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 | 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阿尔菲 阿尔菲和妻子结婚已经有40个年头了,但他突然决定离开妻子,结束他们的婚姻。他的理由是为了寻找自己逝去的青春,追随着一个应召女郎而去。在与妻子离异后,害怕老去的阿尔菲娶了一个年纪只有他一半的拜金女郎,他每天忙于用各种奢侈品讨好娇妻。 |
![]() | 盖玛·琼斯饰演海伦娜 海伦娜和丈夫结婚已经有40个年头了,但她的丈夫突然为了追随一个应召女郎而决定离开,结束他们的婚姻。因为丈夫的无端遗弃,海伦娜陷入了无边无际的迷茫当中,她先是尝试自杀,失败之后又开始不断地麻醉自己,借以逃避生活中的痛苦,她甚至还将自己命运完全交托给一个喜欢故弄玄虚的算命之人。 |
![]() | 娜奥米·沃茨饰演莎莉 莎莉是老夫老妻阿尔菲和海伦娜的女儿,她也在不断地鼓励母亲去找算命之人,因为她实在是厌烦了照顾一个失去了最大的心理支柱和依托的疯狂的女人,即使那个人是她的妈妈。莎莉也对自己的婚姻不甚满意,她转而爱上了帅气的画廊老板格雷格。 |
![]() | 乔什·布洛林饰演罗伊 罗伊是莎莉的丈夫,身为小说家的他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事业已经跌至谷底,如今他正在紧张不安地等待着出版社对他最新的手稿的反馈,同时他还对弹吉他的神秘红衣女子愈发地意乱情迷起来。 |
![]() | 芙蕾达·平托饰演迪娅 迪娅是一个神秘的红衣女子,她喜欢坐在靠近罗伊家的窗前弹吉他。罗伊深深地为她着了迷,把她当成性幻想对象。 |
该片是典型的伍迪·艾伦的风格,全明星阵容、中产阶级角色、浪剧照漫而纠缠的关系,当然,还有一点点黑色幽默。该片很有趣,符合艾伦近年来电影的一贯风格:一点性、一点笑料,还有一些让观众事后琢磨的东西。但该片本身却能让观众觉得,这个鬼才导演实在是已经到了百炼成精的地步。伍迪·艾伦这部作品一如既往地絮叨而烦琐,从整体上看,观众也感觉不出其中有丝毫强烈的情感波动,该片看起来就是一湾湖水,从头到尾都波澜不惊。但是,湖水虽然宁静,观众却可以照见自己的形象。从这个角度来看,伍迪·艾伦的确做到了极至。(新浪娱乐评)
遭遇陌生人评论
伍迪•艾伦的伦敦第四部曲抛开了惊心动魄的阴谋和扣人心弦的剧情,转而将视线集中在了一个英国传统家庭及其生活圈中的小人物身上。导演通过他们在婚姻危机中的世象百态,试图借用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虚无主义揭示人类本性中的悲剧本源。正如开场引用莎翁《麦克白》剧中的那句话,原文大意是:生活就是戏台上的疯人呓语,除了愤怒就是喧嚣。
出于剧作家的身份,莎士比亚不止一次将人生比作戏台:演员在舞台上极尽所能地造作扭捏,在演绎本不属于自己的角色的同时,迎来接踵而至的低谷和高潮,而最终总免不了黯然落幕。在《威尼斯商人》中,莎翁也借安东尼奥之口将人生比作舞台,并用“飞蛾扑火”比喻那些总是因物质或欲望而招致悲剧打击的人。
本片的线索围绕两个充满婚姻危机的家庭展开:Sally夫妇和其父母Alfie夫妇,Sally和Roy是故事的主线。除了Helena以外,其余均为不满现状、对生活和激情尚存憧憬的人。Roy是第一个在生活中寻求变革的人,放弃当医生的机会,立志当作家。殊不知伦敦是寒士街的故乡,出版作品的门槛高高在上,一个医学专科的学生弃医从文在这时就有些飞蛾扑火的味道。
此外,Roy偷窥邻居,充满占有欲,最后带着邻居姑娘去聚会;Sally仰慕老板,欣然赴约,还不忘记透露消息给同事;Alfie不但要满足自我需求,还总是洋洋得意于自己老夫少妻的组合——纵观三人,尽管年龄、性别、地位不尽相同,但在变化、艳遇到来时,都表现出惊人一致的贪婪和虚荣,于是在目的渐行渐远继而变得遥不可及时,悲剧就不可避免了。
正如莎士比亚的几部悲剧都将寓意隐含于结局之中,艾伦第四部曲的结局也是如此。除了Helena一人外,Alfie如不妥协势必再次离婚,Sally面临着更大的危机,Roy的出轨蜜月也不容乐观,莎士比亚说,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老夫老妻之间淡薄的感情终究敌不过外来的新鲜诱惑,可当这份新鲜沉淀到锅底后,谁又能担当起经营俗务、相濡以沫的另一半呢?
然而艾伦并没有让电影结束在这个悲观的气氛中,而是将镜头转向了可爱的Jonathan,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这个角色身上闪现着对感情的“随缘和惜福”。相对于写书人Roy来说,Jonathan是个卖书人,或者说爱书人。如果说此处的书象征了生活和婚姻,那么相比屡作新书屡受挫折的Roy,他更懂得如何爱护和保存他的旧书,懂得如何珍惜幸福。而“随缘”则表现在他和Helena对于轮回转世的深信不疑。前世做过“埃及艳后,圣女贞德”,此生扮一回平民,享受平淡,白头到老,亦无遗憾。当一个人学会了满足,悲剧便无处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