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片 » 告白

  • 告白

    告白更新HD中字

    年份:2010 类型:生活片

    主演:松隆子,冈田将生,木村佳乃,西井幸人,桥本爱,芦田爱菜,三吉彩花,藤原薰,井之胁海,清水尚弥,高桥努,一井直树,能年玲奈,新井浩文,野本萤

    导演:中岛哲也

    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二零云2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一所平凡的中学,1年B组即将迎来春假。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们肆意吵闹,殊不知一场绵亘数月的风暴正向他们袭来。级任教师森口悠子(松隆子饰)全然无视这片混乱,静静地向学生们做出最后的告白。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芦田爱菜饰),然而女儿最终在游泳池中溺水身亡。警察认定这是一起意外,森口则认定女儿死于班上两个学生之手。她不动声色地指责着犯人A和B,并宣布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复仇。在此之后,森口辞去教师职务,1年B班的学生也心怀惴惴迎来了春假。新学期开始,残酷的风暴袭向了这群无知无畏的少男少女……  本片根据湊かなえ的原作改编,并成为2010年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剪辑4项大奖。女初中生北原美月,在小说中被定为“殉道者”,在电影中同样分量十足却易于被忽视。美月的作用在其出场后不久就已经由角色自己说出来了
“老师,这个班级不正常”
换言之,美月是从一个正常者的角度在察觉并观察到所有的”不正常“,这点是她与热血老师的区别,后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完全缺乏理解,而前者对事情则是完全的理解。
美月的内心也有黑暗,她崇拜luna sea(她应该不是luna sea本人),不过她准备的毒药却是自杀用的,所以她同样也看轻生命,并且也理解看轻生命的其他诸人,包括最后杀死她的修哉。不过对她来说,这些黑暗是不正常的,是不该表露出来的。她虽然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但是她相信某种”正常“的存在,所以她才不去欺负渡边,才相信悠子无意做出在牛奶里放血这种事,才会对悠子说“修哉只不过是因为在意母亲……”。因此她以某种纯粹感而不负”美呆“之名。她呆不是因为她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她依旧相信。她的立场是在第三方位置,悠子也把她和自己的女儿一样列为”无关的受害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她的立场是反对悠子的复仇行动,这从她与悠子见面时的反应就可以看出,但正是由于她,悠子的复仇行动才得以成功,并且最终也替美月自己复仇了。在美月看来,悠子的复仇行动同样属于不正常,这点与樱宫不谋而合。
不过美月的死却绝对不是意外,而是必然。因为从一开始美月注定就是殉道者,某种程度上是弱化女版的另一个”樱宫“。正是因为她察觉、理解甚至接受一切的不正常的同时却又坚信”正常“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她不得不为”正常“殉道。她很纯粹的爱着修哉,理解并接受他的一切。这样对待学生曾经被教育者视为不二的法门,结果她仅仅因为向修哉陈述事实,就被杀害了。她的死也表示某种现实常态的崩溃,而”非常态“则成为了一种常态。于是”美月“和”由美“”樱宫“一样死了,而悠子活着并且完成了复仇。
注:我没有看过小说原著,不过据说在小说中,美月更为的阴暗冷酷,内心爱直树,和修哉相互消遣,对维特抱有杀意。似乎小说里她轻视生命的成分更重,而对常态的信奉更弱,最终也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祭品。如果是这样,那么电影中对于美月这个角色的改编和利用就相当出色而且成功。
-----------以下写于1月30日-----------
下面有关于小说的剧透,
虽然电影已经透的差不多了
不过我几乎把与美月有关的内容全透了
不喜勿视
-----------------------------------------------
我把小说也看完了,小说中关于美月的部分需要加注的是:
1. 小说中修哉说美月相貌外表平凡,没什么特点
2. 小说中美月认为直树是自己的初恋,把修哉看成自己被欺负后“惟一的伙伴”,她对修哉的感情由此而生。修哉则是看见美月去买药品,他后来被美月的头脑吸引。他以为美月和自己一样也想杀人,发现美月只是单纯想模仿luna sea却不想杀人时很失望。从美月自己的和最后修哉的描述来看,美月对修哉的感情很可能是单纯而且真实的。
3. 小说中美月描述了很多关于维特的细节。她发现维特不仅愚蠢,而且只是崇拜樱宫,想要通过某种表现来满足自己“当好老师”的幻想,而并非真的在意学生。她不满维特间接逼死直树。最后在指证维特前,她用修哉给的测谎仪验证了维特的真实想法,之后才对维特做出指控。
4. 小说中是将美月给森口的信全文写出,在小说中美月已经将这封信写好寄给文学刊物投稿,并且希望借此能让森口看到。但是小说中没有明确表示森口是否看到了这封信。没有美月与森口见面的剧情。美月在信中并没有透露修哉的恋母情结,美月只是在最后于修哉的争吵中说出了这件事。
5. 小说中没有讨论生命的重量,美月最后只是问了老师现在对制裁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
6. 小说中暗示了一些美月可能不为人知的事:比如修哉说美月失踪一周了也没人找她,美月说自己从不曾反抗家人所以晚归只要找个借口就没事。
7. 美月与直树的关系比电影中展现的要更近。美月家离直树家很近,美月小学低年级时常和直树的二姐玩,美月也会时常去直树家做客。
8.美月在森口告白后,相信森口心中仍有道德的存在,所以她事后就去用药品验证了牛奶中没有血液(牛奶被樱宫掉包了)。
9.美月在最后一次家访时试图有意想让直树知道牛奶的真实情况,但是最后没能成功把信递给直树。
10.美月幻觉似的认为luna sea就是另一个自己,不是崇拜也不是认同。理由是luna sea和自己的名字有关联,而且收集的药品也和自己一样。修哉认为美月对后者的说法可疑。从美月提到自己父母这点来看,排除美月就是luna sea的可能。
11. 美月被杀一是因为她说直树是她的初恋,二是她指出了修哉妈妈控的问题
12.森口其实认为自己的设计也是造成美月的死的因素之一(但她说不应该推卸责任,所以该负责任还是修哉)
13.小说中美月是被修哉掐死的,没有被锤击。也没有关于她被肢解的描述。
总结,小说中美月因为维特的糟糕表现而怀念森口。她同情不敢来上学直树和被欺负的修哉,对学生的霸凌欺负很是不满。她对森口的制裁持怀疑思考的态度,对维特的愚蠢和虚伪极度不满以至于起杀意。她对修哉和直树的态度可以说是站在保护和拯救的立场上,可以说她是站在某种“传统”或“常态”的角度看待问题。但她并不像樱宫那样坚定,否则以她对事态的认知,她完全可以采取更积极主动的干预手段,比如在第二次家访时就设法告知直树牛奶的真相,或者把森口告白事件告诉维特,而非冷眼看着事态滑向不可收拾。最终现实的发展还是将她也逼向了极端。可以想见,假如她不是被修哉杀害而维特依旧留任,那么她很可能会真的杀了维特。不过她在投稿中表明了自己的杀意,很可能是希望借此增加森口读到信的几率,并且希望森口或者其他人会来阻止自己,因为显然美月不是那种希望杀人以求成名的人。她对修哉的理解可能不逊于最后的森口,却丝毫不感到恐惧,这不仅是因为她单纯的情感,还因为她本有轻生的态度。总体上看,美月虽然善于观察与思考,心智却还是单纯,徘徊在善恶之间。她会让人想到很多处于那个年龄,思维已经很活跃但在价值观上还很困惑的孩子。她的观察与思考串联起了剧情中的各种线索,也引导读者了解那种种”不正常的状态“。
小说中相对更突显美月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而电影中则是相对更突显美月困惑与单纯的一面。
-------------------2月1日--------------------
 另外,个人看法,因为美月和森口在对待两少年的立场是对立的(在小说中尤为明显),所以电影在安排两人见面直接交锋,我觉得是相当有意思的,这是一个不错的安排。
  
  不过小说中美月是希望无论如何也要问森口,而且美月还把稿子寄给杂志了。而电影中美月写给森口的信却从没想要寄出去,而且美月似乎只是单纯想要倾诉,却不想追问什么。所以两人的交锋没有什么火花。如果是小说中的两人见面了,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告白影评

女初中生北原美月,在小说中被定为“殉道者”,在电影中同样分量十足却易于被忽视。美月的作用在其出场后不久就已经由角色自己说出来了
“老师,这个班级不正常”
换言之,美月是从一个正常者的角度在察觉并观察到所有的”不正常“,这点是她与热血老师的区别,后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完全缺乏理解,而前者对事情则是完全的理解。
美月的内心也有黑暗,她崇拜luna sea(她应该不是luna sea本人),不过她准备的毒药却是自杀用的,所以她同样也看轻生命,并且也理解看轻生命的其他诸人,包括最后杀死她的修哉。不过对她来说,这些黑暗是不正常的,是不该表露出来的。她虽然理解正在发生的一切,但是她相信某种”正常“的存在,所以她才不去欺负渡边,才相信悠子无意做出在牛奶里放血这种事,才会对悠子说“修哉只不过是因为在意母亲……”。因此她以某种纯粹感而不负”美呆“之名。她呆不是因为她什么都不知道,而是她依旧相信。她的立场是在第三方位置,悠子也把她和自己的女儿一样列为”无关的受害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她的立场是反对悠子的复仇行动,这从她与悠子见面时的反应就可以看出,但正是由于她,悠子的复仇行动才得以成功,并且最终也替美月自己复仇了。在美月看来,悠子的复仇行动同样属于不正常,这点与樱宫不谋而合。
不过美月的死却绝对不是意外,而是必然。因为从一开始美月注定就是殉道者,某种程度上是弱化女版的另一个”樱宫“。正是因为她察觉、理解甚至接受一切的不正常的同时却又坚信”正常“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她不得不为”正常“殉道。她很纯粹的爱着修哉,理解并接受他的一切。这样对待学生曾经被教育者视为不二的法门,结果她仅仅因为向修哉陈述事实,就被杀害了。她的死也表示某种现实常态的崩溃,而”非常态“则成为了一种常态。于是”美月“和”由美“”樱宫“一样死了,而悠子活着并且完成了复仇。
注:我没有看过小说原著,不过据说在小说中,美月更为的阴暗冷酷,内心爱直树,和修哉相互消遣,对维特抱有杀意。似乎小说里她轻视生命的成分更重,而对常态的信奉更弱,最终也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祭品。如果是这样,那么电影中对于美月这个角色的改编和利用就相当出色而且成功。
-----------以下写于1月30日-----------
下面有关于小说的剧透,
虽然电影已经透的差不多了
不过我几乎把与美月有关的内容全透了
不喜勿视
-----------------------------------------------
我把小说也看完了,小说中关于美月的部分需要加注的是:
1. 小说中修哉说美月相貌外表平凡,没什么特点
2. 小说中美月认为直树是自己的初恋,把修哉看成自己被欺负后“惟一的伙伴”,她对修哉的感情由此而生。修哉则是看见美月去买药品,他后来被美月的头脑吸引。他以为美月和自己一样也想杀人,发现美月只是单纯想模仿luna sea却不想杀人时很失望。从美月自己的和最后修哉的描述来看,美月对修哉的感情很可能是单纯而且真实的。
3. 小说中美月描述了很多关于维特的细节。她发现维特不仅愚蠢,而且只是崇拜樱宫,想要通过某种表现来满足自己“当好老师”的幻想,而并非真的在意学生。她不满维特间接逼死直树。最后在指证维特前,她用修哉给的测谎仪验证了维特的真实想法,之后才对维特做出指控。
4. 小说中是将美月给森口的信全文写出,在小说中美月已经将这封信写好寄给文学刊物投稿,并且希望借此能让森口看到。但是小说中没有明确表示森口是否看到了这封信。没有美月与森口见面的剧情。美月在信中并没有透露修哉的恋母情结,美月只是在最后于修哉的争吵中说出了这件事。
5. 小说中没有讨论生命的重量,美月最后只是问了老师现在对制裁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
6. 小说中暗示了一些美月可能不为人知的事:比如修哉说美月失踪一周了也没人找她,美月说自己从不曾反抗家人所以晚归只要找个借口就没事。
7. 美月与直树的关系比电影中展现的要更近。美月家离直树家很近,美月小学低年级时常和直树的二姐玩,美月也会时常去直树家做客。
8.美月在森口告白后,相信森口心中仍有道德的存在,所以她事后就去用药品验证了牛奶中没有血液(牛奶被樱宫掉包了)。
9.美月在最后一次家访时试图有意想让直树知道牛奶的真实情况,但是最后没能成功把信递给直树。
10.美月幻觉似的认为luna sea就是另一个自己,不是崇拜也不是认同。理由是luna sea和自己的名字有关联,而且收集的药品也和自己一样。修哉认为美月对后者的说法可疑。从美月提到自己父母这点来看,排除美月就是luna sea的可能。
11. 美月被杀一是因为她说直树是她的初恋,二是她指出了修哉妈妈控的问题
12.森口其实认为自己的设计也是造成美月的死的因素之一(但她说不应该推卸责任,所以该负责任还是修哉)
13.小说中美月是被修哉掐死的,没有被锤击。也没有关于她被肢解的描述。
总结,小说中美月因为维特的糟糕表现而怀念森口。她同情不敢来上学直树和被欺负的修哉,对学生的霸凌欺负很是不满。她对森口的制裁持怀疑思考的态度,对维特的愚蠢和虚伪极度不满以至于起杀意。她对修哉和直树的态度可以说是站在保护和拯救的立场上,可以说她是站在某种“传统”或“常态”的角度看待问题。但她并不像樱宫那样坚定,否则以她对事态的认知,她完全可以采取更积极主动的干预手段,比如在第二次家访时就设法告知直树牛奶的真相,或者把森口告白事件告诉维特,而非冷眼看着事态滑向不可收拾。最终现实的发展还是将她也逼向了极端。可以想见,假如她不是被修哉杀害而维特依旧留任,那么她很可能会真的杀了维特。不过她在投稿中表明了自己的杀意,很可能是希望借此增加森口读到信的几率,并且希望森口或者其他人会来阻止自己,因为显然美月不是那种希望杀人以求成名的人。她对修哉的理解可能不逊于最后的森口,却丝毫不感到恐惧,这不仅是因为她单纯的情感,还因为她本有轻生的态度。总体上看,美月虽然善于观察与思考,心智却还是单纯,徘徊在善恶之间。她会让人想到很多处于那个年龄,思维已经很活跃但在价值观上还很困惑的孩子。她的观察与思考串联起了剧情中的各种线索,也引导读者了解那种种”不正常的状态“。
小说中相对更突显美月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而电影中则是相对更突显美月困惑与单纯的一面。
-------------------2月1日--------------------
 另外,个人看法,因为美月和森口在对待两少年的立场是对立的(在小说中尤为明显),所以电影在安排两人见面直接交锋,我觉得是相当有意思的,这是一个不错的安排。
  
  不过小说中美月是希望无论如何也要问森口,而且美月还把稿子寄给杂志了。而电影中美月写给森口的信却从没想要寄出去,而且美月似乎只是单纯想要倾诉,却不想追问什么。所以两人的交锋没有什么火花。如果是小说中的两人见面了,不知道会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