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纪录片 » 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 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在越南最后的日子超清

    年份:2014 类型:纪录片 纪录片

    主演:内详

    导演:罗瑞·肯尼迪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二零云2

二零云1

剧情简介

上映。故事讲述了越南战争的最后几天,北越军队节节胜利南越军队则面临崩溃,美国方面的只能应对这样的道德困境——到底是服从白宫的命令只带美国公民撤离,还是冒着被指控叛国罪的风险尽可能多的保留南越盟友的故事。在越南战争的最后几天,北越军队节节胜利南越军队则面临...

当你在观看一部纪录片之前听闻它将呈现从未展示过的图文以及影像资料,那藏在极少数人记忆深处的一段隐秘历史即将公之于众,那么纪录片本身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便会自然而然地超越其艺术价值,[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便是典型一例。

该片讲述的是美军在撤离越战泥潭之前几个月遇到的困境。当时北越军队步步逼近,美军支持的南越军队即将崩溃。在北越很可能对南越军队进行“大清洗”的危难之际,美军陷入了道德困境,是服从白宫命令赶紧撤离,还是冒着叛国罪的风险带着南越难民逃离苦海?全片的矛盾点即在此,[在越南最后的日子]做得干净利落,开篇五分钟就直接将问题摆在了观众面前。

前面已提及,借助肯尼迪姓氏的天然优势,该片最大的看点在于那些不曾公开的珍贵史料,没有解说词没有字幕没有搬演,一段段新闻片的片段展现在眼前,不容怀疑不由分说,时空的界限被触手可及的真实感打破,逼得人无法呼吸。

但光是历史资料的堆砌,就好比24小时的商店监控器是无法成就纪录片的,好的纪录片还需要创造性的发挥。在[在越南最后的日子]里具体体现在“讲故事”上。选了好题材自然有讲不完的素材,但以纪实美学为主导的纪录片如何利用戏剧美学讲故事对导演来说是个考验,故事本身无所谓,关键在于讲述的方法,是讲得干涩无味还是一波三折,要看导演的功夫。[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中全片始终贯穿着悬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罗瑞对于时间的掌控相当好,足够的时间延长了观众对于故事后续的期待,在借用资料、当事人口述、配乐构建的想象情境中(危难时刻的生死抉择),观众被讲述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导演所操控)的情感所引导。这些或愤慨或怜悯的情感的产生,全得益于罗瑞对人类普世价值情感的熟练掌握。

但是,始终游离在讲述之外的,或者说未被感性冲昏头脑的部分观众,很快便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越南最后的日子]并非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客观。借用维尔托夫爷爷的话来说:“纪录片中的真实素材必须在一个主题下贯穿起来,这个整体才被称作真实”。那么,该片的主题是什么。在美国士兵竭尽全力解救被困越南难民的故事背后,在赞颂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背后,该片隐藏了什么。只要仔细搜寻一下以往的认知,便会发现,越战片中的自省反思精神在[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中被遮蔽了。再来看被采访者的身份与背景,美国一方均为上级士兵,越南一方也极少数普通人,彼时的他们都在为美军服务,且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后都举家迁往了美国。罗瑞对于素材的选择性呈现难以让人信服,甚至让人不禁产生怀疑,罗瑞拍摄这部纪录片时是否曾前往越南,为何没有看到越南百姓(而非官员)被采访(他们作为弱势个体本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为何没有看到越南方面的资料。也许这些都是政治层面上的“不方面”,但可惜的是,这些片面的呈现已经抹杀掉了本片的客观性。

选择素材上的不公允,辅以最后几分钟的道德说教,宣扬大美国精神的“主旋律”的帽子已经扣在了[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上了。

本文首发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说明

文 调反唱唱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在越南最后的日子影评

当你在观看一部纪录片之前听闻它将呈现从未展示过的图文以及影像资料,那藏在极少数人记忆深处的一段隐秘历史即将公之于众,那么纪录片本身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便会自然而然地超越其艺术价值,[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便是典型一例。

该片讲述的是美军在撤离越战泥潭之前几个月遇到的困境。当时北越军队步步逼近,美军支持的南越军队即将崩溃。在北越很可能对南越军队进行“大清洗”的危难之际,美军陷入了道德困境,是服从白宫命令赶紧撤离,还是冒着叛国罪的风险带着南越难民逃离苦海?全片的矛盾点即在此,[在越南最后的日子]做得干净利落,开篇五分钟就直接将问题摆在了观众面前。

前面已提及,借助肯尼迪姓氏的天然优势,该片最大的看点在于那些不曾公开的珍贵史料,没有解说词没有字幕没有搬演,一段段新闻片的片段展现在眼前,不容怀疑不由分说,时空的界限被触手可及的真实感打破,逼得人无法呼吸。

但光是历史资料的堆砌,就好比24小时的商店监控器是无法成就纪录片的,好的纪录片还需要创造性的发挥。在[在越南最后的日子]里具体体现在“讲故事”上。选了好题材自然有讲不完的素材,但以纪实美学为主导的纪录片如何利用戏剧美学讲故事对导演来说是个考验,故事本身无所谓,关键在于讲述的方法,是讲得干涩无味还是一波三折,要看导演的功夫。[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中全片始终贯穿着悬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罗瑞对于时间的掌控相当好,足够的时间延长了观众对于故事后续的期待,在借用资料、当事人口述、配乐构建的想象情境中(危难时刻的生死抉择),观众被讲述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导演所操控)的情感所引导。这些或愤慨或怜悯的情感的产生,全得益于罗瑞对人类普世价值情感的熟练掌握。

但是,始终游离在讲述之外的,或者说未被感性冲昏头脑的部分观众,很快便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越南最后的日子]并非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客观。借用维尔托夫爷爷的话来说:“纪录片中的真实素材必须在一个主题下贯穿起来,这个整体才被称作真实”。那么,该片的主题是什么。在美国士兵竭尽全力解救被困越南难民的故事背后,在赞颂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背后,该片隐藏了什么。只要仔细搜寻一下以往的认知,便会发现,越战片中的自省反思精神在[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中被遮蔽了。再来看被采访者的身份与背景,美国一方均为上级士兵,越南一方也极少数普通人,彼时的他们都在为美军服务,且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后都举家迁往了美国。罗瑞对于素材的选择性呈现难以让人信服,甚至让人不禁产生怀疑,罗瑞拍摄这部纪录片时是否曾前往越南,为何没有看到越南百姓(而非官员)被采访(他们作为弱势个体本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为何没有看到越南方面的资料。也许这些都是政治层面上的“不方面”,但可惜的是,这些片面的呈现已经抹杀掉了本片的客观性。

选择素材上的不公允,辅以最后几分钟的道德说教,宣扬大美国精神的“主旋律”的帽子已经扣在了[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上了。

本文首发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说明

文 调反唱唱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