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动作片 » 3D诸神之战2

  • 3D诸神之战2

    3D诸神之战2

    年份:2012 类型:动作片 动作,奇幻,冒险

    主演:萨姆·沃辛顿,拉尔夫·费因斯,连姆·尼森,丹尼·赫斯顿,埃德加·拉米雷兹,比尔·奈伊,托比·凯贝尔,裴淳华

    导演:乔纳森·里贝斯曼

    地区:美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剧情简介

与挪威海妖的战争结束后,英雄珀尔修斯(萨姆·沃辛顿饰)和他的儿子赫利俄斯(约翰·贝尔饰)在一个小村庄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奥林匹亚的战争从未停止。宙斯(连姆·尼森饰)领导的众神和泰坦们正在进行一场漫长而激烈的战争。就连被宙斯囚禁已久的三神(宙斯、波塞冬、哈迪斯)之父克洛诺斯也即将复活。战争的天平逐渐向泰坦一方倾斜,在哈迪斯(拉尔夫·费因斯饰)的策划下,宙斯误入冥界,失去了所有的力量并被囚禁。为了驱除黑暗,让光明重回人间,珀尔修斯重新穿上盔甲,与一群英雄前往冥界营救宙斯。诸神之战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该片是2010年3D电影《诸神之战》的续集。前一阵子团购了一些电影票,到了月底即将过期不得不花,于是在电影院看了两部3D好莱坞电影《异星战场》和《诸神之怒》。《异星》可以说是我近期看过的最难看的一部电影了,整个观影过程可以用“痛苦”两字来形容,简直难以相信这是曾经拍过《瓦力机器人》导演的作品。整部片子据说花钱无数,视觉效果却不见如何精彩,而且没有半点人味。相比之下,《诸神之怒》要好得多,总算值回票价。
上一部《诸神之战》被观众诟病为假3D。这部续集吸取前作的教训,在3D效果上下足了功夫。很多场面营造出对座下观众扑面而来的冲击感,视听效果着实不错。开篇不久男主角同怪兽的打斗,后来迎战单眼巨人,最后大战魔王克洛诺斯,乱石飞崩、火花四溅,动作场面把人注意力紧紧抓住。冥界地狱的塑造、迷宫里的探险,光怪陆离、不乏创意又符合人的想象。另外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快速移动镜头,穿梭于地狱、迷宫等的狭窄通道,让观众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探险,时时担心脑袋碰壁。
除了特技效果逼真,让人身临其境,与《异星战场》相比,本片的节奏把握也较为得当。动静相宜,文戏和武戏穿插,不时给人刺激,拒绝冷场。片长九十多分钟,不拖沓,不冗长,有的观众嫌结尾与大BOSS的终极对决不够惨烈、不够艰难,但三军用命、一击制胜、干脆利落,其实也无可厚非。
作为一个3D视觉系大片,除了专注于冷冰冰的CG镜头,影片也注重对情感的表现。这多少也沾了希腊神话的光,希腊神话里的诸神本就充满了七情六欲,比凡人们更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正好影片中主人公珀尔修斯、阿基纳又都是“半神”,他们身上人性和神性的结合就更合理了。影片的核心情感是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爱情退居其次。情感上的冲突包括嫉妒、报复、原谅、牺牲等等。它试图探讨,神力虽然可以用来兴风作浪、呼风唤雨,但人类的忍耐、坚持以及原始之爱,才是拯救世界的终极武器。
从故事层面来讲,本片是一个较为标准的类型化操作范本。影片开头,珀尔修斯陪伴自己的儿子,是一个甘当渔夫的英雄。危机骤降,英雄必须在归隐和复出之间做出抉择。这种情形在类型片里很常见,如西部片《不可饶恕》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演的老牛仔,吸血鬼题材《驱魔者》里的吸血鬼猎人,甚至《暴力史》中的冷酷杀手也是。在中国的武侠片里更多,如邵氏电影《独臂刀》里的王羽、《三少爷的剑》里的尔东升,以及去年陈可辛《武侠》里的甄子丹。《诸神之怒》虽然是升级版的魔幻特效大片,但基本的类型元素不变,再次证明电影商业类型创作规范的有效性。
理论家普洛普曾经大量研究分析俄国民间童话,从中总结出了31种功能和7种故事角色,后来又有学者发现,将这些叙事功能和故事角色套用在电影上也同样合适,从而总结出电影叙事学理论。《诸神》这部影片也有很多相符之处,7种角色模型中的反派、大反派的帮凶、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帮手、信使、待拯救的公主等都可以在片中找到一一对应的人物。如最突出的,波塞冬的儿子阿基纳在片中充当“导航者”,是很典型的一个“信使”角色,此外,他还负责插科打诨,是个富有喜剧色彩的人物。
本片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商业类型片,给人感官享受,符合观众最基本的观影心理。国产商业类型片可从中获取一些启示。所谓的“诸神”,是西方文化中的诸神,何时国产电影才能创作出关于我们自己的“诸神”故事?

3D诸神之战2影评

前一阵子团购了一些电影票,到了月底即将过期不得不花,于是在电影院看了两部3D好莱坞电影《异星战场》和《诸神之怒》。《异星》可以说是我近期看过的最难看的一部电影了,整个观影过程可以用“痛苦”两字来形容,简直难以相信这是曾经拍过《瓦力机器人》导演的作品。整部片子据说花钱无数,视觉效果却不见如何精彩,而且没有半点人味。相比之下,《诸神之怒》要好得多,总算值回票价。
上一部《诸神之战》被观众诟病为假3D。这部续集吸取前作的教训,在3D效果上下足了功夫。很多场面营造出对座下观众扑面而来的冲击感,视听效果着实不错。开篇不久男主角同怪兽的打斗,后来迎战单眼巨人,最后大战魔王克洛诺斯,乱石飞崩、火花四溅,动作场面把人注意力紧紧抓住。冥界地狱的塑造、迷宫里的探险,光怪陆离、不乏创意又符合人的想象。另外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快速移动镜头,穿梭于地狱、迷宫等的狭窄通道,让观众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探险,时时担心脑袋碰壁。
除了特技效果逼真,让人身临其境,与《异星战场》相比,本片的节奏把握也较为得当。动静相宜,文戏和武戏穿插,不时给人刺激,拒绝冷场。片长九十多分钟,不拖沓,不冗长,有的观众嫌结尾与大BOSS的终极对决不够惨烈、不够艰难,但三军用命、一击制胜、干脆利落,其实也无可厚非。
作为一个3D视觉系大片,除了专注于冷冰冰的CG镜头,影片也注重对情感的表现。这多少也沾了希腊神话的光,希腊神话里的诸神本就充满了七情六欲,比凡人们更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正好影片中主人公珀尔修斯、阿基纳又都是“半神”,他们身上人性和神性的结合就更合理了。影片的核心情感是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爱情退居其次。情感上的冲突包括嫉妒、报复、原谅、牺牲等等。它试图探讨,神力虽然可以用来兴风作浪、呼风唤雨,但人类的忍耐、坚持以及原始之爱,才是拯救世界的终极武器。
从故事层面来讲,本片是一个较为标准的类型化操作范本。影片开头,珀尔修斯陪伴自己的儿子,是一个甘当渔夫的英雄。危机骤降,英雄必须在归隐和复出之间做出抉择。这种情形在类型片里很常见,如西部片《不可饶恕》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演的老牛仔,吸血鬼题材《驱魔者》里的吸血鬼猎人,甚至《暴力史》中的冷酷杀手也是。在中国的武侠片里更多,如邵氏电影《独臂刀》里的王羽、《三少爷的剑》里的尔东升,以及去年陈可辛《武侠》里的甄子丹。《诸神之怒》虽然是升级版的魔幻特效大片,但基本的类型元素不变,再次证明电影商业类型创作规范的有效性。
理论家普洛普曾经大量研究分析俄国民间童话,从中总结出了31种功能和7种故事角色,后来又有学者发现,将这些叙事功能和故事角色套用在电影上也同样合适,从而总结出电影叙事学理论。《诸神》这部影片也有很多相符之处,7种角色模型中的反派、大反派的帮凶、英雄人物、英雄人物的帮手、信使、待拯救的公主等都可以在片中找到一一对应的人物。如最突出的,波塞冬的儿子阿基纳在片中充当“导航者”,是很典型的一个“信使”角色,此外,他还负责插科打诨,是个富有喜剧色彩的人物。
本片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商业类型片,给人感官享受,符合观众最基本的观影心理。国产商业类型片可从中获取一些启示。所谓的“诸神”,是西方文化中的诸神,何时国产电影才能创作出关于我们自己的“诸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