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恐怖片 » 从未在此

  • 从未在此

    从未在此HD中字

    年份:2017 类型:恐怖片 剧情,悬疑,惊悚

    主演:米瑞·伊诺丝,山姆·夏普德,高兰·维斯耶克,文森特·皮亚扎,妮娜·阿里安达,戴斯敏·博格斯,安吉丽卡·托恩,弗洛拉·迪亚兹,David Greenspan,弗兰克·德·胡里奥

    导演:Camille Thoman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二零云1

二零云2

剧情简介

美国惊悚悬疑片,一些令人不安的事件使得一位拍摄陌生人的艺术家怀疑有人在监视她,真实和虚幻、犯罪和艺术、监视者和被监视者的界限变得模糊……

《你从未在此》去年戛纳电影节上的小黑马,一部由美国、法国联合制片的95分钟剧情影片。可实际上在戛纳上映的时候它还没真正完成,宣布主竞赛入围名单的时候,还在拍摄期。

最后导致在戛纳放映的影片只有89分钟,比官方给出的95分时长少了十几分钟,甚至连片尾都没有字幕,但也阻止不了它获得金棕榈奖项最佳影片的提名以及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奖。

这部集剧情 / 悬疑 / 惊悚为一体的电影,由琳恩·拉姆塞执导,杰昆·菲尼克斯、叶卡捷琳娜·萨姆索诺夫、亚历桑德罗·尼沃拉、亚历克斯·马内塔、约翰·道曼等主演。

改编自乔纳森·埃姆斯所著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耿直且内心饱受折磨的老兵受参议员所托,动身去寻找离家出走的少女,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暴力漩涡的故事。

Joe与Nina

初看简介,我还以为是一部和《这个杀手不太冷》一样风格的电影,特别是海报上萝莉与大叔的搭配,那么抢眼,那么熟悉。

不过没想到看完后发现它的核心居然比不太冷的杀手还要更加精彩,借着不断闪回的画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这位中年油腻大叔Joe的内心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有的人看到闪回的画面一脸懵逼,可是就是导演剪辑的巧妙所在。)

虽然贵为杀手,但是他却是一个从儿时起就被注定为边缘人物的特殊男子:家暴的阴影,亲情的缺失,他从未在家庭中获得温暖,更可怕的是战争也留给他不可磨灭的阴影。

“站直了,傻逼废物才弯腰驼背。”

 “35,34,33,32,31......”

在那些不断闪回的画面之下,我们似乎憋见了他的灵魂被一直扣留在了孩童时期。即使在战争之中,那一对相互拥抱的士兵已经全身而退,他也从未忘记战争的痛苦,忘不了趴在地上等死的男孩子的脚丫,颤抖着,颤抖着,颤抖着……可他偏偏又从未真正留下痕迹。

母子俩

记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论里有说到,人的成长有几个时期,其中一个就是口唇期。心理上处于口唇期的那些人,即使长大了, 会让嘴巴吃个不停,日常行为表现很是贪婪。

所以电影里面也有很多角色也是这样,嘴巴老是吃个不停,很多坏人喜吃甜食,拿起糖果就喀嘣喀嘣吃个不停。其实这样子的他们都很像心里年龄不成熟的婴儿,因为他们的口唇期没发展完善,所以很贪婪,嘴停不下来。

就像《水形物语》的大反派迈克尔一样,就经常随身携带糖果,他说:“虽然这种糖果很便宜,但是是我小时候很喜欢吃的,我就喜欢没事的时候慢慢的嚼,但是有时候也会吃得比较快,比如心情不好的时候。”

Joe也是一个喜欢吃糖果的人,在电影里他第一次完成任务回到上线那里时,他就抓起了桌子上的五彩糖果吃了起来,还说他最喜欢的是绿色的。

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与意外的是,他居然是一个心思非常细腻的人,在去寻找Nina的路上,他去便利店买了很多糖果,汽水,我以为他是为自己准备的,没想到后来才发现他是给Nina准备的。

这种细腻,就好像对他人能轻易感同身受一样,所以他在水葬母亲的时候,脑海里才会出现Nina的身影 ,致使他下定决心要去解救她,不让她重步自己的后尘。

也得以让他在发现自己的母亲被枪杀时,躺在自家地板上,和那个被自己的枪打倒的 FBI 专员一起唱起《I've Never Been to Me,》,那期间他甚至还给他喂了一片止痛药。

看似偏激的做法,就像他在对另一个自己施于关怀,内心没有真正长大的他,在自虐(胶袋套头,吞小刀等)的路上也存在着人性的光辉,可他终究不知道自己活在哪里,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那一声声时常从内心产生回响的倒数,也没能真正的解救他。

母亲的头发

影片除了“水葬母亲”这一节相当感人和精彩外,在最后“枪杀的臆想”更是来得即突然又震撼。

一声枪响,他的脑袋耷拉到了桌子上,鲜血汩汩地直流,可被沾到鲜血的顾客和服务生依然若无其事地继续自己的活儿,看得人心一紧一紧的,嘈杂的说话声,成了与主题毫无相关的画外音,却又特别画龙点睛,一如主题,你从未在此。

而电影里最让我最忘不了的一节就是,当Joe辛辛苦苦赶到州长的大房子里,把里面的护卫都打死后找到州长禁锢Nina的房间,却发现州长已经被杀死,剩下尸体直挺挺地躺在地上的那一幕。

他终于崩溃了,一种强烈的孤独的悲伤感致使他坐在粉红色的床垫上嚎啕大哭,忘乎所以,把自己的衣服也给扯了下来。因为他发现他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靠了,连最爱的妈妈也在等待他的时候被迫“离开”了,复仇与拯救,没有一个可以完成,那来自孩童时期的脆弱终于从内心苏醒。

“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到哪里去?”哲学里的一个旧命题,此刻成了他最为纠结的所在。

就像之后他们在清晨的餐厅吃早餐时,Nina问他,“我们要去哪?”时,他回答说他不知道一样,他成了比年少的Nina更茫然的“大人”。面对Nina的起身离开,他能做的也只有在臆想中将自己枪杀了一遍。

女导演琳恩,估计也是一个心软的人,不愿让Joe他们俩个与《这个杀手不太冷》一样有着阴阳两相隔的结局,最后她把希望留给了Nina,她摸了摸Joe的头,让他从臆想中醒过来,对他说了句:It's a Beautiful Day。

这句话,也决定了不管未来的日子会是怎样,是狂风暴雨还是和风细雨,是烈日骄阳还是暖意融融,总之,他们两个已经没有了选择,只能一路向前,向前,走到不能再走为止,即刻出发,莫问归途。

两个没有长大的人,惺惺相惜,成了真正的杀手。

Nina

影片也到此结束,不过一直让我念念不忘的却是电影从头到尾的精彩配乐,不管是现代重金属的还是怀旧的原声带声音,都让我痴迷不已。

好比如,Joe第一次见到Nina之前,Joe为了拯救她,用铁锤将那些侵犯未成年少女的男人一个个砸死,在监视录像的黑白镜头下,响起了时大声时小声,有点嘈杂的背景音——Angel Baby (天使宝贝)。

这首在后面Joe发现州长死去后,崩溃哭泣过后,下楼去厨房时也同样响起的歌曲,让我不由得觉得会是杀手杀人时的最佳插曲。

独特的女嗓音,有点儿性感又有点挑逗,不知道为什么,配合着Nina的表演感觉非常的贴切,把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女,内心的反差邪恶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这种老歌新用带给人的超强震撼感,就和《王牌特工》哈利在教堂杀人的长镜头配音一样,那首叫做《free bird》怀旧的配乐,也真的很好听,不仅有激情也有感情,小提琴的声音在那里也恰到好处的出现了反差萌。

不仅这样,由Jonny Greenwood这个鬼才制作的,贯穿整部电影的迷幻,兴奋,刺激的背景音乐也让我好生喜欢,像《The Hunt》、《Dark Streets》这两首歌一样,这两天就成了最爱。

刚刚百度一下,惊喜的发现原来我前段时间听过的《魅影缝匠》的原声歌曲也是由Jonny Greenwood他制作的,真的是太让人意外了,不得不服,太有才了。

北野武导演说,拍电影就像做因式分解,怎么拍基本都有固定的公式,但是你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镜头去表现,即使是杀人也可以用很不一样的方法去表示,不一定要把血惺全部展现出来。  

我想这一点琳恩导演就做得很好,她让我感受到了《你从未在此》的独特诗意,就好像这配乐一样,我想很少有人会使用这么独特的音乐为剧情片配乐。

所以虽然这部电影褒贬不一,但想来只要你去看过了,就会对它有独特的印象,那么,即便它与你想象中的不一样,你也会被它独特的音乐吸引住。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也是我想推荐大家去看的原因,因为电影里所有的配乐真的好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