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漫 » 薄暮

  • 薄暮

    薄暮HD中字

    年份:2019 类型:动漫

    主演:樱田日和,加藤清史郎,下野纮,岛本须美,福原香织,雨宫天,佐仓绫音,花泽香菜

    导演:山本宽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描绘福岛的现在,再平常不过的相遇的故事。这个世界,仍然有爱。芬兰第一次让世界刮目相看,还是在1939年被称为大象和蚂蚁之战的苏芬战争,打得刚经历了大清洗、自毁长城的苏军狼狈不堪,纳粹德国因此觉得苏联好欺负。时至今日,芬兰为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保障,教育不仅全部免费,大学生每个月还可领取至少680欧元的津贴、补贴和低息贷款。
与人们“高福利养懒汉”的设想相反,毫无后顾之忧的芬兰人勇于冒险和创新,“高税收、高福利”成为国家竞争力最强大的引擎,科技创新能力和国民幸福指数在全球首屈一指。
有人戏言,生在福利优越、风景如画、政府廉洁的芬兰,等于是中了彩票大奖。芬兰大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aki)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看法。福利制度能让你不至于被饿死,却无法保证你获得尊严和幸福。考里斯马基将镜头对准人间天堂的阴影部分,关注那些失业、无家可归、孤独、自闭的人,那些在屠宰场、垃圾桶、火柴厂、贫民窟挣扎求生的失败者。观众惊讶地发现,原来芬兰也存在歧视、犯罪、人情冷漠和官僚作风。
从26岁开始拍电影,考里斯马基就确立了以干瘪的形式呈现丰富内容的风格,如同电影界的海明威和卡佛,让受够了凌厉的剪切、特效、复杂的情感纠葛等视听轰炸的观众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在骄阳如火的沙漠痛饮冰啤。这种有个摄象机就可以拍的片子,要想在汗牛充栋的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荣登艺术殿堂,比拍一部《阿凡达》的难度还要大,因为投入少、门槛低,竞争尤为激烈。
《卡秋莎》、《红莓花儿开》的歌词作者、俄罗斯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1943年4月19日在《真理报》发表的诗作《歌》,后来由佚名曲作者谱写成旋律优美、充满沧桑和浪漫气息的《灯光》。《天堂阴影》、《薄暮之光》均选用了质朴动人的《灯光》作插曲,与影片相得益彰。草根出身的考里斯马基,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1983年的处女作《罪与罚》即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尊重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每一个克制、简洁的镜头都散发着人道主义的高贵气质,此起彼伏的冷幽默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作为无产阶级三部曲的第一部,《天堂阴影》(1986)的情节发展、人物表演和场景简单到了极致,绝无半句废话,也没有任何电影技巧的卖弄,普通芬兰人的友谊和爱情,与北欧坚硬、干冷的雪原一起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为给领导子女腾出位置,超市收银员遭无理开除(一年内3次因别人的原因下岗);男女主角因穿着寒酸,被高档餐厅拒之门外,只能在路边吃快餐;收垃圾的工友上门借钱,穷得叮当响的父亲,打起了儿子存钱罐的主意。
《火柴厂女工》(1990)可能是考里斯马基作品中最冷酷的一部,在舞会上坐冷板凳的女工,用薪水买了条裙子,父亲一个耳光就扇了过来:“婊子!”在1989年中国和伊拉克的新闻的衬映下,先被男人玩弄、遗弃,再被家庭抛弃的女工,索性买了包耗子药回报这个比北欧冬天还冷的社会。
考里斯马基镜头里的人物大多性格内向、表情呆板,让一些惯于欣赏大喜大悲的观众很不适应,闷得慌。观众能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考里斯马基的冰山艺术,就是通过冷幽默和人物细微的肢体语言,让你感受海水下面的冰山:奇崛、壮丽,美不胜收。
《波西米亚生活》(1992)与狗抢食的艺术家,《列宁格勒牛仔遇见摩西》(1994)被冻死的乐手,《浮云》(1996)的女主角下岗后,受身份、年龄歧视,贷款、就业无着,几乎山穷水尽,《没有过去的男人》(2002)更狠,焊工一下火车就被劫匪打得失去了记忆,伤还没好又被治安员敲竹杠。赫尔辛基最坏和最好的人似乎都聚集在贫民窟,善良的邻居和慈善机构帮助焊工开始了新的生活。福利制度在影片里得到了体现,但导演要强调的是:自助者,天助之。
不动声色的讽刺更有力量:《罪与罚》里的警察,蠢得连屁股下面的凶器也发现不了,凶手投案自首,马上扑过去把人家打倒在地,动物果然凶猛;《薄暮之光》(2006)里性格孤僻的保安詹,不幸中了黑社会的美人计。一个不起眼的细节意味深长:高傲、冷淡,被詹视若珍宝、甘愿相守一生的美人,在黑老大与弟兄们赌牌时,只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奴仆。给傻逼织毛衣没问题,织的过程中感觉到幸福,情何以堪?带有感伤味道的《灯光》,越发衬托出詹内心深处的火热情感,在芬兰的这片天空下,他还没来得及学会抱怨。
放眼世界影坛,惟独考里斯马基能获得电影大师库斯图里卡的赞美:“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与这个歇斯底里的时代完全不同。他的人道观点让人难以置信。在技术、数字堆砌的电影之外,的确存在着一个位置,给那些相信生命是个奇迹的人。”
几乎每部电影都捧得国际大奖的考里斯马基,2006年宣布退隐江湖,此后只拍过一个短片。相信他没看过沈从文的小说,但他含糊其词的告别却和《边城》的结尾一样引人遐想: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看电影》10月)

薄暮影评

芬兰第一次让世界刮目相看,还是在1939年被称为大象和蚂蚁之战的苏芬战争,打得刚经历了大清洗、自毁长城的苏军狼狈不堪,纳粹德国因此觉得苏联好欺负。时至今日,芬兰为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保障,教育不仅全部免费,大学生每个月还可领取至少680欧元的津贴、补贴和低息贷款。
与人们“高福利养懒汉”的设想相反,毫无后顾之忧的芬兰人勇于冒险和创新,“高税收、高福利”成为国家竞争力最强大的引擎,科技创新能力和国民幸福指数在全球首屈一指。
有人戏言,生在福利优越、风景如画、政府廉洁的芬兰,等于是中了彩票大奖。芬兰大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aki)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看法。福利制度能让你不至于被饿死,却无法保证你获得尊严和幸福。考里斯马基将镜头对准人间天堂的阴影部分,关注那些失业、无家可归、孤独、自闭的人,那些在屠宰场、垃圾桶、火柴厂、贫民窟挣扎求生的失败者。观众惊讶地发现,原来芬兰也存在歧视、犯罪、人情冷漠和官僚作风。
从26岁开始拍电影,考里斯马基就确立了以干瘪的形式呈现丰富内容的风格,如同电影界的海明威和卡佛,让受够了凌厉的剪切、特效、复杂的情感纠葛等视听轰炸的观众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在骄阳如火的沙漠痛饮冰啤。这种有个摄象机就可以拍的片子,要想在汗牛充栋的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荣登艺术殿堂,比拍一部《阿凡达》的难度还要大,因为投入少、门槛低,竞争尤为激烈。
《卡秋莎》、《红莓花儿开》的歌词作者、俄罗斯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1943年4月19日在《真理报》发表的诗作《歌》,后来由佚名曲作者谱写成旋律优美、充满沧桑和浪漫气息的《灯光》。《天堂阴影》、《薄暮之光》均选用了质朴动人的《灯光》作插曲,与影片相得益彰。草根出身的考里斯马基,深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1983年的处女作《罪与罚》即改编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说),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尊重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每一个克制、简洁的镜头都散发着人道主义的高贵气质,此起彼伏的冷幽默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作为无产阶级三部曲的第一部,《天堂阴影》(1986)的情节发展、人物表演和场景简单到了极致,绝无半句废话,也没有任何电影技巧的卖弄,普通芬兰人的友谊和爱情,与北欧坚硬、干冷的雪原一起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为给领导子女腾出位置,超市收银员遭无理开除(一年内3次因别人的原因下岗);男女主角因穿着寒酸,被高档餐厅拒之门外,只能在路边吃快餐;收垃圾的工友上门借钱,穷得叮当响的父亲,打起了儿子存钱罐的主意。
《火柴厂女工》(1990)可能是考里斯马基作品中最冷酷的一部,在舞会上坐冷板凳的女工,用薪水买了条裙子,父亲一个耳光就扇了过来:“婊子!”在1989年中国和伊拉克的新闻的衬映下,先被男人玩弄、遗弃,再被家庭抛弃的女工,索性买了包耗子药回报这个比北欧冬天还冷的社会。
考里斯马基镜头里的人物大多性格内向、表情呆板,让一些惯于欣赏大喜大悲的观众很不适应,闷得慌。观众能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考里斯马基的冰山艺术,就是通过冷幽默和人物细微的肢体语言,让你感受海水下面的冰山:奇崛、壮丽,美不胜收。
《波西米亚生活》(1992)与狗抢食的艺术家,《列宁格勒牛仔遇见摩西》(1994)被冻死的乐手,《浮云》(1996)的女主角下岗后,受身份、年龄歧视,贷款、就业无着,几乎山穷水尽,《没有过去的男人》(2002)更狠,焊工一下火车就被劫匪打得失去了记忆,伤还没好又被治安员敲竹杠。赫尔辛基最坏和最好的人似乎都聚集在贫民窟,善良的邻居和慈善机构帮助焊工开始了新的生活。福利制度在影片里得到了体现,但导演要强调的是:自助者,天助之。
不动声色的讽刺更有力量:《罪与罚》里的警察,蠢得连屁股下面的凶器也发现不了,凶手投案自首,马上扑过去把人家打倒在地,动物果然凶猛;《薄暮之光》(2006)里性格孤僻的保安詹,不幸中了黑社会的美人计。一个不起眼的细节意味深长:高傲、冷淡,被詹视若珍宝、甘愿相守一生的美人,在黑老大与弟兄们赌牌时,只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奴仆。给傻逼织毛衣没问题,织的过程中感觉到幸福,情何以堪?带有感伤味道的《灯光》,越发衬托出詹内心深处的火热情感,在芬兰的这片天空下,他还没来得及学会抱怨。
放眼世界影坛,惟独考里斯马基能获得电影大师库斯图里卡的赞美:“考里斯马基的电影与这个歇斯底里的时代完全不同。他的人道观点让人难以置信。在技术、数字堆砌的电影之外,的确存在着一个位置,给那些相信生命是个奇迹的人。”
几乎每部电影都捧得国际大奖的考里斯马基,2006年宣布退隐江湖,此后只拍过一个短片。相信他没看过沈从文的小说,但他含糊其词的告别却和《边城》的结尾一样引人遐想: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看电影》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