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战争与和平·第四部

  • 战争与和平·第四部

    战争与和平·第四部正片

    年份:1967 类型:战争片

    主演: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维亚切斯拉夫·吉洪诺夫

    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

    地区:其它

    语言:其它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影片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战役、波罗底诺战役、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撤退等。通过四大家族和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的环境中……《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主题,要战争,还是和平?
 有人说战争是必需的,因为有了战争历史才能前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我承认战争的确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即战争有其一定的建设性。但是它也有其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破坏性。暂且不说一场战争要牺牲多少人,毁灭多少家庭,仅仅是先前人类创造的文明的损失就不可估量!如果历史的前进是以破坏先前文明为基础的话,我宁可不要前进!
 有人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不说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呢?能否避免只在于人的信念,或者说看你有一个怎样的底线了。遇到国际争端,如果抱着最后实在不行就诉诸武力的态度,我想最后80%战争不可避免。
 什么叫实在不行?什么叫不得已?都是借口!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竟然最后成为衡量开战与否的标尺,太可怕了,也太可悲了。如果世界各国都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即要和平,永远抵制战争,我想会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有人说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太乌托邦了。可是我觉得不管能不能实现,有这个信念就好。永恒的和平是可能的。人人为信念,那么仗就打不起来。就好像道德和法律,不是绝对的可以使人约束自我,但是又是不可忽视,无可取代的。
 当拿破仑率军队侵入莫斯科城后,他发现俄罗斯军队留给他们的是一座没有一个士兵的“空城”。他们只是枪毙了纵火者,而没有滥杀无辜。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日本兵到达南京后对城里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大开杀戒,奸淫掳掠,屠杀了我30万同胞,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战争,是一场毁灭生命的竞技。战争就意味着牺牲,死亡。为了一个所谓的“不得已”去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是不人道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别人侵犯我们时我们无动于衷。只是说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真正到来时,我们也不畏惧,誓死保卫祖国家园。
 战争是可怕的。任何暴力都是应当禁止的。
 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最好的保障就是和平相处。如果有个国家懂什么叫做报仇,那一定是粗鲁人。一些人战斗了好几个世代,如果今天他们互相残杀,是为了一百年前的牲畜偷窃,你能有什么存活机会?
 要尊重法律,但是最主要的是尊重人民。而尊重人民不是颁布了多少保障法,建造了多少便民设施,而是对人而言的一种生存的保障,即提供一个和平的环境,而不是终日陷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
 ,托尔斯泰对拿破仑几乎持完全否定态度,不仅如此,他对沙皇亚历山大同样否定,甚至对战争进行了引人深思的质疑。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托尔斯泰认为拿破仑是个天赋异禀的神经病,亚历山大是个资质平庸的神经病,上帝安排了两个神经病要带领一群疯子来斗个你死我活,失利者固然耻辱,得胜者也无甚荣耀。托尔斯泰更多关注的是战争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所谓战争中的正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影片中说的一样:“在政治上与拿破仑亲近也好,疏离也罢,人们仍然生活,毫无相关。”
 战争与人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女人却不喜欢?”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为所谓的荣誉,为了满足生来就有的征服欲。男人渴望征服世界,尤其是野心勃勃的男人。他们觉得战争可以给他们一个用武之地,实现自我价值。
 为什么女人却不喜欢呢?因为女人的世界是家庭。一个男人也许会为得到天下而牺牲一切,但是一个女人她不会去为了赢得一切而抛下家庭,因为她们知道家庭才是她的天下,不能赢了一切而失了“天下”。
 “家”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一个屋子里坐着一个女子,女子抱着一个孩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家,一定要有女人和孩子。而战争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人民,无所谓荣辱,真正带给他们的是妻离子散,一个个家庭不复存在。
 战争是可以带来一些进步,但是不能说历史的进步仅仅需要靠战争来推动。更不能把战争当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手段。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频繁地发动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什么?毫无疑问,人口的大量减少。试问:生命都不复存在了,还说什么享受战争带来的进步?!
 且不说这个。人口的锐减意味着劳动者的缺失,战争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动,从而造成生产力下降。战争还会带来环境生态问题,瘟疫,饥荒等等。
 
 对待艺术文化的态度
 看了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让我很震撼。之后看了美国版的电影,感觉不是那么好。苏版仅气势,恢弘场面就是无可比拟的。我甚至敢说这是空前绝后的。当初苏联拍摄此片仅群众演员就达12万,并且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军装和武器。这使我们看到了大国风范,也看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对待历史和文化艺术的态度。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第一版《红楼梦》,当时这个电视剧拍了3年多,拍摄之前还请了周汝昌等红学家进行讲座,学习,以及对演员进行了各方面的培训。而在当今商业化日益泛滥的今天,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拍摄名著,甚至肆意歪曲原著。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惜一雷到底!全社会到处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氛。而最近欧洲6国重新合拍了《战争与和平》这部经典,虽然道具,制作等比原来先进了,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那种气势了,更多的是运用了高科技,没有了12万人的壮观场面。所以我刚才说是空前绝后的。也许我太守旧了吧。
 
 关于生活与爱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but an essential one is to love Life ,to love it even while one suffers,because Life is all,Life is God,and to love Life means to love God 这是美国版影片最后的字幕~而苏版影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要生活,要去爱别人。生活本质上是光明和欢乐的,在小说中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对最深处精神本质的反思,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坚定地引导人们迈向幸福与和谐,如果人不听从生活的召唤,那么他自身就是有罪的。
 个别人物形象之我见
 库图佐夫:自信。懂得有一种东西比人的算计和意志更加强大,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懂得“欲速则不达”。知道忍耐,需要时间等待。影片中当库图佐夫听到拿破仑撤出莫斯科时的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拿破仑:野心,自负,骄傲,粗野。把自己的意志视为士兵的意志,把自己的荣耀看得过高过重,并且为此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保尔康斯基老公爵:我觉得他是一个冷酷倔强与温情并存的男人。与儿子分别时所表现出的不舍让我们看到了倔强表面之下一颗温存的心。而在他临死之前的一幕让我想起了同样为国家命运担忧又感到无助的陆游,让我想起了那首名诗:“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爱情与成长
 影片中有一幕,当安德烈意识到自己要和娜塔莎结婚时他的激情消失了,神秘感也没有了,只剩下不相信的感情。而娜塔莎也意识到“这个陌生人将成为我的一切。。。”一切都来得太快。
安德烈对于娜塔莎的感情有点像渥伦斯基对安娜。只是安德烈更理智。“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自己很重要”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是对于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双方而言既是折磨又是考验。虽然看似残忍但是这样不至于盲目,可以更好地自己对对方的态度。有真爱,我相信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是问题。像《圣经》中的一句话:“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爱情如死之坚强。。。。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雅歌)
 娜塔莎对安德烈一开始也是制热的情感,如同安娜对渥伦斯基。娜塔莎在这一年中动摇了,所以我常常想如果也给安娜,渥伦斯基一年的时间,那么一年之后的安娜会怎样?我想安娜应该不会像娜塔莎那样。因为安娜的婚姻生活原本不幸福,所以她遇到渥伦斯基会像飞蛾扑火,奋不顾身。而娜塔莎是如此单纯的没有长大的女孩,在最寂寞时被引诱上当也是有其必然性的。经历了一切之后,当皮埃尔再次见到她已经人不出是她的。那个刚一出场时活泼的小女孩变得更沉稳安静了。女人的成长需要这样一个蜕变的过程,虽然痛苦。
 而对于安德烈来说,经历了战争与妻子去世,他也有所成长。他发现这场战争并不关乎荣誉,只是关乎各国之间权利和利益的平衡;战争的高尚性退让给邦交关系,这关系是一个名利场;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感觉是疼痛,这比什么样的占领和光荣都更强大,更有覆盖性。在伤痛和死亡跟前,他的荣誉和受辱忽然变得渺小,爱情和仇恨也变得不重要。
 皮埃尔则由原来对拿破仑的崇拜变成想刺杀他,当然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生活是伟大的千变万化的永无止境的不可思议的。重要的是追求幸福。要追求真善美,人类要共同谋求幸福。
 安德烈:荣誉至上。“永远不要结婚,当你没做完应该做的。婚姻会把心里美好而高尚的东西消磨掉。” 转变:为自己活着;生与死
 再谈战争
 托尔斯泰认为战争是违反人类理智,本性的战争。但是我认为战争是违反理智的,却是人的本性。但这并不与战争的可避免性冲突。
 战争是非理性的,它只是一个人或者多个人无意识的行为。因此它与真善美背道而驰,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是应当抵制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皮埃尔救小女孩时,法国士兵一同帮助,为什么俄军官会给被俘的法国小鼓手吃的东西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没有了“敌”“我”之分,只有“爱”。“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只有它才能消除恨,也只有它才能征服诠释”(洛克菲勒)。更何况人民之间并没有恨,只是在进行由命令产生的勇敢行为,毫无意义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一切可恶的胡闹。
幸福,真的需要人类共同去谋求。而这一切的根基是和平。

战争与和平·第四部影评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主题,要战争,还是和平?
 有人说战争是必需的,因为有了战争历史才能前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我承认战争的确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即战争有其一定的建设性。但是它也有其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破坏性。暂且不说一场战争要牺牲多少人,毁灭多少家庭,仅仅是先前人类创造的文明的损失就不可估量!如果历史的前进是以破坏先前文明为基础的话,我宁可不要前进!
 有人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不说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呢?能否避免只在于人的信念,或者说看你有一个怎样的底线了。遇到国际争端,如果抱着最后实在不行就诉诸武力的态度,我想最后80%战争不可避免。
 什么叫实在不行?什么叫不得已?都是借口!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竟然最后成为衡量开战与否的标尺,太可怕了,也太可悲了。如果世界各国都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即要和平,永远抵制战争,我想会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有人说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太乌托邦了。可是我觉得不管能不能实现,有这个信念就好。永恒的和平是可能的。人人为信念,那么仗就打不起来。就好像道德和法律,不是绝对的可以使人约束自我,但是又是不可忽视,无可取代的。
 当拿破仑率军队侵入莫斯科城后,他发现俄罗斯军队留给他们的是一座没有一个士兵的“空城”。他们只是枪毙了纵火者,而没有滥杀无辜。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日本兵到达南京后对城里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大开杀戒,奸淫掳掠,屠杀了我30万同胞,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战争,是一场毁灭生命的竞技。战争就意味着牺牲,死亡。为了一个所谓的“不得已”去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是不人道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别人侵犯我们时我们无动于衷。只是说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真正到来时,我们也不畏惧,誓死保卫祖国家园。
 战争是可怕的。任何暴力都是应当禁止的。
 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最好的保障就是和平相处。如果有个国家懂什么叫做报仇,那一定是粗鲁人。一些人战斗了好几个世代,如果今天他们互相残杀,是为了一百年前的牲畜偷窃,你能有什么存活机会?
 要尊重法律,但是最主要的是尊重人民。而尊重人民不是颁布了多少保障法,建造了多少便民设施,而是对人而言的一种生存的保障,即提供一个和平的环境,而不是终日陷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
 ,托尔斯泰对拿破仑几乎持完全否定态度,不仅如此,他对沙皇亚历山大同样否定,甚至对战争进行了引人深思的质疑。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托尔斯泰认为拿破仑是个天赋异禀的神经病,亚历山大是个资质平庸的神经病,上帝安排了两个神经病要带领一群疯子来斗个你死我活,失利者固然耻辱,得胜者也无甚荣耀。托尔斯泰更多关注的是战争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所谓战争中的正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影片中说的一样:“在政治上与拿破仑亲近也好,疏离也罢,人们仍然生活,毫无相关。”
 战争与人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女人却不喜欢?”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为所谓的荣誉,为了满足生来就有的征服欲。男人渴望征服世界,尤其是野心勃勃的男人。他们觉得战争可以给他们一个用武之地,实现自我价值。
 为什么女人却不喜欢呢?因为女人的世界是家庭。一个男人也许会为得到天下而牺牲一切,但是一个女人她不会去为了赢得一切而抛下家庭,因为她们知道家庭才是她的天下,不能赢了一切而失了“天下”。
 “家”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一个屋子里坐着一个女子,女子抱着一个孩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家,一定要有女人和孩子。而战争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人民,无所谓荣辱,真正带给他们的是妻离子散,一个个家庭不复存在。
 战争是可以带来一些进步,但是不能说历史的进步仅仅需要靠战争来推动。更不能把战争当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手段。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频繁地发动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什么?毫无疑问,人口的大量减少。试问:生命都不复存在了,还说什么享受战争带来的进步?!
 且不说这个。人口的锐减意味着劳动者的缺失,战争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动,从而造成生产力下降。战争还会带来环境生态问题,瘟疫,饥荒等等。
 
 对待艺术文化的态度
 看了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让我很震撼。之后看了美国版的电影,感觉不是那么好。苏版仅气势,恢弘场面就是无可比拟的。我甚至敢说这是空前绝后的。当初苏联拍摄此片仅群众演员就达12万,并且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军装和武器。这使我们看到了大国风范,也看到了俄罗斯这个民族对待历史和文化艺术的态度。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第一版《红楼梦》,当时这个电视剧拍了3年多,拍摄之前还请了周汝昌等红学家进行讲座,学习,以及对演员进行了各方面的培训。而在当今商业化日益泛滥的今天,仅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拍摄名著,甚至肆意歪曲原著。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惜一雷到底!全社会到处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氛。而最近欧洲6国重新合拍了《战争与和平》这部经典,虽然道具,制作等比原来先进了,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那种气势了,更多的是运用了高科技,没有了12万人的壮观场面。所以我刚才说是空前绝后的。也许我太守旧了吧。
 
 关于生活与爱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but an essential one is to love Life ,to love it even while one suffers,because Life is all,Life is God,and to love Life means to love God 这是美国版影片最后的字幕~而苏版影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要生活,要去爱别人。生活本质上是光明和欢乐的,在小说中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对最深处精神本质的反思,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坚定地引导人们迈向幸福与和谐,如果人不听从生活的召唤,那么他自身就是有罪的。
 个别人物形象之我见
 库图佐夫:自信。懂得有一种东西比人的算计和意志更加强大,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懂得“欲速则不达”。知道忍耐,需要时间等待。影片中当库图佐夫听到拿破仑撤出莫斯科时的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
 拿破仑:野心,自负,骄傲,粗野。把自己的意志视为士兵的意志,把自己的荣耀看得过高过重,并且为此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
 保尔康斯基老公爵:我觉得他是一个冷酷倔强与温情并存的男人。与儿子分别时所表现出的不舍让我们看到了倔强表面之下一颗温存的心。而在他临死之前的一幕让我想起了同样为国家命运担忧又感到无助的陆游,让我想起了那首名诗:“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爱情与成长
 影片中有一幕,当安德烈意识到自己要和娜塔莎结婚时他的激情消失了,神秘感也没有了,只剩下不相信的感情。而娜塔莎也意识到“这个陌生人将成为我的一切。。。”一切都来得太快。
安德烈对于娜塔莎的感情有点像渥伦斯基对安娜。只是安德烈更理智。“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自己很重要” 一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是对于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双方而言既是折磨又是考验。虽然看似残忍但是这样不至于盲目,可以更好地自己对对方的态度。有真爱,我相信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是问题。像《圣经》中的一句话:“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爱情如死之坚强。。。。所发的电光,是火焰的电光。。。”(雅歌)
 娜塔莎对安德烈一开始也是制热的情感,如同安娜对渥伦斯基。娜塔莎在这一年中动摇了,所以我常常想如果也给安娜,渥伦斯基一年的时间,那么一年之后的安娜会怎样?我想安娜应该不会像娜塔莎那样。因为安娜的婚姻生活原本不幸福,所以她遇到渥伦斯基会像飞蛾扑火,奋不顾身。而娜塔莎是如此单纯的没有长大的女孩,在最寂寞时被引诱上当也是有其必然性的。经历了一切之后,当皮埃尔再次见到她已经人不出是她的。那个刚一出场时活泼的小女孩变得更沉稳安静了。女人的成长需要这样一个蜕变的过程,虽然痛苦。
 而对于安德烈来说,经历了战争与妻子去世,他也有所成长。他发现这场战争并不关乎荣誉,只是关乎各国之间权利和利益的平衡;战争的高尚性退让给邦交关系,这关系是一个名利场;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感觉是疼痛,这比什么样的占领和光荣都更强大,更有覆盖性。在伤痛和死亡跟前,他的荣誉和受辱忽然变得渺小,爱情和仇恨也变得不重要。
 皮埃尔则由原来对拿破仑的崇拜变成想刺杀他,当然这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思想上发生了转变。生活是伟大的千变万化的永无止境的不可思议的。重要的是追求幸福。要追求真善美,人类要共同谋求幸福。
 安德烈:荣誉至上。“永远不要结婚,当你没做完应该做的。婚姻会把心里美好而高尚的东西消磨掉。” 转变:为自己活着;生与死
 再谈战争
 托尔斯泰认为战争是违反人类理智,本性的战争。但是我认为战争是违反理智的,却是人的本性。但这并不与战争的可避免性冲突。
 战争是非理性的,它只是一个人或者多个人无意识的行为。因此它与真善美背道而驰,违背人道主义精神,是应当抵制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皮埃尔救小女孩时,法国士兵一同帮助,为什么俄军官会给被俘的法国小鼓手吃的东西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没有了“敌”“我”之分,只有“爱”。“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只有它才能消除恨,也只有它才能征服诠释”(洛克菲勒)。更何况人民之间并没有恨,只是在进行由命令产生的勇敢行为,毫无意义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一切可恶的胡闹。
幸福,真的需要人类共同去谋求。而这一切的根基是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