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海外剧 » 错误教育

  • 错误教育

    错误教育已完结 共6集

    年份:2018 类型:海外剧 剧情,同性

    主演:科洛·莫瑞兹,萨莎·莱恩,詹妮弗·艾莉,小约翰·加拉赫

    导演:戴思睿·阿卡万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二零云1

二零云2

剧情简介

“超杀女”科洛·莫瑞兹携手萨莎·莱恩参演《卡梅伦的错误教育》(TheMiseducationofCameronPost,暂译),戴思睿·阿卡万自编自导。影片根据艾米丽·丹弗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讲...

“同性恋矫正治疗”听上去像是上世纪的东西,在20世纪最初的数十年里,欧美的许多医生、心理学家等各种专家学者都在发明各种矫正同性恋的方法,包括激素治疗,还有臭名昭著的电击疗法。

“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就是一名深受其害的被治疗者,他曾说“我梦到自己已经转变为了异性恋,但现实中我每天都想自杀。”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同性恋治疗在欧美渐渐被认为是毫无科学依据并且十分残忍的,而同性恋也不再被认为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在中国,虽然早在2001年同性恋就已经实现非病理化,不再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然而不少同性恋者还在不正规的心理治疗诊所被迫接受治疗。这其中有被父母强迫来接受治疗的青少年同性恋,但也有不少是自己主动寻求矫正,目的不外乎为了顺应社会、过“正常”生活、为了父母和家庭。

今年有两部讲述同性恋矫正治疗的电影,《被抹去的男孩》(BoyErased)和《错误教育》(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港译“性教狱”也很有意思),题材类似,都是讲述宗教背景下青少年被迫进行性倾向矫正的故事。

(文内有剧透,下滑请谨慎)

原本以为这类同志伤痕题材一定会是悲痛而沉重的,而用了一个半小时看完《错误教育》之后我才惊喜地发现,原来这类题材也可以处理得轻松有趣。

故事讲述的是名叫Cameron的女孩在毕业晚会上被发现和另一个女孩车震,于是她的家人把她送到了专门治疗同性恋问题少年的一家有宗教背景的机构,那里有各种“性别错乱”的少男少女,他们需要分析自己的罪、小组讨论、完成作业、祈祷、接受艺术治疗等。

(女主的多场床/戏是本片的最大看点)

这家机构的两位总管是Rick和Lydia。Rick据说是一名“被治好”的男同,他有一次在gay bar时被教会的人抓个正着,他说“是上帝来拯救我了”,从此他就变成了异性恋,现在甚至还交了女朋友。而Lydia则是Rick的亲妹妹,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是她把自己的弟弟“治好”了。

有这样奇葩的姐弟作为机构的总管,这里展现出来的信念和价值观也就不足为奇了。Lydia在初次见到Cameron时就觉得这个名字已经十分男性化了,如果再简称为更男性化的Cam就会加剧性别错乱

她还走到另一个长发男生面前,强行用发绳扎起男生的刘海,因为头发太长也不符合“正常”的男性形象。

(注意左上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竟然是彩色的,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有意为之以作讽刺)

被改造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同性恋背后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图”,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代表same-sex attraction(SSA),同性性吸引。对了,这里的人不准有人自称为homosexuality(同性恋),只能用SSA来代替

大概是因为他们觉得同性恋是个明确的身份认同,而同性性吸引只是代表一种罪恶的诱惑,你只需要抵抗住这种诱惑,就能摆脱罪恶。

而冰山没有露出海面的一大块区域,则是需要这些青少年自己去挖掘的背后原因,比如家庭因素、童年阴影、不恰当的兴趣爱好、朋辈的影响……等等。对着冰山的那艘船则是你的家庭、朋友、社会,冰山是你面临的一个大障碍

来看看这些青少年在自己的冰山图上是怎么分析自己“性别错乱”背后原因的:

Erin(女生):因为和父亲一起看太多足球(造成自己过于男性化);身边漂亮的女生朋友让自己感觉女性特质不足

Mark(男生):缺乏与父亲之间的肢体接触;对足球教练的过度迷恋

Helen(女生):对教会合唱团的女生产生不合时宜的迷恋

Adam(男生):和母亲一起进行了太多女性化的活动(缝补衣服)

Jane(女生)身边缺乏拥有稳定男性气质的亲人;过早接触到了毒品和酒精

正当Cameron纠结该如何填写自己的冰山图时,早就知道主管喜欢什么样的套路答案的Jane告诉Cameron:父母早逝、参加男性化的运动,这些因素导致了你成了拉拉,这些都是主管喜欢听到的答案。

当他们在进行艺术治疗时,Adam看到一张女生骑马的图就随口编造了一段话:她在挥别过去的性别错乱,迎来崭新的异性恋时代。还被老师表扬了。

整部电影到处都是这样的幽默又荒谬的片段,与其说是主管们在教青少年如何与“同性性吸引”这一罪恶进行斗争,不如说青少年自己在学习如何与这个不包容的社会及大人们进行斗争。

他们有些人在努力改造自己,强迫自己爱上异性,但深夜却仍然控制不了同性情欲;有些人并不想被机构控制,背地里干着吸大麻、偷东西等叛逆的事;有些人饱受内心的矛盾和纠结,想直面真实的自己却被亲人、社会、信仰所压制,最终拿起刀伤害了自己……

而我们年轻的主角Cameron,她从一开始便是游离在群体之外的特别女孩,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同性的欲/望,完全认同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在进行团体活动时,她脑子里想的都是以前和女友在一起的暧昧画面。

但后来她才发现自己的女友原来背叛了她,说一切罪过都推到了Cameron头上,她自己却避免了被送到这个矫正机构。这让她备受打击,失去了爱情,她又尝试投靠家人,她打电话给送她来这家机构的姨妈,说自己想回家,但姨妈却又打着“我爱你”的旗号拒绝了她的请求。

(“我是为你好”的外国版)

后来她又渐渐认识到了这个机构的可怕之处。在那个男生试图自杀后,有社工前来询问调查事件,Cameron说这里的青少年都在遭遇情感暴力,主管和老师们在操控他们,使他们厌恶自己,以达到矫正性倾向的目的。

而社工只是说:我们只是来调查这里是否有虐待,但不会去调查机构背后的使命是否正确。

这样的矫正机构不免让人想起国内那些所谓治疗网/瘾的机构,国外的同性恋矫正机构利用的是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而国内的网/瘾治疗机构则是利用孩子们对于家长和权威的无条件服从。

这些所谓的矫正治疗本质上都是厌恶疗法,即让他们厌恶自己的身体和欲望,无论那是对同性的性欲还是打游戏的欲望。这导致太多青少年的成长过程里几乎没有赞美、肯定和鼓励,而只有批评、恐惧和自我厌恶。

故事的最后,Cameron和另外两个不想被控制的人一起策划了逃离,三人坐在卡车后座,向骑摩托车的男生调情,他们终于找回了自己,也完成了成长的过程。

在当今美国,仍有77万人在接受各种各样的同性恋矫正治疗。然而,导演在这部电影里并没有什么野心来表现议题的沉重性,在片子的结尾也没有给出彻底的悲惨结局或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甚至就这样戛然而止了。

《错误教育》只展现了女主角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点“错误教育”,这件事并没有重大到改变了她整个人生,或许只是她青春期的一段小插曲,让她体验到了友情的可贵、爱情的脆弱,以及要在这个不包容的成人世界里继续做自己的艰难

没有沉重的权利宣言,这部轻松有趣的青春小品,推荐给大家,希望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过纠结后,都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文 | 生鱼片

编辑 | @一颗青杏_田野


更多内容,请关注:

微博 @青杏酱

网站 www.greenxxoo.com

微信公众号【一颗青杏】【青杏熟了】

转载及合作事宜联系 wang@greenxxo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