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剧情片 » 身在高地

  • 身在高地

    身在高地HD

    年份:2021 类型:剧情片

    主演:安东尼·拉莫斯,梅丽莎·巴雷拉,斯蒂芬妮·比翠丝,阿丽亚娜·格林布拉特,林-曼努尔·米兰达,LeslieGrace,吉米·斯密茨,科里·霍金斯,达丝莎·坡兰科,克里斯·杰克逊,达芬妮·鲁宾-维佳,DaymienValentino,马克·安东尼,黄景伟,欧嘉·梅雷迪斯,ValéryLessard,格里高利·迪亚兹四世,苏珊·波尔法,帕特里克·佩奇,玛莎·尼科尔斯,阿列克莎·波勒,詹姆斯·雷娃,汤姆·

    导演:朱浩伟

    地区:美国

    语言:

二零云1

二零云2

剧情简介

讲述在纽约的华盛顿高地,杂货店老板Usnavi在继承了祖母的财产后,将要关掉店铺回到家乡多米尼加共和国过退休生活,对此他百感交集,而拉美裔社区和那里居民的吸引力让他停下来思考。影片围绕Usnavi、一名大学生、一名出租车司机、一位美容院员工和一个渴望更好生活的老妇人展开,随着中产阶级化开始扎根,闷热夏天中,一场停电让个人危机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部改编自 Lin-Manuel Miranda (LMM) 宽街首作的身在高地,说是今年最受期待的电影,也不为过吧。音乐剧我不太懂,本剧宽街首演的时候我还没来纽约,自然也没看过原作。但我在高地住过几年,昨天看了电影非常喜欢 —— 开场的那八分钟真是精妙地捕捉到了这个社区的生命力 —— 剧里的文化背景我也尤其有共鸣,就来写一写吧!联系到音乐剧的创作从LMM学生时代就开始了,而电影有不少紧贴时代的内容,估计不少是改编,所以这里只讨论电影内容。1. 华盛顿高地 (Washington Heights) 身在“高地”指的是曼哈顿西北边的社区(neighborhood)华盛顿高地。一百多年前纽约地铁建成后,这里被1/A/C线和中下城连接起来(现在还是这几条线,虽然在很多区域重合,但坐字母线和数字线的人群差异极大,所以Usnavi才会强调take the A train),最早是爱尔兰和东欧移民的聚集区。剧里Kevin和Nina讲起自家出租车调度公司的历史时,也提到店铺最早是从爱尔兰人手里买过来的,“当时整条街都是爱尔兰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拉丁裔,尤其是多米尼加裔,开始大量涌入华盛顿高地和周边地区。现在这里超过七成的居民都是拉丁裔,剧里的主要人物来自加勒比海的好几个区域,Usnavi来自多米尼加,Nina和Kevin是波多黎各人,整条街的奶奶Claudia古巴人。但是同样讲西班牙语,文化上也非常近似,都带着海岛文化里对音乐舞蹈和阳光的热爱,所以这个社区的居民不管来自哪里,都对社区本身的包容性和凝聚力有非常深的认同感。Nina在大学受到文化冲击后回到家里,会说“Let me just listen to my block”。 但因为曼哈顿西北边地势的原因,高地其实并不止这一个。华盛顿高地往北是Inwood,LMM就在这出生长大;南边呢,紧邻着汉密尔顿高地(Hamilton Heights)。没错,就是让LMM名声大噪的汉密尔顿。那个用一生实践hip hop精神的美国国父,人生的最后两年住在这里。那时可还没地铁啊,能住在这种飞地的人,交通都得靠(马)车,那都是豪啊!汉密尔顿高地非常独特,它传统上属于著名的非裔社区哈林区(Harlem),居民非裔和拉丁裔差不多一半一半,所以又叫做西哈林(Hispanic Harlem or West Harlem),文化上和华盛顿高地更接近。我当时住在汉密尔顿和华盛顿两个高地的交界,夏天每到周末就有block party,邻居们把路封起来,打开消防栓放水降温,在街边放很大声的拉丁音乐,唱歌跳舞,一定会有是啤酒和波多黎各挫冰——就是LMM在剧里推着小车卖的piragua。是让人怀念的夏天啊!(电影里也有汉密尔顿的小彩蛋:Kevin为Nina给斯坦福交学费的那通电话,等待音乐是you‘ll be back——是暗示Nina最终会回到斯坦福吗!华盛顿本人也有客串出场哦!)

电影在西181街取了不少景,在宽街和西181路口,往西能看到剧里反复出现的乔治华盛顿大桥

2. 纽约社区的刻板印象 电影开头那个找Usnavi问路的游客,说自己从没去过96街北边,这是不少游客和纽约居民的写照。96街往南的上西区,是曼哈顿最宜居,也是租金最贵的地区之一,传统上是文艺界成功人士最爱住的街区。但96街往北,迅速进入哈林和其它移民聚集区,除了哥大所在的晨边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那几条街,大众对这些区域的印象只有高犯罪率不安全这一条。估计每个在哥大读书的国人,刚来都被师兄师姐告诫过,千万不要往北乱走。历史上的高地,包括西哈林,确实经历过犯罪率非常恐怖的八九十年代 —— 主因是源自里根时代的crack epidemic —— 但是这些地区最近这二十年经历了不少变化,绝对没有不安全到不能住或者不能拜访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华盛顿高地和紧邻的西哈林都是文化历史丰富而多元的街区。除了前面提到的汉密尔顿故居,这里还有很多文化历史地标:大都会博物馆专收中世纪馆藏的The Cloisters,民权运动领袖Malcolm X的故居,曾作为美国独立战争指挥部的Morris-Jumel Mansion(也是曼哈顿现存的最老的房子)等等。城市规划和自然景观也有非常独到的地方,电影里反复出现的乔治华盛顿大桥,游泳池唱段取景的Highbridge Park都非常美。再加上大量拉丁移民带来的独特文化和美食,这样的社区正是纽约这座多元融合城市旺盛生命力的来源。但是长期以来的刻板印象,让游客,甚至很多居住多年的纽约客,不敢往96街北边乱走一步,这其实是非常可惜的。看到这部电影,用镜头捕捉了这些宝藏街区最有活力,焕发生命力的那一面,真的太开心了!当然,真实的高地是没电影里那么干净整洁啦,适当的美化一下还是必要的哈哈。 另外据说原版never been north of 96是Usnavi的台词。考虑到剧版演员和观众是可以互动的,这就很像LMM对台下观众开的玩笑了。在纽约,主流音乐剧观众又老又白又有钱的程度大概仅次于古典音乐会听众,前几年宽街观众的家庭平均年收入超过26万美金(差不多纽约评价的4倍吧),当年在现场看秀的观众估计真没几个去过96街以北。

嘻哈英雄汉密尔顿的“豪”宅

3. 士绅化(gentrification) 电影以一个即将要消逝的社区(a story about a block that's disappearing)开始,直接点出了士绅化对高地这样的传统移民社区的冲击。LMM在最初创作音乐剧的时候,这个现象还没出现,所以这应该是随着时代背景的改编。士绅化这个主题,真要细说起来,可以写好几部博士论文了。它指的是传统的低收入城市社区,逐渐被中产阶级,专业人士入侵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伴随着社区居民结构的变化(更多高学历高收入人士涌入),房地产市场变化(房价、租金变高),新兴商业类型涌入(以中产阶级为服务目标的商店取代传统商店),公共服务设施变化(绿化公园变多,学校质量变化)。看起来士绅化会改变传统社区的面貌,很多以高犯罪率闻名的社区在士绅化后都变得更安全宜居,但是它对传统上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低收入人群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因为房价物价变高,很多人无法再负担已经居住好几世代的社区,只能往城市更边缘的地区搬迁,远离自己的生存网络。 买下Kevin半边铺头的干洗店,目标客户就应该是近期搬入高地的中产阶级。Benny的唱段嘲笑它的高价,洗一件衬衫居然要8美元;奶奶Claudia想去干洗自己母亲留下来的珍贵刺绣,被高价吓到眼神都暗淡下来。这里并不是说干洗店老板做黑心生意,他明显是识货的(夸奖刺绣的精致工艺),还要给奶奶免掉加急费,只是他这间店的定位实在不是服务那些老街坊的。而Usnavi经营着的爸爸传下来的杂货铺,也在被社区经历的变化不断冲击着。这点我住那儿的时候体会特别明显,街区里的老店个个都卖rice & beans,人最多的是99分店,但最近几年新开了不少ins风网红咖啡店,标榜健康素食的超市。在这些店里消费的人泾渭分明,中产和老街坊住在同一条街,但行动轨迹豪无交集,事实上生活在两个割裂的平行世界里。 另一个例子是美发美甲店老板娘Daniela的搬迁,租金不断上涨,让她不得不把店迁到更北边,跨过哈林河的Bronx。但这样的士绅化对社区传统居民的影响又不仅仅是物理搬迁那么简单,有可能还伴随着整个生活方式和关系网络的解体。中产阶级专业人士的生活以个人或者家庭为单位,而高地这样的移民社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渗透性明显更强,电影里说奶奶“adopted the entire community”,而Sonny是被整条街养大的(目测他爸爸是个酒鬼)。这样的社区解体之后对传统居民的打击很可能是毁灭性的,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家,还有赖以生存的支援网络。

夏日常见街景

4. 初代大学生的困境 电影给Nina这个人物的设定就是典型的初代大学生(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最近这些年,由于精英大学开始注重学生群体多样化,招生政策对初代大学生做了很多倾斜,但是由于家庭里没有其它人经历过大学生活,精英大学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尤其让他们难以融入,初代大学生到了精英大学会遭遇很多学业以外的困境。大学毕竟是一个强社交环境,对于很多来自城市贫困社区的初代大学生,原本的世界可能就是像Nina唱的那样,就是一张城市地铁地图,但是他们的同学个个冬天去瑞士滑雪夏天去南法度假。被这样的新环境冲击,就和我们这儿背着全村希望考上城里学校的农村孩子一样,很容易三观稀碎。这个问题最近几年被学术界还有大众媒体都广泛研究报导过,我去年的课上就和学生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有个学生的发言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就是和Nina差不多的背景,所以他在被藤校录取的情况下,留在了家附近的一个普通公立,“I'm not going to leave an entire community behind just for some Ivy colleges.” Nina在上了斯坦福之后的那些遭遇,被校友当成服务员,被室友的父母当成小偷搜身,估计是电影的改编。这些故事实在是像从报纸里抄下来的耸动的头条新闻,略微显得陈辞滥调了一点。但怎么说呢,陈词滥调之所以是陈词滥调,就是因为它发生了太多次,不新鲜,但是太真实了。我看过LMM的一个采访,他说创作原剧时,剧场的人嫌失去斯坦福奖学金的桥段会让观众没有紧张感,建议他把Nina的故事改成去上大学之后怀孕,或者男朋友家暴她,仿佛拉丁裔的年轻女性身上只配发生这样的剧情。现在电影的故事起码会让那些在新环境里遭遇认同危机的人产生真正的共鸣。

5. 无证移民和DACA 给Sonny加上无证移民的背景故事是电影最棒的改编,完全契合角色设计,毕竟在彩票中奖九万六的唱段里,Sonny就贡献了最有社会意识的一段,其它角色唱的是个人的梦想和憧憬,而Sonny畅想的是投资教育改造社区,好难想象这些词是LMM在十几年前写出来的,这是何等敏锐的社会嗅觉,简直预言帝啊:

With ninety-six thousand, I'd finally fix housin'Give the barrio computers with wireless web browsin'Your kids are livin' without a good edjumicationChange the station, teach 'em about gentrificationThe rent is escalatin' The rich are penetratin' We pay our corporations when we should be demonstratin' What about immigration? Politicians be hatin' Racism in this nation's gone from latent to blatant

交代Sonny无证背景的桥段设计得很微妙。Sonny爸爸反问Usnavi,你有想过问什么你只能用现金支付他的打工钱吗?一句话让Usnavi秒懂。这就是无证移民的处境,这些人你可能和他们朝夕相处,完全无法察觉他们和美国人的差别,可是他们无法办驾照,信用卡,缺了那一纸证明,再努力工作,上升通道也完全被锁死。奥巴马时代出台了DACA,延缓遣返那些小时候就被带来美国的无证移民。但这是奥巴马和右翼妥协之下的政策,因为DACA并没有给这些在美国受教育长大的移民一个合法的成为美国公民的通道。最初包含绿卡通道的提案叫做DREAM(所以这些无证移民孩子也被叫做DREAMer),在国会讨论过好几次,但始终没有通过。 电影里让Sonny和Nina去参加DACA示威也是不错的改编。无证移民正是西裔/拉丁裔最受关注的政治议题,Sonny本人就是DREAMer,这个桥段具象化了他的唱段“ I'll cash my ticket and picket, invest in protest/Never lose my focus 'til the city takes notice ”,他的故事线一下子立体了起来;而Nina,作为社区的希望,她的故事线原本聚焦在优秀个体在脱离原生社群后的挣扎,这里让她参与DACA集会,意识到社区面临的更大问题,也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出口回到斯坦福,至此个人命运和社区未来交织起来,她找到了a greater cause worth fighting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