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丹东

  • 丹东

    丹东HD中字

    年份:1983 类型:纪录片

    主演:热拉尔·德帕迪约,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Anne Alvaro,洛朗·布兰切

    导演:安杰伊·瓦伊达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二零云2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简介:波兰导演瓦伊达将法国大革命的两位英雄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搬上银幕,他们原本是共同分享革命胜利的革命派别,却因理想而束手无策。他们走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目标。他们走自己的路或做不同的事情,后来他们成了宿敌。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为了镇压反革命暴乱,打击投机分子,实施了恐怖政策。因为攻击范围太广,大家都觉得不安全,很危险。在那种环境下,...◎花絮:这是一部从新的角度探讨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电影,揭示了革命阵营内国民大会、救国委员会和公安委员会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瓦伊达对历史上真实人物的性格进行了改变,将丹东描绘成一个充满理想和热情、敢于战斗、牺牲自己的英雄。目的是借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来呼应湘土的白色原军装现用于大规模行动,波兰的团结气势磅礴,气氛热烈……◎获奖:1984年英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1983 法国凯撒奖最佳导演奖 1984 伦敦影评人协会年度导演奖 1982 法国电影路易德吕克奖 1984 波兰电影节影评人奖影片中着力刻画了丹东与罗伯斯庇尔这两个人物,他们曾经是战友,后来成为政敌。
其实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而且有着共同的理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按道理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反目为仇呢?因为他们为了实现理想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掌权的罗伯斯庇尔采取了严苛的恐怖统治,主张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惩罚罪犯和革命的叛徒”;而丹东主张宽容,要求政府放松镇压。两派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罗伯斯庇尔将丹东送上了断头台。个人认为两人截然不同的个性是他们政治分歧的根源。丹东正直热情、热爱生活;罗伯斯庇尔是禁欲主义者,“不可腐蚀者”。影片中两人会面的场景颇让人回味,丹东为罗伯斯庇尔精心准备了丰盛的大餐,连花的颜色都特意换成了罗伯斯庇尔最喜欢的蓝色。可罗伯斯庇尔毫不领情,一口没吃。两人都试图拉对方加入自己的阵营,但两人说话的方式完全不同,丹东话多,语言热情真诚;罗伯斯庇尔话少,表情冷漠。结果两人没能达成共识,分道扬镳。
历史上,罗伯斯庇尔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除了镇压了右翼的“丹东派”,还镇压了左翼的“埃贝尔派”,最终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被送上了断头台。
下面拓展一下,希望不要被“河蟹”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几十年前的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掌权的毛派(只有毛一人)先借左翼林派的手清洗了右翼刘派,又转过头来清洗林派,最终也是孤家寡人一个,郁郁而终。他死后不久,继任者被改良的邓派夺取了权力,中国也走上了新的道路。
当一种新制度通过革命推翻一种旧制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侵蚀这两大威胁。如何捍卫革命果实,给后代留下一片“纯净的天空”呢?毛和罗伯斯庇尔一样,选择了快刀斩乱麻的清洗政策。这样做效果立竿见影,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比如滥杀无辜,破坏经济等。毛熟知历史,对此不可能不知道,可他却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是晚年的糊涂吗?我看不是。怠时势所迫也,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必然吧。事实证明,没有产前的阵痛,就没有新生命的诞生,今天的中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会说,如果一开始就采用“丹东派”的宽容政策可能效果会更好。可惜历史不能重来,不能加以考证,个人觉得可能性是有,但考虑国内外的严峻形势,这样做风险太大。
至于后人从人格上攻击罗伯斯庇尔和毛的一些言论,就未免显得太傻太天真了。毫无疑问,这两人都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而政治家和政客最大的区别是“是否有政治理想”。为了实现最伟大的理想,他们往往会选择一条最现实甚至是最残酷的道路。

丹东影评

影片中着力刻画了丹东与罗伯斯庇尔这两个人物,他们曾经是战友,后来成为政敌。
其实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而且有着共同的理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按道理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反目为仇呢?因为他们为了实现理想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掌权的罗伯斯庇尔采取了严苛的恐怖统治,主张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惩罚罪犯和革命的叛徒”;而丹东主张宽容,要求政府放松镇压。两派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罗伯斯庇尔将丹东送上了断头台。个人认为两人截然不同的个性是他们政治分歧的根源。丹东正直热情、热爱生活;罗伯斯庇尔是禁欲主义者,“不可腐蚀者”。影片中两人会面的场景颇让人回味,丹东为罗伯斯庇尔精心准备了丰盛的大餐,连花的颜色都特意换成了罗伯斯庇尔最喜欢的蓝色。可罗伯斯庇尔毫不领情,一口没吃。两人都试图拉对方加入自己的阵营,但两人说话的方式完全不同,丹东话多,语言热情真诚;罗伯斯庇尔话少,表情冷漠。结果两人没能达成共识,分道扬镳。
历史上,罗伯斯庇尔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除了镇压了右翼的“丹东派”,还镇压了左翼的“埃贝尔派”,最终自己也成了孤家寡人,被送上了断头台。
下面拓展一下,希望不要被“河蟹”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几十年前的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掌权的毛派(只有毛一人)先借左翼林派的手清洗了右翼刘派,又转过头来清洗林派,最终也是孤家寡人一个,郁郁而终。他死后不久,继任者被改良的邓派夺取了权力,中国也走上了新的道路。
当一种新制度通过革命推翻一种旧制度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侵蚀这两大威胁。如何捍卫革命果实,给后代留下一片“纯净的天空”呢?毛和罗伯斯庇尔一样,选择了快刀斩乱麻的清洗政策。这样做效果立竿见影,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明显的,比如滥杀无辜,破坏经济等。毛熟知历史,对此不可能不知道,可他却义无反顾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是晚年的糊涂吗?我看不是。怠时势所迫也,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必然吧。事实证明,没有产前的阵痛,就没有新生命的诞生,今天的中国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会说,如果一开始就采用“丹东派”的宽容政策可能效果会更好。可惜历史不能重来,不能加以考证,个人觉得可能性是有,但考虑国内外的严峻形势,这样做风险太大。
至于后人从人格上攻击罗伯斯庇尔和毛的一些言论,就未免显得太傻太天真了。毫无疑问,这两人都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而政治家和政客最大的区别是“是否有政治理想”。为了实现最伟大的理想,他们往往会选择一条最现实甚至是最残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