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爱情片 » 特拉维夫在燃烧

  • 特拉维夫在燃烧

    特拉维夫在燃烧HD中字版

    年份:2018 类型:爱情片 剧情,喜剧,爱情

    主演:卡伊斯·纳塞夫,卢巴纳·阿兹巴尔,Yaniv Biton,麦莎·阿德哈迪,Nadim Sawalha,萨利姆道,约塞夫·斯威德,Amer Hlehel,拉蒂·蒂亚,Ashraf Farah,Ula Tabari,Yazan Doubal,Shifi Aloni,Negweny El Assal,Alma Hemmo

    导演:萨梅赫·祖比

    地区:法国

    语言:

二零云1

二零云2

剧情简介

巴勒斯坦,以色列人,颜色,颜色,颜色,颜色,颜色。Ed.在妻儿面前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自我吹嘘。援助直使脑壳,大城无良官请求团圆毕竟。反战,必然也必然!影展ShinshusoAihi成熟的Tomoe日本Tomoe,其他喜剧语录:能剧、基本疼痛、南约希。伴郎,天...

≪特拉维夫之火≫不少细节处处让我想起好些年前伍迪艾伦的≪子弹横飞百老汇≫:两出电影的男主角都是才情不够的编剧、阴差阳错地被大老粗二百五的狠角儿强行捉刀代写台词。都有光艳的bitch diva做戏中戏的女主角。戏中戏一个是装腔作势的舞台剧,一个是拿腔拿调的肥皂剧。附线里都穿插了一个爱情小故事。这要放在中国一定被人骂抄袭了,估计公映前就会被骂个体无完肤,打翻在地再踏上十万只豆瓣臭脚。看没看过的只要自诩是文青的都会抄把菜刀跟着上去追斩,确保导演从此冚家铲。

亏得导演是以色列人,有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及戛纳驻场等等光环的加持,最重要的是中国文青大约没几个知道他的,所以估计不会挨骂。整个观影过程中观众不断地咯吱咯吱哼哧哼哧地笑,全是憋不住的暗笑,我也觉得放声大笑不礼貌,毕竟人家在讲国恨家仇民族冲突的种种滑稽,不是西式戏剧的经典桥段那样一个蛋糕砸脸上那类白痴似的爆笑。结束时那个"season 2"的字幕还没上来,我们已经开始嗷嗷笑叫着,好些人已经站起来鼓掌了。

这故事简单而且傻的可爱:萨拉姆家在巴勒斯坦,每天排队经以军的哨卡,穿过大半个城去叔叔的肥皂剧片场当剧务,头衔是“语言指导”还是“方言指导”。他二三十岁了,还住在母亲家里。虽然说不上是不务正业,但多少看着有些胸无大志,没什么远大目标和理想,很本分地活着。说不上来哪里有点迟钝,干点什么都不紧不慢,反应也似乎慢半拍。他们片场在拍一部大约≪风声≫之类的肥皂剧,讲“六日战争”的,一上来就是一个巴勒斯坦江姐之类的角色受了情人的嘱托,使红粉计打入以军内部去勾引高官刺探情报。肥皂剧里贴演这中东女英烈的是一个来自巴黎的摩洛哥小明星,以现代审美来看明显不够水嫩,有点人老珠黄的意思,希伯来语不过关而且巴勒斯坦的阿语土话发音也不对路,但这婆娘却还价格不低脾气不小。一会儿台词不舒服了要改词,一会儿哭叫着要回国了,因为不肯演癌症病人、因为那样要光头、难看相的。

听着熟悉吧?没错,全世界的肥皂剧和十八线小明星都一样蠢,绝不是我们什么仙剑奇侠之类的专利,他们这阿拉伯谍战剧也一样受欢迎:巴以两边的阿拉伯女人犹太女人个个追着看,电视上做的时候,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公男朋友去打扰了她们追剧会当场出人命的,这些平民似乎不大在意烈士不烈士反犹不反犹,大家喜欢这剧的原因很简单:He is so hot! It is so romantic! So dramatic!

这日萨拉姆过以军关卡时,因为一个形容词的误会被扣了下来(别问我什么词,这电影里充满了这种难以置信但看上去又再合情合理不过的细节)。审人的二百五下级小军官近来正因为老婆追这种“反犹的愚蠢的剧集”受了冷落而不爽,得知萨拉姆是在剧组工作后更来了精神头。萨拉姆平日里唯唯诺诺惯了的,被审了一阵子后却不知抽了哪根筋,说自己是编剧之一,也许想在以军小军官明前充个人物,也许是只求快点放人撒了个慌。这慌一撒可好,那混混军官不但信了他,更开始要挟萨拉姆改掉肥皂剧后面的情节、只为了出于某种奇怪的自尊可以在自己婆娘面前充好汉。

接下来,胸无大志的萨拉姆还真的成了编剧(别问我怎么当上的,反正很合理)。种种疯狂的笑话才刚开始。那革命肥皂剧越编下去越匪夷所思,还越来越受观众追捧。

演萨拉姆的卡伊斯-纳希夫看着很眼熟。他做的这个角色有种木讷的纯真,看着他笨笨地应和着所有人,基本不会说不,心里替他着急,怕再有什么倒霉事落在这倒霉孩子身上。散场后我查了查演员的名字,我以前还真看过他另一张≪天堂在即≫,十多年前的片子了,最讽刺的是他在那张电影里演的是预备自杀式炸弹袭击的恐怖分子。今天的这一张却是不折不扣的喜剧,最后没哪个人给炸掉,是小团圆的皆大欢喜。虽然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会在season 2里继续撕下去。导演在问答环节时说威尼斯今天刚传来的前线战报:纳希夫在地平线单元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真替他高兴,也替导演和这个角色高兴。

我猜其他大部分观众都和我一样,是把这张黑色喜剧当成政治片来看的,因为立意似乎越到后面越明显:百姓其实并不关心政治、宣传、族裔、意识形态、甚至历史,他们要的不过是安稳的日子,加上一点虚构的罗曼斯就很满足了。谁知问答的时候导演说他本意并不是讲政治:他说拍这个电影对于他来说是个personal experience —— 非常个人的体验,他想体验的是在桎梏、审查、束缚的环境下,个体的创造力能去到哪里。原来他拍这个电影是做了一件和萨拉姆做的同样一件事情。

我以为他做的非常的好。四颗星的好。

中国的编导们好些自己没什么本事吧一来就骂某党、骂广电、骂审查。似乎这些是他们写不出好东西想象力贫乏的唯一原因。那你们去接着骂好了。

TIFF 2018 - Sep-9th - Scotiabank Theatre - Q&A with Sameh Zoabi

特拉维夫在燃烧影评

≪特拉维夫之火≫不少细节处处让我想起好些年前伍迪艾伦的≪子弹横飞百老汇≫:两出电影的男主角都是才情不够的编剧、阴差阳错地被大老粗二百五的狠角儿强行捉刀代写台词。都有光艳的bitch diva做戏中戏的女主角。戏中戏一个是装腔作势的舞台剧,一个是拿腔拿调的肥皂剧。附线里都穿插了一个爱情小故事。这要放在中国一定被人骂抄袭了,估计公映前就会被骂个体无完肤,打翻在地再踏上十万只豆瓣臭脚。看没看过的只要自诩是文青的都会抄把菜刀跟着上去追斩,确保导演从此冚家铲。

亏得导演是以色列人,有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及戛纳驻场等等光环的加持,最重要的是中国文青大约没几个知道他的,所以估计不会挨骂。整个观影过程中观众不断地咯吱咯吱哼哧哼哧地笑,全是憋不住的暗笑,我也觉得放声大笑不礼貌,毕竟人家在讲国恨家仇民族冲突的种种滑稽,不是西式戏剧的经典桥段那样一个蛋糕砸脸上那类白痴似的爆笑。结束时那个"season 2"的字幕还没上来,我们已经开始嗷嗷笑叫着,好些人已经站起来鼓掌了。

这故事简单而且傻的可爱:萨拉姆家在巴勒斯坦,每天排队经以军的哨卡,穿过大半个城去叔叔的肥皂剧片场当剧务,头衔是“语言指导”还是“方言指导”。他二三十岁了,还住在母亲家里。虽然说不上是不务正业,但多少看着有些胸无大志,没什么远大目标和理想,很本分地活着。说不上来哪里有点迟钝,干点什么都不紧不慢,反应也似乎慢半拍。他们片场在拍一部大约≪风声≫之类的肥皂剧,讲“六日战争”的,一上来就是一个巴勒斯坦江姐之类的角色受了情人的嘱托,使红粉计打入以军内部去勾引高官刺探情报。肥皂剧里贴演这中东女英烈的是一个来自巴黎的摩洛哥小明星,以现代审美来看明显不够水嫩,有点人老珠黄的意思,希伯来语不过关而且巴勒斯坦的阿语土话发音也不对路,但这婆娘却还价格不低脾气不小。一会儿台词不舒服了要改词,一会儿哭叫着要回国了,因为不肯演癌症病人、因为那样要光头、难看相的。

听着熟悉吧?没错,全世界的肥皂剧和十八线小明星都一样蠢,绝不是我们什么仙剑奇侠之类的专利,他们这阿拉伯谍战剧也一样受欢迎:巴以两边的阿拉伯女人犹太女人个个追着看,电视上做的时候,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老公男朋友去打扰了她们追剧会当场出人命的,这些平民似乎不大在意烈士不烈士反犹不反犹,大家喜欢这剧的原因很简单:He is so hot! It is so romantic! So dramatic!

这日萨拉姆过以军关卡时,因为一个形容词的误会被扣了下来(别问我什么词,这电影里充满了这种难以置信但看上去又再合情合理不过的细节)。审人的二百五下级小军官近来正因为老婆追这种“反犹的愚蠢的剧集”受了冷落而不爽,得知萨拉姆是在剧组工作后更来了精神头。萨拉姆平日里唯唯诺诺惯了的,被审了一阵子后却不知抽了哪根筋,说自己是编剧之一,也许想在以军小军官明前充个人物,也许是只求快点放人撒了个慌。这慌一撒可好,那混混军官不但信了他,更开始要挟萨拉姆改掉肥皂剧后面的情节、只为了出于某种奇怪的自尊可以在自己婆娘面前充好汉。

接下来,胸无大志的萨拉姆还真的成了编剧(别问我怎么当上的,反正很合理)。种种疯狂的笑话才刚开始。那革命肥皂剧越编下去越匪夷所思,还越来越受观众追捧。

演萨拉姆的卡伊斯-纳希夫看着很眼熟。他做的这个角色有种木讷的纯真,看着他笨笨地应和着所有人,基本不会说不,心里替他着急,怕再有什么倒霉事落在这倒霉孩子身上。散场后我查了查演员的名字,我以前还真看过他另一张≪天堂在即≫,十多年前的片子了,最讽刺的是他在那张电影里演的是预备自杀式炸弹袭击的恐怖分子。今天的这一张却是不折不扣的喜剧,最后没哪个人给炸掉,是小团圆的皆大欢喜。虽然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会在season 2里继续撕下去。导演在问答环节时说威尼斯今天刚传来的前线战报:纳希夫在地平线单元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真替他高兴,也替导演和这个角色高兴。

我猜其他大部分观众都和我一样,是把这张黑色喜剧当成政治片来看的,因为立意似乎越到后面越明显:百姓其实并不关心政治、宣传、族裔、意识形态、甚至历史,他们要的不过是安稳的日子,加上一点虚构的罗曼斯就很满足了。谁知问答的时候导演说他本意并不是讲政治:他说拍这个电影对于他来说是个personal experience —— 非常个人的体验,他想体验的是在桎梏、审查、束缚的环境下,个体的创造力能去到哪里。原来他拍这个电影是做了一件和萨拉姆做的同样一件事情。

我以为他做的非常的好。四颗星的好。

中国的编导们好些自己没什么本事吧一来就骂某党、骂广电、骂审查。似乎这些是他们写不出好东西想象力贫乏的唯一原因。那你们去接着骂好了。

TIFF 2018 - Sep-9th - Scotiabank Theatre - Q&A with Sameh Zoabi