新,导演也花了许多资金和时间,还有技术去完成这两个镜头。

但是想想,这两个情节有必要拍成长镜头吗?

又耗时又耗力,如果换成某些国产片导演,我感觉他们一天就能完成这两个镜头的叙述——几个轰炸镜头+演员惊恐的表情+群演们的逃难狂奔=是不是一样可以完成这个故事的叙述?

就好像生产一个鸡蛋,我用化学方法也能生产出来,为什么要浪费时间用母鸡去生蛋呢?

比如成龙坚持要拍一个人从钟楼掉在地下踉跄站起来的长镜头,在楼顶苦苦挣扎要不要跳;而其他动作电影导演则会动用剪切和替身演员分分钟就把这个过程完成了。

那他们耗时耗力搞这些,有必要吗?

作为一名创作者,我认为很有必要。

把影视剧当作生意来做的,肯定是希望一天拍完七天的戏,节约成本。

为什么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电影,在国内也能大火,我觉得,是因为大部分观众,只能鉴赏好和坏,却没有能力去辨识“好”和“更好”。

所以许多被各大媒体“盛赞”的国产电影,我去看了,有的确实好,几个镜头和情节闪现了创作者的灵光。

有的实在一般,只是做到把故事讲清楚的程度,达不到电影艺术的高要求,也不能和国外同类电影相比。

因为创作者缺乏一种用画面来说故事的创作思路,都要靠演员把想表达的说出来,过度煽情,或者过度直白,镜头表现又特别死板,永远都是谁在说话,镜头就定格拍谁,没有一点摄影技巧。

光影,画面颗粒,配乐等就更不讲究了。

不管电影故事是什么,基本都是口水情歌当电影配乐。

反观国外电影的配乐,种类特别多,交响乐,流行歌曲,摇滚,电子,说唱配乐等等;什么类型的电影,就配符合电影风格的音乐,不让人觉得突兀。

为什么从一部恐怖片说这些呢?

因为,这部恐怖片的制作,在某些地方,肯定不符合某些观众的胃口。

但是,这部电影从化妆,特效,镜头,配乐,甚至恐怖情节的一气呵成,高潮迭起,是非常值得称赞和我们学习的。

反观咱们自己的恐怖片,无论从故事到摄影到演员表现,基本上都不思进取,大家认为能把故事拍清楚就是“好电影”了。

那不是拍电影,那是制造假冒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