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战争片 » 狂怒

  • 狂怒

    狂怒HD中字

    年份:2014 类型:战争片 剧情,动作,战争

    主演: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迈克尔·佩纳,乔·博恩瑟,吉姆·帕拉克,布拉德·威廉姆·亨克,凯文·万斯,泽维尔·塞缪尔,詹森·艾萨克,安娜玛丽亚·玛琳卡,艾丽西娅·冯·里特贝格,斯科特·伊斯特伍德

    导演:大卫·阿耶

    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二零云2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1945年4月,德国纳粹已成强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落下帷幕,战火正转向德国本土。绰号“战争老爹”的坦克小队队长唐·柯利尔(布拉德·皮特BradPitt饰)刚刚与战友经历了一场殊死之战,疲惫和愤怒早已胜过了对战争的恐惧。休整期间,从没有过战场经验的打字员诺曼(罗根·勒曼LoganLerman饰)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诺曼对自己的遭遇愤愤不平,也无法坦然接受新战友粗鲁暴虐的一面。接到新的任务后,唐带领坦克小队前往下一个城镇作志愿,然而一路上却遭到德军顽强的抵抗。 在布达佩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能放英文原声的影院,结果字幕还是匈语的,后果便是,片中所有皮特秀德语的片段都只能盯着匈语字幕目瞪口呆。。。
 反正故事本身没有太多好评论的,说说几个小细节吧。
 开篇的曙光里,那个骑马的德军军官,刚一出现时的剪影似乎是个孩子,然后又像是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女人,最后是一个骑士,直到音乐陡然一沉,SS的军帽的轮廓出现。这个镜头处理的很有感觉。
 谢尔曼的车体机枪部分的装甲相对薄弱,很容易被弹片击穿,而装甲板后的副驾驶员的脑袋一般都会出事。被打死在车里的那个原副驾驶员的半张脸被弹片削了下来,很写实。
 为了避免剐蹭,在营地里开车时美军坦克车组乘员们都会把炮塔上的天线压下来,虽然是个很不起眼的镜头,但是相当的写实,很用心。
 皮特车组那辆谢尔曼的车前装甲上挂着一个德军35型钢盔和防毒面具做成的吉祥物之类的东西,很符合这辆车和车里人的身份。
 开篇的营地里美军用推土机掩埋阵亡德军士兵的尸体,虽然短短一幕但相当有冲击力。
 开战前的这只小部队应该是一个加强坦克排,一共五辆谢尔曼战车。那个少尉排长的形象非常有意思,军装整洁一丝不苟,从使用地图布置任务到战前动员都是那么僵硬死板,显然是在讽刺刚刚从西点毕业来到战场的毫无经验的会害死部下的年轻军官们,而拯救世界的永远是那些老士官们——这个思路好像从兄弟连里就延续下来了(类比兄弟连里的戴克上尉和皮科克中尉)。更讽刺的是,少尉排长连行军时都笔直地站在车顶,跟靶子似的,最后也必然第一个便当。不过不愿被活活烧死而选择拿手枪自杀倒也确实是条汉子。
 救援平地上受困步兵的那场戏里带队的那个步兵连中士(穿了件褐色风衣端着卡宾枪的那个),之前频频露面仿佛是个非炮灰角色,结果在小镇里被地下室火力点伏击一句话没留下直接便当。这种安排简直太喜欢,混战中的死亡从来不长眼睛,管你是谁呢,死了就是死了。
 去小镇的路上,谢尔曼车队从一具躺在泥路正中的已经被碾烂的德军士兵的尸体上碾了过去。相同的碾人镜头在平地推进攻击的桥段也出现了。非常的粗暴而直观。
 小镇姑娘家里,墨西哥籍驾驶员提起了大家都不愿提及的噩梦,似乎是法莱斯包围战时目睹的德军撤退的长长车队被袭击的惨烈景象。算是对老兵们已经麻木杀戮的具体原因的一个交代了。
 号称不留一个SS军官的美军们在占领小镇后似乎喝高了忘记事情了,于是可以看到在大家欢庆占领时又有个SS军官被从屋里拉了出来然后毫发无损地走掉了。。。
 遭遇虎式的战斗中,美军的三辆坦克似乎是两辆M4A3E8和一辆M4A4(Peterson的座车,装备的是短炮管的75公厘炮,跟另外俩很好区分)。按说M4A4的出现很奇怪,因为M4A4型谢尔曼战车是用来提供给同盟国使用的(像英国、自由法国和中国驻印军),美军自己似乎并没有装备。考虑到剧组是从英国柏文顿坦克博物馆借的货,可能是想用外形相似的M4A4冒充一下45年中美军仍然没有淘汰的M4A2,顺带以此与墨西哥佬对法莱斯口袋的回忆相呼应,凸显这伙兵渣子的丰富经历。
 最后一场十字路口守卫战,虽然是夜间,但是大概能看出来德军的思路是从三个方向包抄,房屋方向,马路正中,和沿着路边的沟渠方向。姑且不论这种战术是不是很幼稚,就最后的那个拉伸镜头给出的坦克周边的德军尸体也是沿着这三个方向分布的而言,剧组的工作做的还是很细致的。
 至于剧情和战术的BUG,自然会有人提,但是还是说几个不大不小的硬伤吧。
 一个是剧中的种族问题,喜欢逼逼西班牙语的墨西哥裔驾驶员姑且不提,剧中的美军部队(从皮特的臂章来看应该是著名的“车轮上的地狱”第二装甲师,按照前期剧组的设定,应该是第二装甲师第六六装甲团)出现了一名亚裔军官(开始营地里那个领队押送SS战俘的S2情报参谋,似乎是个日裔)和一名黑人士兵(小镇支援的步兵连连长的勤务兵)。按照战时美军的规定,无论是亚裔还是黑人,都是不能与白人士兵混编的。欧洲战场上的亚裔部队主要是以日裔美国人构成的442步兵团,但是442团的战场在南法方向,而剧中的第二装甲师部队同期应该位于易北河流域,所以在北德战场出现一个亚裔军官就说不过去了。而欧洲战场的美军黑人部队则主要集中在南线战场(比如亚平宁半岛上的92“水牛”师和南法战场上的著名的761“黑豹”营),也不可能出现在北德,遑论与白人士兵混编,这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硬伤。
 另一个问题是剧中最后那场十字路口守卫战的对手究竟是谁?按照大概的装束和看下来的感觉,这支部队似乎应该是著名的SS12希特勒青年团师,但按照剧中的时间(1945年4月),同期的青年团师应该还在从维也纳向巴伐利亚美军前线撤退的路上,出现在北德战场,难免有些说不过去。
 以及不得不吐槽的一点是最后那场十字路口防守战,那么近的距离上德军突击队员的铁拳都打不炸谢尔曼,只能说皮特挂在车边的木头太厉害。
 总之整部片子还是不错的,虽然就整个的深度来讲没有《白色虎式》做的那么好,但是车内视角和车外的切换还是要比以往的坦克片要好很多(对比一下《黎巴嫩》吧),风格也很硬,最喜欢这种冷色调的混着泥泞和血浆的场景了,这才是战争片场景应有的样子嘛。应该说除了最后一仗略不合理和收尾略仓促之外,整部片子确实能够展现出战争比较令人作呕的那一面。
 看看就好。
 

狂怒影评

 在布达佩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能放英文原声的影院,结果字幕还是匈语的,后果便是,片中所有皮特秀德语的片段都只能盯着匈语字幕目瞪口呆。。。
 反正故事本身没有太多好评论的,说说几个小细节吧。
 开篇的曙光里,那个骑马的德军军官,刚一出现时的剪影似乎是个孩子,然后又像是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女人,最后是一个骑士,直到音乐陡然一沉,SS的军帽的轮廓出现。这个镜头处理的很有感觉。
 谢尔曼的车体机枪部分的装甲相对薄弱,很容易被弹片击穿,而装甲板后的副驾驶员的脑袋一般都会出事。被打死在车里的那个原副驾驶员的半张脸被弹片削了下来,很写实。
 为了避免剐蹭,在营地里开车时美军坦克车组乘员们都会把炮塔上的天线压下来,虽然是个很不起眼的镜头,但是相当的写实,很用心。
 皮特车组那辆谢尔曼的车前装甲上挂着一个德军35型钢盔和防毒面具做成的吉祥物之类的东西,很符合这辆车和车里人的身份。
 开篇的营地里美军用推土机掩埋阵亡德军士兵的尸体,虽然短短一幕但相当有冲击力。
 开战前的这只小部队应该是一个加强坦克排,一共五辆谢尔曼战车。那个少尉排长的形象非常有意思,军装整洁一丝不苟,从使用地图布置任务到战前动员都是那么僵硬死板,显然是在讽刺刚刚从西点毕业来到战场的毫无经验的会害死部下的年轻军官们,而拯救世界的永远是那些老士官们——这个思路好像从兄弟连里就延续下来了(类比兄弟连里的戴克上尉和皮科克中尉)。更讽刺的是,少尉排长连行军时都笔直地站在车顶,跟靶子似的,最后也必然第一个便当。不过不愿被活活烧死而选择拿手枪自杀倒也确实是条汉子。
 救援平地上受困步兵的那场戏里带队的那个步兵连中士(穿了件褐色风衣端着卡宾枪的那个),之前频频露面仿佛是个非炮灰角色,结果在小镇里被地下室火力点伏击一句话没留下直接便当。这种安排简直太喜欢,混战中的死亡从来不长眼睛,管你是谁呢,死了就是死了。
 去小镇的路上,谢尔曼车队从一具躺在泥路正中的已经被碾烂的德军士兵的尸体上碾了过去。相同的碾人镜头在平地推进攻击的桥段也出现了。非常的粗暴而直观。
 小镇姑娘家里,墨西哥籍驾驶员提起了大家都不愿提及的噩梦,似乎是法莱斯包围战时目睹的德军撤退的长长车队被袭击的惨烈景象。算是对老兵们已经麻木杀戮的具体原因的一个交代了。
 号称不留一个SS军官的美军们在占领小镇后似乎喝高了忘记事情了,于是可以看到在大家欢庆占领时又有个SS军官被从屋里拉了出来然后毫发无损地走掉了。。。
 遭遇虎式的战斗中,美军的三辆坦克似乎是两辆M4A3E8和一辆M4A4(Peterson的座车,装备的是短炮管的75公厘炮,跟另外俩很好区分)。按说M4A4的出现很奇怪,因为M4A4型谢尔曼战车是用来提供给同盟国使用的(像英国、自由法国和中国驻印军),美军自己似乎并没有装备。考虑到剧组是从英国柏文顿坦克博物馆借的货,可能是想用外形相似的M4A4冒充一下45年中美军仍然没有淘汰的M4A2,顺带以此与墨西哥佬对法莱斯口袋的回忆相呼应,凸显这伙兵渣子的丰富经历。
 最后一场十字路口守卫战,虽然是夜间,但是大概能看出来德军的思路是从三个方向包抄,房屋方向,马路正中,和沿着路边的沟渠方向。姑且不论这种战术是不是很幼稚,就最后的那个拉伸镜头给出的坦克周边的德军尸体也是沿着这三个方向分布的而言,剧组的工作做的还是很细致的。
 至于剧情和战术的BUG,自然会有人提,但是还是说几个不大不小的硬伤吧。
 一个是剧中的种族问题,喜欢逼逼西班牙语的墨西哥裔驾驶员姑且不提,剧中的美军部队(从皮特的臂章来看应该是著名的“车轮上的地狱”第二装甲师,按照前期剧组的设定,应该是第二装甲师第六六装甲团)出现了一名亚裔军官(开始营地里那个领队押送SS战俘的S2情报参谋,似乎是个日裔)和一名黑人士兵(小镇支援的步兵连连长的勤务兵)。按照战时美军的规定,无论是亚裔还是黑人,都是不能与白人士兵混编的。欧洲战场上的亚裔部队主要是以日裔美国人构成的442步兵团,但是442团的战场在南法方向,而剧中的第二装甲师部队同期应该位于易北河流域,所以在北德战场出现一个亚裔军官就说不过去了。而欧洲战场的美军黑人部队则主要集中在南线战场(比如亚平宁半岛上的92“水牛”师和南法战场上的著名的761“黑豹”营),也不可能出现在北德,遑论与白人士兵混编,这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硬伤。
 另一个问题是剧中最后那场十字路口守卫战的对手究竟是谁?按照大概的装束和看下来的感觉,这支部队似乎应该是著名的SS12希特勒青年团师,但按照剧中的时间(1945年4月),同期的青年团师应该还在从维也纳向巴伐利亚美军前线撤退的路上,出现在北德战场,难免有些说不过去。
 以及不得不吐槽的一点是最后那场十字路口防守战,那么近的距离上德军突击队员的铁拳都打不炸谢尔曼,只能说皮特挂在车边的木头太厉害。
 总之整部片子还是不错的,虽然就整个的深度来讲没有《白色虎式》做的那么好,但是车内视角和车外的切换还是要比以往的坦克片要好很多(对比一下《黎巴嫩》吧),风格也很硬,最喜欢这种冷色调的混着泥泞和血浆的场景了,这才是战争片场景应有的样子嘛。应该说除了最后一仗略不合理和收尾略仓促之外,整部片子确实能够展现出战争比较令人作呕的那一面。
 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